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深度丨鋰電股定增“狂潮”:年內融資計劃已超千億 產能過剩還有多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對鋰電池產業鏈的產能需求構成了強有力支撐,國內各大鋰電巨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伴隨着股價與業績狂飆,鋰電產業開始了密集的融資熱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已有559家次上市公司發佈了增發融資預案且在正常推進中,預計募集資金高達9469.05億元,其中,作爲今年市場表現最爲驚豔的領域,鋰電產業的融資最爲積極。

截至11月25日晚,超過20家鋰電上市公司發佈了定增計劃(且在正常推進中),融資金額高達1063.75億元,其中定增規模超過50億元的更是有6家。龍頭寧德時代、恩捷股份定增規模更是超過百億。

“從行業上看,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是大勢所趨,因此動力電池企業存在較強的融資擴產意願;另外,2020年以來,再融資新政推出後,上市公司再融資熱情逐步上升,同時收益回暖也吸引了公募基金、產業資本等衆多資金的持續流入,尤其是像新能源這種熱門賽道,定增規模自然顯著提升。”華南一家中型券商電新行業分析師受訪指出。

鉅額融資頻現

自2020年再融資新政出臺後,定增市場顯著回暖,其中尤以鋰電、新能源汽車等熱門賽道的上市公司最爲熱情。

今年以來,截至11月25日,新能源汽車指數漲幅高達44%,同期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數的漲幅分別僅3.20%、17.13%,滬深300指數更是漲幅爲負值。部分龍頭企業多氟多、天賜材料等股價漲幅更是翻倍。

而在股價行情與行業景氣度的不斷攀升的同時,鋰電企業的融資動力也不斷增強。截至目前,今年以來,鋰電領域上市公司的定增預案融資規模已超千億。其中,超過50億的鉅額融資頻頻出現。

如融資規模最高的分別是寧德時代,計劃募資額高達450億元,緊隨其後的恩賜材料募資額度也高達128億元。

根據恩捷股份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12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新增鋰電池隔膜項目、鋁塑膜項目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98億元用於擴產,3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待項目達產後,恩捷股份將新增34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產能和2.8億平方米鋁塑膜年產能。

恩捷股份此次拋出大手筆定增擴產,主要源自下游各鋰電池巨頭激增的市場需求。

公司2021年上半年溼法隔膜出貨量約12億平方米,爲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鋰電池隔膜供應商,市場份額也爲全球第一,向全球絕大多數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供貨,包括海外三大鋰電池生產巨頭,松下、三星、LG新能源,以及中國頭部鋰電池生產企業,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

早前,恩捷股份曾公告表示,根據主要鋰電池廠商產能規劃,到2025年之前,公司主要客戶預計鋰電池的整體產能將超過920GWh。假設按照1GWh鋰電池對應隔膜需求1500萬平方米估算,公司現有客戶在2025年之前將有每年超過138億平方米鋰電隔膜需求。恩捷股份2021年滿產滿銷,有市場預計出貨量達28億平方米,現有產能遠遠不能滿足下游需求。

此外,國軒高科星源材質、多氟多、孚能科技等大牛股計劃募資額也超過了50億元,分別爲73.06億元、60億元、55億元和52億元。

除孚能科技外,今年以來,這些企業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增長,並多次向外傳達產品供不應求的“利好消息”。

“過度融資”擔憂四起

行業景氣度提高,企業產品供不應求是好事,但部分企業的鉅額融資仍面臨較大爭議,其中“過度融資”是部分鋰電龍頭被質疑的主要內容。

較典型的如多氟多,11月24日,多氟多披露,擬定增募資不超過55億元,用於年產10萬噸新型電解質鋰鹽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告距離多氟多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期僅過了6個月12天,此舉被不少投資者指責“喫相難看”。

儘管多氟多在公告中強調“此次定增項目投產後能夠大幅提升公司六氟磷酸鋰的產能,從而能夠顯著增強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的保供能力,搶佔市場份額,強化市場競爭力,進一步穩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但11月25日,多氟多股價還是“應聲下跌”,報收47.8元/股,下跌4.82%。

而更早時候,寧德時代的定增方案更是直接遭遇監管機構的質疑。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今年的首份定增預案中,擬募資金額原本是582億元,但由於該公司2020年剛剛完成了一筆197億元的定增,深交所9月30日向其發出問詢函,詢問公司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的情形。

10月18日,寧德時代在回覆中否認了這一質疑,並表態“2020年以來,公司擬新增投資的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約1100億元。前次募集資金已基本使用完畢,未使用部分佔比相對較低。”

不過,爲了“安撫”市場的不滿情緒,寧德時代調整了此次定增預案,將計劃募集資金總額從不超過582億元下調至不超過450億元,募資全部投向擴產,補充流動資金的93億元募資額則被剔除。

寧德時代坦言,若其2025年維持30%的全球市佔率,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爲455GWh,需準備的產能佈局約爲520GWh,其已建成投產的鋰離子電池產線在完成產能爬坡並穩定運行後,設計年產能規模合計將達到220GWh~240GWh,缺口約爲280GWh。

大肆擴產引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各大鋰電上市公司發佈的公告顯示,其定增募資用途主要用於擴產、新技術研發等,涉及鋰礦、鋰電正極、負極、電解液等多個環節,但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這可能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產能過剩等風險,一旦技術被顛覆或者產品價格下降,投資者或遭遇“踏空”。

“比如,現在有言論認爲未來固態電池會大規模應用,假設固態電池2025年量產,未來隔膜、電解液、電解液添加材料等領域可免面臨技術被顛覆的危險;而且今年電解液領域漲幅很高,明後年很多產業鏈公司會擴產,擴產之後價格一定會往下跌。”百創資本董事長陳子儀指出。

早前,SMM調研測算,10月中國三元材料總產量約爲3.9萬噸,環比增長4.7%,同比增長54.3%。需求端,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創新聯盟數據顯示,10月中國動力三元電池產量爲9.2Gwh,經摺算10月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的生產需求量約爲1.8萬噸,考慮雙方的庫存因素後,三元材料供需格局存在相對過剩的情況。

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爲,鋰電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部分環節如鋰電材料等領域的產能擴張速度不會明顯快於行業需求的增長。

“目前全球包括中國、歐洲、美國等主要汽車消費市場的電動汽車滲透率,處於10%~20%或將要邁過10%的水平。跟蹤高頻數據能看到,全球電動汽車無論是滲透率還是銷量增長都呈現加速的趨勢,由此帶動了鋰電池產能和鋰電材料的需求實際增長非常迅速。”東方基金基金經理李瑞受訪指出。

在李瑞看來,2021年多數鋰電材料均處於漲價週期,就體現了鋰電池、鋰電材料整體的供不應求的局面。往後看,多數的鋰電材料的產能擴張都有客觀的限制,比如電解液產業鏈受環評限制建設週期較長;隔膜、銅箔環節受產線設備供給限制,產能釋放速度有限;負極因爲石墨化能耗大,“能評”限制下有效產能供給不會太多。綜合來看,大部分鋰電材料環節的產能擴張速度不會明顯快於行業需求的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