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丙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據媒體報道,有網友爆料稱,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第一中學新任校長高某某要求教師在高一便完成所有科目的課程教學,而高二高三全部用來進行復習。此外,對班級成績靠前的學生勸其學習藝術,衝擊清華美術學院。該校兩名教師向記者證實上述情況,並表示高姓校長在今年9月上任後,要求所有年級全部加快教學進度,此舉已經造成學生學業壓力過重、學習成績普遍下降。淄博市教育局值班工作人員回應稱,市教育局及桓臺縣教育局相關部門已就此事展開調查,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尚不能判斷高校長是否違規。

如果該校確實存在要求教師高一就上完全部高中課程的情況,這無疑是違反高中教學規定與學生成長規律的“育分不育人”做法,不但要叫停這一做法,還必須追究校長的責任。當前,我國正在推進“雙減”,從嚴監管校外培訓機構,禁止校外培訓機構進行超前教育、提前教學。而要治理教育劇場效應,扭轉基礎教育的應試傾向,還需進一步治理學校內的超前教育、提前教學。

所謂教育劇場效應,就是第一排的人站起來看戲,第二排的人也站起來,最後整個劇場的人都站起來。社會輿論普遍把出現教育劇場效應的責任歸到校外培訓機構身上,而其實,學校內的超前教育、提前教學問題也很嚴重,比如,初二就上完初三的課,高二就上完高三的課,這已經是常態,甚至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據此提出,可以把初中和高中學制分別縮短一年。

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和高中教學趕進度的現象就見怪不怪。媒體報道的這所學校,趕進度也趕得太快了,把三年高中學科教學內容用一年就學完,然後再用兩年時間刷題複習,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模式。這一教育模式存在兩大問題,其一,嚴重擠佔學科知識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內容,把對學生進行美育、體育、勞育的時間,都用於學科知識教育,與“五育並舉”的要求背離,只剩下知識教育。按照這種做法,高中確實不需要三年,但這種高中教育是殘缺的。

其二,一年學習+兩年刷題,讓學生的高中學習生活就被作業、試卷包圍,這導致學生有嚴重的學業壓力與升學壓力,進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有不少學生有厭學情緒,只是強撐到高考。高考結束後就不願意再學習,陷入迷茫的學生佔相當比例。

報道提到,這所學校還勸說成績好的學藝術,以衝擊清華大學,這是典型的“唯升學論”追求升學政績,把“北清率”(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作爲重要的辦學成就。這是不顧學生的興趣和職業發展的做法,是怎麼有利於提高升學率、名校率就怎麼來。

而對於學校的提前教學與用各種招數提高名校率,卻鮮有家長反對,反過來,這些做法有的還得到當地教育部門的默許。原因在於,家長最在意的也是學生的高考分數,認爲學校校長的做法是爲學生好,地方政府就用升學率考覈學校辦學,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考覈當地重點高中辦學的重要指標就是名校率、北清率。

因此,這所學校的老師能向媒體指出學校辦學存在的問題,已難能可貴。接下來就要看當地教育部門的調查處理。如果教育部門也追求升學政績,那就很難嚴肅調查、處理,而是會輕描淡寫,以“保護”校長提高學生分數的積極性,以追求共同的“升學利益”。

這也是扭轉基礎教育應試傾向,給學生完整的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所有人都站着看戲的劇場的,因爲劇場裏有保安,會讓站起來的觀衆坐下來,坐在後排的觀衆,也有權要求前排的觀衆坐下來。出現教育劇場效應,是因爲監管缺位,沒有監管在場要求進行提前教學的學校、機構停下來。現在,監管已經出手治理校外培訓機構,而在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之後,必須抓學校規範辦學,才能走出比拼進度、提前教學的怪圈。依法監督學校依法辦學,這是教育部門的重要職責。

這要求教育部門有新的教育政績觀,不能再片面地用升學率考覈學校辦學與教師教育教學。地方政府發展教育的重要職責,是應該辦好各級各類學校,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而不是隻關注少數能帶來升學政績的學生。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覈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爲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佈、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只有形成新的教育發展觀,才能讓教育迴歸育人,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