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石青川 | 重慶報道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第二批)徵求意見稿》日前發佈,意見稿中明確在2021年底前,在交通通信、戶口遷移、就業社保、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領域同步建立清單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機制。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加速進行,常年從事花木生意的樊登勇也感受到了發展紅利,樊登勇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花木由於運輸不便有時候地域性很強,當地業務拓展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陷入瓶頸,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政策的推進讓身處重慶的他與四川成都、達州、雅安、宜賓等城市的同行建立了交流與聯繫,在大家的互幫互助下有了新的進展。

成渝兩地之間的密集合作交流對該區域經濟發展推動明顯,但隨着兩座超大城市的高速擴張與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隱憂也逐漸顯現。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隱憂

據各地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重慶GDP爲19951.89億元,在中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五位,僅次於北上廣深,而成都前三季度GDP爲14438.75億元位列第七。西部地區“雙子星”取得的經濟成績再次耀眼。

那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否有實力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從頭部城市的GDP對比來看,長三角城市羣中上海常年位列各大城市GDP的榜首,而京津冀“首都經濟圈”中的北京則位列全國第二,珠三角的深圳與廣州則僅次於上海北京。接下來就是排名第五的重慶以及排名第七的成都了,從頭部城市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莫屬。但在一些專家看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也存在着隱憂。

重慶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彭勁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儘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我國西部地區資源稟賦最好、發展水平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經濟區域,是引領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但與京津冀協同、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城市羣相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經濟規模不大,城市化水平並不高,並且在發展層級上,成渝地區與上述3個成熟發達的城市羣,還差幾個身位,處在集聚發展、極化發展階段。

記者統計發現,從總體量來看,長三角城市羣2021年前三季度GDP總量爲166971.27億元,京津冀“首都經濟圈”前三季度GDP總量爲70231.25億元,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的珠三角九市的三季度GDP總額也已達到71160.86億元。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區域前三季度GDP總量未超過53200億元。從總量上來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確實與其他3個經濟增長極有一定差距。

雙城經濟圈中明顯的斷層

從頭部城市來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京津冀協同、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城市羣相比差距並沒那麼大,但從整個區域經濟體量對比卻落了下風,被認爲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短板。

記者通過整理重慶與四川省各地統計局數據發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範圍內,前三季度GDP總量排名第三的城市是2374.34億元的綿陽,而前三季度GDP增長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均超過重慶、成都的城市也僅有前三季度GDP總量爲2178.57億元的宜賓。而除了這4座城市外,川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再無前三季度GDP總量超過2000億元的城市。

除了經濟數據,人口數據也呈現出明顯的分化。

根據統計局數據,對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時的全國人口總量增長了5.38%,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六普”到“七普”的人口增長率則爲7.77%。重慶主城九區與成都的人口增長率分別爲38.7%與38.49%,遠高於全國水平,也遠高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平均水平。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重慶市範圍,除主城九區之外,從“六普”到“七普”的人口增長率超過7.77%的僅有大足、黔江、江津、永川、璧山、銅梁,甚至還有7個區縣市負增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四川省範圍,除了成都,沒有任何一座城市的增長率超過7.77%,僅有綿陽一座城市高於全國平均增長水平,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四川省的15座城市中,有9座城市從“六普”到“七普”的增長率爲負。

彭勁松告訴記者,這代表了整個成渝地區的城鎮體系發育結構不完善,出現了明顯的中間斷層,這是目前成渝兩座城市的發展階段造成的。在這一階段,成渝地區城市化的整體趨勢表現爲,以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爲主的雙核心城市將繼續做大,其集聚效應和對周邊腹地的虹吸效應要遠大於擴散和溢出效應。

超大城市該如何“瘦身健體”?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體系的中堅力量普遍不大不強,阻礙了整個經濟圈在西部地區的迅速崛起,導致引擎功能乏力,不利於形成區域協調共進發展局面。下一步,成渝地區要立足客觀發展規律和區域發展優勢,進一步調整政策佈局,有序培育壯大一批次級中心城市,共同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質擴能,早日建設成爲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彭勁松如是分析。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頂層設計層面已經給出了一定的解決方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在第三章“構建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的第四節“分類推進大中小城市和縣城發展”中就明確提到了“推動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瘦身健體”。

