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近日传出港股IPO新进展。

据媒体报道,商汤科技已获港交所批准在香港上市,此次IPO计划筹资逾10亿美元。截至11月22日17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香港交易所官网,尚未查询到商汤科技聆讯的相关公告。

同时,针对上市进展,商汤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予置评”。不过,一位商汤科技的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公司IPO已获批。

今年上半年,AI四小龙中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相继宣布科创板IPO。但一路走来,这几家明星AI公司的上市之路都不算顺利,旷视科技此前冲击港股失败,依图科创板IPO最终在7月按下“终止键”,AI赛道一度被悲观情绪笼罩。

不过,也正是进入下半年,其他三家AI公司的IPO开始加速推进。

今年8月底,一直对上市计划讳莫如深的商汤科技终于提交了港股上市招股书。与此同时,云从和旷视的科创板IPO也相继过会并提交注册。

“AI四小龙第一股”花落谁家的悬念不日就会被揭晓。只是有依图科技的案例在前,AI公司在上市之后的估值是否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仍然是市场的疑虑所在。

港股IPO“后来居上”

8月27日,港交所网站显示,商汤科技提交了港股上市招股书,中金、海通国际、汇丰为联席保荐人。

如果按照近日IPO获批的节奏,商汤科技的上市之路颇为顺利,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反观旷视科技,港股终止、转到科创板后,历时8月后仍处在IPO注册阶段。依图科创板IPO已经终止。云从科技早在去年12月就递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提交注册也已过了3月,仍未有更新进展。

以此来看,商汤科技很有可能后来居上,赶在云从和旷视之前率先进入资本市场。

商汤科技的港股招股书并未披露具体募资金额,综合公开消息来看,此番IPO,商汤可能会筹集10亿-20亿美元的资金。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在IPO之前,商汤科技累计已完成至少10轮融资,这些融资助推商汤科技的估值不断走高,成为“四小龙”中估值最高的公司。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商汤科技的估值为500亿元,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的估值分别为300亿元、200亿元、140亿元。而根据最新的融资记录,商汤的投后估值已经提升至120亿美元。

这使得商汤科技的股东列表十分耀眼,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中银投资、深创投、厚朴投资、银湖资本、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中金公司、高通创投、东方证券、基石资本等。

不过,即便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商汤还是处在持续“烧钱”的状态。

2018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16.5亿元。毛利率分别是56.5%、56.8%、70.6%、73.0%。

同期,亏损净额分别为34.3亿元、49.7亿元、121.6亿元及37.1亿元。历史期内的亏损淨额主要源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在消除了管理层认为不能反映经营表现的项目的影响后,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人民币2.2亿元、10.4亿元、8.8亿元及7.3亿元。

据披露,商汤此次募资中约60.0%用于提升研究及开发能力,包括:约10.0%将用于扩大本公司AIDC的算力。约10.0%用于加强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能力及开发自有的人工智能芯片解决方案。约15.0%用于提升与人工智能模型有关的能力。约25.0%用于进一步开发产品,并增强其他人工智能研发能力。

其余约15.0%用于投资新兴商业机会以及提高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各垂直行业及企业层面的采用率及渗透率;约15.0%用于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约10.0%用作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估值还有多少增长空间?

从当前进度来看,近两年AI公司已密集开启上市之路,商汤、旷视、云从登陆资本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一位人工智能行业资深投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由于AI行业研发投入巨大,头部公司对融资的需求较高,所以渴望进入资本市场补血,同时也满足早期投资人退出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AI投资出现潮退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18年,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公开表示,“太多人用AI包装项目,造成估值过高,未来将会得到调整。”

而且,从业绩表现来看,旷视、云从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旷视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7.75亿元、28亿元、66.4亿元、28.5亿元。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是1.06亿元、1.8亿元、17.08亿元、2.86亿元。研发投入巨大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此前多位市场人士曾向记者表示,AI公司的估值决定性因素在于技术创新,包括自身业务、技术壁垒、市场壁垒、甚至股东结构。登陆资本市场后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缩短商业化发展的时间,尽早盈利。

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负责人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AI退潮以后总会有人被淘汰,但总有人活下来。谁能活下来,其实就是找到了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前述AI三小龙上市之后,市场是否还会买账?

从AI芯片公司寒武纪登陆科创板之后的表现来看,市场仍然较为认可,虽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最新市值也接近350亿元。

前述投资人士认为,(商汤IPO)机构仍很有可能抱团定价。但他认为,就此类以视觉为主的弱AI公司而言,未来实际增长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