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实现以人为本。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人,并正在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而努力。上海如何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又将怎样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本期专家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

国家官员

应盛

超大城市聚合了大批公共资源,但也面临相应的瓶颈。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上海等超大城市面临哪些挑战?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衡量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实现以人为本。人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超大城市一方面集聚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虹吸效应。但另外一方面由于超大城市的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超大城市集合并放大了城市的相关负面属性,如成本上升、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过去,超大城市生活的主要优势包括安全、更好的就业、更好的住房条件、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等。然而,世界上很多超大城市也出现了犯罪率上升、贫民窟,以及服务分配不均等问题。除了这些弊端外,由于人们大量迁移到大城市,也加剧了生态退化、气候变化、交通拥堵和可用于农业的土地面积缩小等问题。很明显,没有可持续的城市化,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COP15昆明生物多样性大会和COP26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相继召开,上海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更深入地参与国际治理,为低碳转型和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上海生而全球。如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也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基本框架,已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并正在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而努力。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在城市治理上有着非常好的经验。尤其是在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以及针对疫情的精准防控等具体做法上,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在低碳转型和节能减排上,上海在城市能源转型、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浦东智能“双碳”云平台等都有着非常创新的实践。上海市和联合国人居署近年来共同发布的《上海手册》,是一本总结探讨上海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案的报告,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城市治理参考。

此外,上海可以积极搭建国际治理平台,争取更多国际组织、相关高级别会议论坛和全球重大活动落户上海。

您对上海着力推进的垃圾分类作何评价?上海在谋求可持续发展上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空间?

城市以3%的全球土地面积创造了70%的全球GDP,但也产生了70%的固体废弃物、70%的能源消耗和75%的二氧化碳排放。鉴于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城市都要面对的“必选题”。

做好垃圾分类对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全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和可持续的坚持下去,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考。从2019年7月上海市推广垃圾分类开始,这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数据,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想离不开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上海市政府做了很多引导性的工作,包括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引导民众区别干湿垃圾、修建垃圾房等等。上海市民展现出很高的环保意识,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场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我认为在这一阶段,实现了让市民从“如何参与”到“愿意参与”的转变。

下一阶段是怎么实现“积极参与”,即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地把垃圾分类工作坚持下去。这就离不开市场运作和包容创新。当前城市的很多创新都从工厂式的“生产导向”变为社会式的“生活导向”。城市生活,包括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很多场景为创新提供了触媒。我们可以在推动垃圾分类这个生活方式的变革中鼓励并创造更多的“生活实验室”,积极培育相关创新企业的诞生和参与。

同时,要注意包容性,避免一刀切。譬如在推行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的时候,在一些结构人员多样,尤其是早出晚归比较多的社区还是应该适当灵活。此外,还可以形成鼓励措施机制,让市民更积极地参与。

2016年联合国通过《新城市议程》提出应用智慧型技术造福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如何妥善地使用新兴技术为城市的未来发展造福?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智慧城市重在“智慧为民”。为市民服务是智慧城市存在的根本原因。不断发展的科技为增进人类福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前景,数字化技术对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的能级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变革本身并不是中性的和无风险的,上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就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发挥好科技作用的同时,我们需要防范其风险。

以这次抗疫为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增强了城市免疫力,但智慧城市的建设也需要践行“智慧为民”并防范风险,尤其是需要赋能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这对于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意义重大。

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各型终端的应用越多元、越智慧,横亘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和主流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也越来越深。伴随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科技而生的风险,如隐私侵犯、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等等也成为了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新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赋能于人,需要对所有人进行教育,以提高城市智慧化过程中的年龄和性别平等。同时,要加强对中小城镇和边缘化人群的能力建设,不让任何一个人,不让任何一个地区掉队。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对智慧城市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制订,把控智慧城市系统的安全风险。我们还需要丰富智慧城市发展建设的商业模型,从过去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向包括市场投资等多种商业模型,更好地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

最后,“智能化”意味着采用技术作为改善城市系统功能的手段,并最终改善为市民提供的服务。其重中之重是,"智慧"更多的是用智慧的方法来实施有益和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投资于昂贵的技术。"智慧"所描述的应该是城市为市民创造福祉的能力。智慧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市民创造城市,而不是相反。

上海的发展有目共睹,但着眼未来,与世界著名城市相比,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呢?

城市诞生于人类的聚集,壮大于资源的流动。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城市永远是先有磁极,后有容器”。其深层的意思是,人类像是一种磁体,不仅会被城市里的各类“磁极”吸引,而且聚集本身又成为进一步聚集的理由。

城市的吸引力重在精细运营。单纯的建设基础设施,譬如建设高级写字楼或者国际社区对上海来说不是问题,难的是如何发挥这些基础设施的价值。因此,精细运营的目标,就是要激活这些国际级基础设施所固化下来的势能,使其转化为政策、经济、产业和环境等层面的动能。运营的过程,就是通过细分需求、定制服务,真正落实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服务好全体市民的发展。

因此,可以从年轻化、国际化和烟火气三个角度去思考借鉴。

首先是年轻化。年轻人是未来社会和创新的主流,让年轻人能安居乐业是城市吸引力动能的关键。城市的发展规律已经从过去的“产-人-城”,变成了“城-人-产”,即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决定吸引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来,决定造就什么样的产业。

第二是国际化。一线城市是代表中国全球经济地位,参与全球高水平国际竞争的“前线”。上海作为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佼佼者,可以说是“前线的前线”。我们还需要更好地提升国际化交通,更好地联通世界;更好地建设国际化环境,强化生活吸引力;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吸引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全球活动落户上海,实现城市能级跃升;吸引更高密度的国际科研机构落户,带来更多的国际科研人才,以及国际化的医疗和教育等等。

第三是烟火气。中国城市很大的活力和魅力就在于萦绕城市中的烟火气。城市的发展要包容烟火气的存在,留住城市的多样文化、多元生活和各种韵味,海纳百川,包容发展。

整理:新民晚报记者 杨一帆

海报设计:谢辉

编辑:李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