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繫牢安全帶

面對許多“額外”的“生財法門”,消費者大約也只能寄希望於具體“操刀者”的與人爲善了。

木木

僅僅投保一份交強險就開車上路,即使在北京這樣的城市,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這種民間俗語中近乎“裸奔”的車,要想在“車河”中暢行,還是有限制條件的:比如,車主格外有閒錢,出險之後不怕賠;比如,車主開車格外小心仔細,行車途中底線意識強,嚴格遵紀守法不違規,保證不發生自己有責任的交通事故。如果沒有這兩條“安全帶”保駕護航,開這種車出行的風險就很大。

本月初,老宋開車正常行駛到六里橋,就被一輛這種車違章搶道給撞了。交警判罰很清楚:老宋無責,對方全責。老宋修車花了一萬八千元,找去“報銷”的時候,對方車主的態度就頗不爽利,推三阻四、躲躲閃閃。反覆交涉無果,老宋只能找交警幫忙。警察一出面,肇事車主立即跟老宋結了賬。

一萬八千元,夠買八九年的商業車險了。從這件事情上看,肇事車主不但算術不好、算不清賬,行事邏輯也有大問題。比較正常一些的行事邏輯應該是:沒買保險或者保險買得不夠,開車就得格外小心,起碼自己不能犯錯誤;想比較“肆意”地行車,即使駕駛技術再精湛,保險也一定要買足。

但不依正常邏輯行事的人還是爲數不少。究其原因,一是心懷僥倖,總不相信風險會“砸”得那麼準;二是隻算小賬、不算大賬的習慣在作祟,總覺着交了保費沒出險,自己就太虧。就前者而言,實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問題,如果承認自己是會經常犯錯的普通人,僥倖心理當然就要不得。就後者而言,本質是能否多角度觀察事物的問題,總覺着自己喫了虧,當然是一種觀察角度,而認爲自己花錢買安心,心情舒暢很幸福,也是一個不錯的角度。

不知賠了老宋一萬八千元的肇事車主,能不能接受教訓,風險意識變得強一些,就此改弦更張。改變的可能性當然存在,凡事都有個萬一。不過,本着世俗經驗,這位老兄無所改變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些,因爲順着他思考問題的路徑揣摩,其隨後的行事邏輯一定會這樣:憑空損失這麼多錢,一定要在商業車險上省回來。這就是“堤外損失堤內補”,這種思考問題的習慣,很難掙得脫。

買車險如此,買別的保險當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保費的多少並非投保人最重要的考量——甚至連重要都談不上,“值不值”,纔是最終決策的關鍵點,但問題一旦涉及“值不值”,可品評的空間就格外大。比如,北京市2020年推出的“京惠保”,一年保費79元,攤到每天不到0.22元,總保額是200萬,按說,這份保險產品的性價比還算不錯,但購買者僅僅150多萬人,相較於戶籍人口基數,投保比例不高。

這類“惠民保”產品,希望覆蓋掉的風險,是不幸罹患重病、大病的居民,醫保之外自付部分對個人及家庭造成的風險。在保險設計者以及保險意識比較強的人看來,購買這個產品顯然很值。但從投保數字看,認爲這款產品不值的顯然也大有人在。只要存在這個“不值”的心念,別管是去年推出的79元一份的“京惠保”,還是今年推出的“升級版”——195元一份的“北京普惠健康保”,當然就都不值得買。這份今年推出的“北京普惠健康保”到底賣出去多少,雖然最終的數據還見不到,但本着慣常經驗,數字恐怕不樂觀。

要想改變這種“好產品不叫好”的局面,根本途徑恐怕還是要提高居民保險意識。對居民保險意識的培養和提高,本質上是對人的意識的改造,使之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外部世界。人世間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人的認識上“動手術”,工作的難度從來都很大。比如,“開車要系安全帶”,強推多年,司機乘客才漸成習慣。這類工作的難度,由此可見一斑。

提高人們的風險意識、保險意識,行業監管者、保險公司必須要開動腦筋,拿出韌勁持續推動纔行。在這個過程中,格外需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的態度要足夠端正、工作要足夠嚴謹,尤其不能像那些保險意識薄弱者一樣,“開車上路”心存僥倖,不買保險、不繫安全帶,否則,千般辛苦抵不過一次事故,功虧一簣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