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師生交往“動起來”,打球過程中傳遞情感和價值

南農新晉院士把籃球場變成“第二課堂”

沈其榮教授與南農大2021級新生“以球會科研”。 受訪者供圖

收到新生同款球衣。 受訪者供圖

和學生穿同款隊服切磋球技,在球場上挑選中意的人才……新晉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不僅風趣幽默,科研上讓人羨慕,還是個運動達人、籃球健將。他把籃球場變成了“第二課堂”,與沈其榮教授一起面對面“聊科研,打籃球”成爲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每一位新生最期待的事。

沈其榮將農田秸稈和畜禽糞便等變廢爲寶,用來調控土壤的微生物區系,他風趣地概括自己的科研故事是“一生‘糞’鬥”。他不僅把課開在教室裏,開在田間地頭上,還把籃球場變成育人課堂。他喜歡打籃球,便通過創設“籃球賽裏‘打’出的師生共同體”等第二課堂情景育人品牌項目,讓師生交往“動起來”。“大學應當是師生的共同體,這種‘共同’不僅僅是第一課堂知識的傳遞,更應當是第二課堂師生間情感和價值的傳遞。教授不能只埋頭於科學研究,更要關注人才培養,籃球場也能成爲我們培育‘好苗’的沃土。”他說。

“上了大學還能有機會和教授一起打籃球,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2021級新生尹超告訴記者。

沈其榮團隊的青年教師徐志輝和沈老師的結緣就是在球場上。自大三開始,每天早晨5點半,籃球場上便會出現徐志輝的身影,他的堅持和自律被沈其榮看在眼裏。一天,沈其榮主動上前,邀請徐志輝加入自己的課題組讀研究生。如今,徐志輝已經成長爲南農大資環學院的一名副教授。

“沈老師特別親切、平易近人,他與我們一同參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合唱比賽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他經常走上籃球場和大家交流,鼓勵我們在大學努力攀登。今年我大四了,已經順利取得保研資格。”南農大資環學院學生孫丹清表示,未來在科研道路上將繼續努力,期望能成爲像沈其榮一樣紮根科研,爲了自己的理想默默付出的科研人才!

“我們的研究就是圍繞‘有用’和‘有理’,‘有用’是指科研要圍繞國家和社會所需,切實破解農業生產上的難題、持續改善土壤、生態和環境;‘有理’就是探究背後的科學問題,揭示爲什麼有用的機制、機理。”這是沈其榮常掛在嘴邊的話。近年來,沈其榮與新生開展的“打籃球聊科研”活動不僅吸引着同學們走上籃球場進行體育鍛煉,他在課堂上所展現的科研世界和科研精神,更是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在本科階段加入團隊實驗室,進行科研啓蒙訓練並取得一定成果。沈其榮在籃球場上播撒的“科學初心”的種子逐漸結出碩果。

談到開展籃球賽的初衷,沈其榮認爲人才培養更多需要的是老師們的“主動出擊”。“我讀大學的時候,深受林敏端老師、裴保義老師的影響。現在的學生想法很多,就更需要我們主動融入學生,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轉換教育方式。科學研究和體育一樣,要想成功,不僅需要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更需要團隊合作的集體力量。”在今年的籃球賽上,同學們特地爲沈其榮準備了“新生同款”的隊服,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和沈老師切磋。“這份禮物我很喜歡,感謝同學們對我的信任!”與此同時,沈其榮也將自己課題組多年來研究成果彙編成的論文摘要集回贈給同學們,勉勵他們攀登科研高峯。

在沈其榮的帶動下,南農大越來越多的教授走進學生當中。一場球賽、一頓午飯、一場運動會……逐漸成爲教授們育人的“第二課堂”。對於沈其榮而言,他希望學生和田野中的種子一樣,在精心培育下,發新芽結碩果,成長爲“頂天立地”的時代新人。在他看來,真正的科研是靠興趣和愛好來驅動的,真正的科學家是爲了揭示自然界的奧祕,並將這種理論再轉化成改造自然界的技術或產品。“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不僅要關注食物足量和安全生產,更要研究和開發土壤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水土環境保護的技術與機制。”沈其榮表示,當選院士是新的起點,未來他將帶領團隊續寫新的科研故事。

南報融媒體記者何潔

通訊員許天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