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成功與否,關鍵還在於是否實現以人爲本。上海常住人口超過2400萬人,並正在爲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而努力。上海如何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又將怎樣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本期專家

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

國家官員

應盛

超大城市聚合了大批公共資源,但也面臨相應的瓶頸。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上海等超大城市面臨哪些挑戰?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維度。但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於人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衡量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成功與否,關鍵還在於是否實現以人爲本。人既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又是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超大城市一方面集聚了大量的公共資源,形成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和虹吸效應。但另外一方面由於超大城市的規模和複雜性急劇增加,超大城市集合並放大了城市的相關負面屬性,如成本上升、環境惡化,交通擁堵等“城市病”。

過去,超大城市生活的主要優勢包括安全、更好的就業、更好的住房條件、更好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等。然而,世界上很多超大城市也出現了犯罪率上升、貧民窟,以及服務分配不均等問題。除了這些弊端外,由於人們大量遷移到大城市,也加劇了生態退化、氣候變化、交通擁堵和可用於農業的土地面積縮小等問題。很明顯,沒有可持續的城市化,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COP15昆明生物多樣性大會和COP26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相繼召開,上海如何結合自身優勢更深入地參與國際治理,爲低碳轉型和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上海生而全球。如今,上海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也形成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基本框架,已是一個非常國際化和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並正在爲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而努力。

作爲一個擁有超過2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在城市治理上有着非常好的經驗。尤其是在城市的精細化治理、“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以及針對疫情的精準防控等具體做法上,非常值得借鑑學習。

在低碳轉型和節能減排上,上海在城市能源轉型、鼓勵新能源汽車使用、浦東智能“雙碳”雲平臺等都有着非常創新的實踐。上海市和聯合國人居署近年來共同發佈的《上海手冊》,是一本總結探討上海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城市面臨的主要挑戰與解決方案的報告,爲國際社會提供了很好的城市治理參考。

此外,上海可以積極搭建國際治理平臺,爭取更多國際組織、相關高級別會議論壇和全球重大活動落戶上海。

您對上海着力推進的垃圾分類作何評價?上海在謀求可持續發展上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空間?

城市以3%的全球土地面積創造了70%的全球GDP,但也產生了70%的固體廢棄物、70%的能源消耗和75%的二氧化碳排放。鑑於全球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每個城市都要面對的“必選題”。

做好垃圾分類對於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垃圾分類看似舉手之勞的小事,但對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來說,全民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和可持續的堅持下去,是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大考。從2019年7月上海市推廣垃圾分類開始,這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根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數據,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從條例實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單位分類達標率達到90%。

在這些成績的背後,我想離不開政府引導和公衆參與。上海市政府做了很多引導性的工作,包括髮放垃圾分類手冊、引導民衆區別乾溼垃圾、修建垃圾房等等。上海市民展現出很高的環保意識,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這場垃圾分類的行動中。我認爲在這一階段,實現了讓市民從“如何參與”到“願意參與”的轉變。

下一階段是怎麼實現“積極參與”,即如何更好地、可持續地把垃圾分類工作堅持下去。這就離不開市場運作和包容創新。當前城市的很多創新都從工廠式的“生產導向”變爲社會式的“生活導向”。城市生活,包括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的很多場景爲創新提供了觸媒。我們可以在推動垃圾分類這個生活方式的變革中鼓勵並創造更多的“生活實驗室”,積極培育相關創新企業的誕生和參與。

同時,要注意包容性,避免一刀切。譬如在推行生活垃圾“定點”、“定時”投放的時候,在一些結構人員多樣,尤其是早出晚歸比較多的社區還是應該適當靈活。此外,還可以形成鼓勵措施機制,讓市民更積極地參與。

2016年聯合國通過《新城市議程》提出應用智慧型技術造福可持續發展。我們應如何妥善地使用新興技術爲城市的未來發展造福?

我在很多場合都提到智慧城市重在“智慧爲民”。爲市民服務是智慧城市存在的根本原因。不斷發展的科技爲增進人類福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前景,數字化技術對於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提升城市的能級和競爭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變革本身並不是中性的和無風險的,上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變革就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問題。在發揮好科技作用的同時,我們需要防範其風險。

以這次抗疫爲例,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爲支撐的智慧城市建設增強了城市免疫力,但智慧城市的建設也需要踐行“智慧爲民”並防範風險,尤其是需要賦能城市中的弱勢羣體,這對於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意義重大。

智慧城市快速發展,各型終端的應用越多元、越智慧,橫亙於老年人、殘障人士等弱勢羣體和主流羣體之間的數字鴻溝也越來越深。伴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等科技而生的風險,如隱私侵犯、數據泄露、算法偏見等等也成爲了智慧城市發展中的新風險。

因此,我們需要賦能於人,需要對所有人進行教育,以提高城市智慧化過程中的年齡和性別平等。同時,要加強對中小城鎮和邊緣化人羣的能力建設,不讓任何一個人,不讓任何一個地區掉隊。

我們需要建立健全對智慧城市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的制訂,把控智慧城市系統的安全風險。我們還需要豐富智慧城市發展建設的商業模型,從過去以政府投資爲主,轉向包括市場投資等多種商業模型,更好地激發社會力量的參與。

最後,“智能化”意味着採用技術作爲改善城市系統功能的手段,並最終改善爲市民提供的服務。其重中之重是,"智慧"更多的是用智慧的方法來實施有益和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投資於昂貴的技術。"智慧"所描述的應該是城市爲市民創造福祉的能力。智慧的核心理念應該是市民創造城市,而不是相反。

上海的發展有目共睹,但着眼未來,與世界著名城市相比,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呢?

城市誕生於人類的聚集,壯大於資源的流動。美國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曾經說過:“城市永遠是先有磁極,後有容器”。其深層的意思是,人類像是一種磁體,不僅會被城市裏的各類“磁極”吸引,而且聚集本身又成爲進一步聚集的理由。

城市的吸引力重在精細運營。單純的建設基礎設施,譬如建設高級寫字樓或者國際社區對上海來說不是問題,難的是如何發揮這些基礎設施的價值。因此,精細運營的目標,就是要激活這些國際級基礎設施所固化下來的勢能,使其轉化爲政策、經濟、產業和環境等層面的動能。運營的過程,就是通過細分需求、定製服務,真正落實以人爲中心的思想,服務好全體市民的發展。

因此,可以從年輕化、國際化和煙火氣三個角度去思考借鑑。

首先是年輕化。年輕人是未來社會和創新的主流,讓年輕人能安居樂業是城市吸引力動能的關鍵。城市的發展規律已經從過去的“產-人-城”,變成了“城-人-產”,即建設什麼樣的城市,決定吸引什麼樣的人才;什麼樣的人來,決定造就什麼樣的產業。

第二是國際化。一線城市是代表中國全球經濟地位,參與全球高水平國際競爭的“前線”。上海作爲當代中國城市建設的佼佼者,可以說是“前線的前線”。我們還需要更好地提升國際化交通,更好地聯通世界;更好地建設國際化環境,強化生活吸引力;更好地整合國際資源,吸引更多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和全球活動落戶上海,實現城市能級躍升;吸引更高密度的國際科研機構落戶,帶來更多的國際科研人才,以及國際化的醫療和教育等等。

第三是煙火氣。中國城市很大的活力和魅力就在於縈繞城市中的煙火氣。城市的發展要包容煙火氣的存在,留住城市的多樣文化、多元生活和各種韻味,海納百川,包容發展。

整理:新民晚報記者 楊一帆

海報設計:謝輝

編輯:李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