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瞭解南京中醫藥大學更多校史故事。

創建於1954年的南京中醫藥大學,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建校之初,學校爲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培養輸送了第一批師資,編撰、制訂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學大綱,爲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模式的確立和推廣作出開創性貢獻,被譽爲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

新中國成立前,中醫藥一度面臨“風雨飄搖、存廢立亡”的境地。新中國成立初期,受“廢止中醫”思想回潮影響,中醫存續再度受到嚴重威脅,黨中央及時糾偏,中西醫結合的方針得以確立。在著名的“中醫司令”呂炳奎同志的主持下,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今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於1954年10月15日在南京創建。爲填補中醫高等教育教材的空白,當時的衛生部指定由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組織編寫全國第一本中醫高等教育教材《中醫學概論》。起步階段,面對既無藍本借鑑,也無有經驗的編寫人員的困境,學校抽調近百名師生收集資料、討論綱目、分工編寫,再經專家審閱、反覆修改成稿。1958年10月,《中醫學概論》正式出版,《健康報》評價其“從理論到實踐概括了中醫學術的全貌,貫徹了中醫整體思想,在指導臨牀實踐上,突出地顯示了理論的重要指導作用,克服了古今各家的偏見,爲讀者引導了學習中醫的正確方向。”

盛世修典、傳承文脈是國家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自1958年起,南京中醫藥大學便組織專家學者對散見於經史子集、諸家百科中浩如煙海的中醫藥資料進行整理考據,先後牽頭啓動《中藥大辭典》《中醫方劑大辭典》《中華本草》三部皇皇鉅著的編寫工作,填補我國現代中醫藥大型工具書的空白。

近年來,南京中醫藥大學積極探索紅色資源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新路徑,把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搬到“現場”,通過師生同行同學同講的“紅色追光之旅”,以“實境教學+融媒體”方式構建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課堂,引導師生在腳步丈量革命精神之路中深學、細悟、同講、活用,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南報融媒體記者何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