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沒想到一款外資私募產品也能募到80億元。”一位國內財富管理機構負責人王強(化名)向記者感慨說。

他所說的外資私募產品,是由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橋水中國”)擔任投資顧問、華潤信託作爲管理人的股票性私募產品。儘管其設定一年封閉期且認購起點達到200萬元,投資策略爲全天候增強策略,但在短短一週內,這款產品募資額已達到約80億元,市場傳聞一家產品代銷銀行僅有半天就募集了30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橋水中國這款新私募產品之所以受到衆多高淨值客戶青睞,一方面得益於其業績相對穩健,比如橋水中國此前發起的一款全天候增強策略私募產品截至去年底的淨值達到1.5189元,另一方面則受益於當前高淨值客戶對量化投資策略的持續追捧,很多買不到境內頭部量化私募機構產品的高淨值客戶紛紛轉投橋水中國的這款量化策略新產品。

多位外資私募機構人士向記者直言,橋水中國這款新產品的“爆款效應”,或許僅僅是個案。

私募排排網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境內的外資私募機構資產規模普遍較低。當前境內外商獨資私募機構達到33家,就資產管理規模而言,約75%的外資私募機構資金管理規模在0-5億之間;20-50億資產管理規模的外資私募機構佔比僅有15%,只有3%的外資私募機構資金管理規模在50-100億之間,目前資金管理規模超過20億的外資私募機構,分別是元勝投資、騰勝投資、潤暉投資、橋水(中國)、瑞銀投資、德劭投資。隨着橋水中國此次新產品募資額或超過80億元,它有望成爲國內首家資產管理規模突破百億的外資私募機構。

一位剛發起境內私募產品的外資量化策略對沖基金機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事實上他們可以迅速擴大產品募資規模,但管理團隊權衡再三,還是決定穩步擴張——先將產品業績做好,規模擴張自然變得水到渠成。

“此外,規模一直是業績的天敵。我們也不願看到量化投資策略因無法承載巨大資金規模而業績跳水,影響業務後續發展。”他指出。

王強告訴記者,其實外資私募機構在選擇高淨值客戶方面也有相對較高的准入門檻,比如他們要求高淨值客戶與他們需擁有一致的投資理念,且願意長期持有以兌現投資策略預期收益,這某種程度導致外資私募儘管“名聲在外”,但募資規模擴張步伐始終較慢。

“到底是外資私募的穩健擴張策略笑到最後,還是境內不少私募機構的快速擴張策略最終成功,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他直言。

橋水中國新產品熱銷“探因”

“事實上,不少外資私募都對橋水中國這款新產品如此銷售火爆,感到驚訝。”上述外資量化策略對沖基金機構負責人向記者感慨說。甚至有些外資私募機構認爲橋水中國已調整了業務發展策略——抓住當前國內量化投資熱機遇迅速做大資產規模。

記者多方瞭解到,相比境內衆多私募機構一旦業績出色就迅速擴張,外資私募機構普遍選擇穩步擴張策略。

比如英仕曼(man group)發行的一款境內大宗商品量化CTA策略私募產品在去年實現53.81%的回報率,但英仕曼並未因此迅速擴大資金規模,令其資金管理規模仍低於20億元人民幣。

瑞銀投資的一款股票投資型私募產品過去兩年分別實現30.71%與29.36%回報率,但瑞銀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仍未超過50億元。

多位財富管理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由於部分外資私募產品業績不菲,打算投資外資私募產品的高淨值客戶其實不少。但外資私募的較高客戶准入門檻,將他們擋在門外。

“此前一家外資私募產品打開申購贖回時,不少高淨值客戶打算投資,但這家外資私募機構發現部分高淨值客戶存在頻繁申購贖回行爲,就婉拒了他們的投資邀約;還有一些高淨值客戶不願持有1年以上時間,也被拒之門外。”一位財富管理機構產品渠道部主管回憶說。目前他們主要向外資私募機構推介有過外資私募產品投資經驗、或參與過QDLP對沖基金產品投資的高淨值客戶,雙方在投資理念與持有期限方面相對匹配,撮合交易成功率也相對較高。

他直言,起初他們也一度認爲橋水中國這款新產品銷售火爆,很可能是因爲橋水中國下調了客戶准入門檻,但後來他們發現這款產品認購起點達到200萬元且需封閉持有一年時間,意味着橋水中國的客戶准入門檻與以往保持一致。

在這位財富管理機構產品渠道部主管看來,橋水中國這款新產品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募資約80億元,主要得益於四大因素——一是橋水中國旗下私募產品以往業績相對出色,二是橋水基金負責人達里奧頻頻發表中國經濟發展的觀點,令橋水基金在中國名氣較高,很多高淨值客戶一聽到橋水中國不感到陌生;三是量化策略正受廣大高淨值客戶追捧,推動橋水中國這款新產品受到更多追捧;四是橋水的全天候增強型策略能有效做到分散化投資,對很多渴望規避風險獲取穩健回報的高淨值客戶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外資私募產品變身“底倉策略”標配工具?

在業內人士看來,橋水中國這款新產品的爆款效應,未必意味着外資私募產品迎來熱銷期。

“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會向衆多追求高收益的高淨值客戶推介外資私募產品。”王強向記者直言。畢竟,外資私募產品收益率未必跑贏境內頭部私募機構產品。但是,外資私募產品具有良好的淨值回撤控制能力,恰恰能給不少渴望追求穩健回報的高淨值客戶提供相對良好的投資體驗。比如橋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往往在市場劇烈動盪時能實現相對較低的淨值回撤值。

上述外資私募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主要得益於外資私募機構的風控制度相對健全——相比境內私募機構減倉行爲主要由個人決定,外資私募機構則建立了一整套嚴謹的風控機制,一旦市場波動達到觸發條件,風控機制會自動開啓減倉避險措施,不受人爲因素影響。這也令外資私募產品的淨值回撤幅度相對較低。

“目前,我們將外資私募產品作爲一種底倉策略的標配資產,建議高淨值客戶拿出20%資產進行配置,以獲取高於固收產品的穩健回報。”一位私人銀行資產配置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這項建議也獲得越來越多私行高淨值客戶的認可,尤其在非標資產到期不續的情況下,越來越多高淨值客戶也希望以此獲取相對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收益。

但他發現,不少私行高淨值客戶往往不願追加投資外資私募產品,因爲他們認爲外資私募與他們的溝通不夠充分。

“目前我們正建議外資私募機構借鑑境內同行的做法,讓基金經理與出資人開展更多頻率的溝通,讓出資人能全面瞭解基金經理對市場的最新觀點與最新投資動向,如此既能提升出資人的產品持有期限,又能增強他們追加投資的信心。”這位私人銀行資產配置部門負責人坦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