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至25日,由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廣東省委網信委聯合主辦,以“發展與秩序·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爲主題的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廣州市舉行。

此次論壇,主辦方也特意安排了一場大灣區峯會,圍繞“大灣區:一網相聯”主題開展討論。11月25日下午,在這場大灣區峯會上,一場以“網絡媒體與大灣區融合發展”爲題的圓桌對話同步舉行。

11月25日下午,在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大灣區峯會上,一場以“網絡媒體與大灣區融合發展”爲題的圓桌對話同步舉行。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圖

鳳凰衛視COO、鳳凰網CEO劉爽,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澎湃新聞網總裁、總編輯劉永鋼,全國青聯委員、電商主播薇婭等四位嘉賓就大灣區的發展與前景、網絡媒體的創新與發展展開對話、交流。此次圓桌對話由鳳凰衛視主持人胡一虎主持。

灣區發展離不開多元的人才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迅速“出圈”。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成爲“9+2”,即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座城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大灣區總面積約5.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000萬人,其GDP總量超11萬億元。

如何在30秒內給實力強勁的粵港澳大灣區“帶貨”?

在上述圓桌會議上,這個問題拋給了知名電商主播薇婭。薇婭說,她是安徽人,但她跟大灣區很有緣分,早在2012年她就來大灣區創業了,對大灣區有深厚的感情。當時還沒有大灣區的提法,但知道這裏有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她看來,大灣區是一個非常包容、創新、有科技感的地方,年輕人在這裏有很多機會。

“此刻,我帶貨的產品非常非常特殊,我講的這個區域,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各種好看的東西,它有很多美食,很多手辦,但我今天講它的文化,這裏有你想來的地方……你們在這裏發展你們的夢想,做你們想做的事情。”薇婭現場爲大灣區“帶了一次貨”。她說,前一段時間,她去了澳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賣喫的東西,但沒想到直播間的網友都讓她賣機票,這時她才意識到,原來大家不僅想買零食,還想親自來大灣區體驗一番。

宋永華是四川人,於2018年出任澳門大學校長。他表示,一個大學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澳門大學的一個顯著特色是,有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校園文化。

在宋永華看來,青年人要有家國情懷,有全球競爭力、國際視野,有公民責任心。他再三呼籲年輕人要互相瞭解、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大灣區要“一網相聯”,衆心相通。

大灣區也是新聞人的熱土

中國網絡媒體論壇是目前我國網絡媒體界層次最高、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年度盛會,被譽爲“觀察中國網絡媒體發展走向的重要窗口”。

此次論壇薈萃了中央新聞單位、地方新聞單位、知名互聯網企業、縣級融媒體中心及大灣區內的新媒體、互聯網企業等43家單位參展,將集中展現網絡媒體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是迄今爲止國內規模最大、設計最新、覆蓋最廣、互動性最強的新媒體展示會。

“大灣區,澎湃必須來。”在圓桌會議上,澎湃新聞網總裁、總編輯劉永鋼笑着說。

劉永鋼表示,大灣區是創業的熱土,是文化的熱土,是美食的熱土。對於新聞人來說,大灣區也是新聞的熱土。前不久,澎湃新聞報道了大灣區一位青年人創業的故事,他在深圳長大、求學於香港、創業在珠海,主持的無人艇公司位列世界第一陣營,還獲得了很多專利。這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報道發出來後獲得非常好的反響。

就媒體融合發展議題,劉永鋼分享道,澎湃新聞有“三個堅持”,一是堅定不移地向新媒體轉型,向全媒體轉型,在這個轉型上沒有任何猶疑。二是堅持內容爲王,所有新媒體的表達方式都是形式,但都要爲內容服務,而不是反過來,讓內容服從形式,這樣會本末倒置。澎湃新聞特別在意這一點,不能陷入到形式主義的狂歡中。三是相信需求引領技術,而不是技術制約內容發展。“大家經常說媒體融合技術是一個瓶頸、一個軟肋,但我恰恰不這麼認爲,我覺得只要有需求,只要想得到,技術方面問題會有專業人員幫我們解決。”

“可以說,大灣區的山水、大灣區的百姓滋養了鳳凰衛視。我們對這塊土地有非常深的感情。”鳳凰衛視COO、鳳凰網CEO劉爽表示,相比世界上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洋溢着熱情和活力,這是其他灣區看不到的。對於媒體來說,“這是一個產生大故事、大事件的寶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