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西方媒體近來頻頻刊文,質疑中國動態清零防疫代價過高。此舉背後的政治動機十分明顯:極力誤導輿論抹殺中國疫情防控成就,併爲其抗疫不力狡辯。不過,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部分西方媒體的荒謬言論只會使自身蒙羞,公信力受損。

中國的防疫目標是動態清零,這正是中國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必然選擇。一年多來的成功實踐表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和一系列防控措施符合中國國情和疫情防控科學規律。

對生命權的重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始終秉持的價值倫理。不同於部分西方國家或汲汲於政客私利,或利用疫情大搞政治操弄,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首先考慮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羣衆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試問對此有所質疑的西方媒體:人的生命價值如何用“成本”衡量?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一直根據國內和國際疫情形勢變化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努力做到科學精準防控。所秉持的動態清零目標不是必須零感染,而是在常態化防控階段最大限度地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置,保持疫情總體可控。這一策略可保證疫情發生地在三週到四周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在全球疫情持續惡化、中國防控壓力只增不減的情況下,這是以最高效率、最短時間、最低成本控制疫情的最好辦法。

科學有效的防控策略也給中國帶來了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9.8%,遠高於年初制定的年度增長目標,也高於全球平均增速和其他主要經濟體增速;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33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今年前8個月的外國對華直接投資總額,已接近去年全年總量。

事實上,真正的問題不在中國,而在於部分西方國家宣稱“與病毒共存”,這個“策略”背後付出了怎樣的慘痛代價?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在約60%的美國人完全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當前美國平均每天新增近10萬例確診病例,相比過去兩週,數據顯著上升。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預測,如果疫苗接種率不增加且不採取其他抗疫措施,德國在冬季可能又會有多達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

爲達到詆譭中國抗疫成效、爲其自身策略搖旗辯護的目的,部分西方媒體在報道中觀點先行、拼湊證據,卻對眼前的事實和數據視而不見,又有何顏面標榜“客觀公正”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