《綱要》中明確表示,統籌兼顧經濟、生態、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推動重慶和成都中心城區功能升級,合理控制規模,優化開發格局,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防止城市“攤大餅”,積極破解 “大城市病”,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集聚創新要素,增強高端服務功能,率先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爲主體、先進製造業爲支撐的產業結構。

由此看來,重慶和成都作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超大城市已經到了提升轉型發展的階段。

對此,彭勁松分析認爲,這兩座超大城市如果開展“瘦身健體”,應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綜合發展能級、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爲重要抓手。

在彭勁松看來,“瘦身健體”,不只是簡單地做“減法”,在做“減法”前要有相應的準備。“一是要推進城市核心區的高端功能培育,例如重慶主城都市區的中心城區,要以‘兩江四岸’核心區建設爲抓手,搭建一批高能級平臺,集聚一批高端核心要素,打造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都市核心承載區;二是爲中心城區‘減負降荷’,有序推進城市空間結構的適應性調整,合理界定超大城市的發展邊界,重慶要向西突破中梁山拓展,向東突破銅鑼山發展,推動3個城市槽谷聯動發力,要將位於西部槽谷的重慶高新區早日建設成爲新的城市增長極;成都則要突破龍泉山向東拓展,形成‘一山連兩翼’空間構架,開闢城市永續發展的新空間;三是要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聯動發展、協同發展,將兩個超大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如傳統制造、物流市場向周邊有序疏解,合理降低中心城區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構建起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聯動一體的發展關係。例如,在制定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時,就可以明確提出合川、廣安、長壽等城市要有序承接重慶中心城區的功能,做好配套和服務,打造重慶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疏解承接區。”

有基礎產業優勢的城市具備成爲增長極的可能

將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疏解,承接的城市將順勢成長,以此補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城市斷層。因此,進行承接的城市,也將是承擔起彌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市斷層責任的城市。

彭勁松判斷,四川的綿陽、宜賓、南充、瀘州,以及重慶萬州等,在發展區位、發展基礎和發展水平上,各有特色,各具實力,都有可能形成除重慶主城都市區、成都之外的新的區域增長極。

例如綿陽,儘管長虹的沒落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增長乏力,但長虹也爲綿陽留下了電子元件、液晶模組等相關配套產業落地基礎;宜賓的“五糧液”也是一張亮眼的消費行業名片;而南充也在打造千億級別的物流基地。綿陽、南充、瀘州、萬州等城市在裝備製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汽車摩托車、時尚消費品、大健康產業、港口物流等方面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

今年3月份,南充市便率先提出了“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副中心、打造雙城次極核”的定位。

除此之外,從GDP數據可以看到,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範圍內,綿陽與宜賓一直是僅次於重慶與成都的經濟增長點,今年前三季度GDP數據也顯示,綿陽與宜賓的GDP實際增速分別以10.1%與10.3%超過了成都的10%。

這些數據的增長離不開這些城市對產業承接所做的準備。彭勁松認爲,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高質量的發展格局,不是片面地追求GDP指標的膨脹,只在量上做文章,更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持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更好地以一域服務全局。

所以,面對日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瘦身健體”的需求,這些有基礎、有潛力的城市,已經具備了成爲新的增長極的可能。

《綱要》 中對“第三城”的規劃

次級中心城市的要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有體現。其中提到的要打造的區域中心城市便是信號,那麼“區域中心城市”是否就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第三城”?

《綱要》將整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分爲成都平原區、渝東南、渝東北、川東北以及川南區域5個,其中成都平原區中心城市爲綿陽、樂山,渝東南中心城市爲黔江,渝東北中心城市爲萬州,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爲南充、達州,川南區域中心城市爲宜賓、瀘州。

從今年前三季度GDP數據來看,這8個區域中心城市中,除了黔江區前三季度GDP總量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最低外,綿陽、宜賓是整個經濟圈中前三季度GDP總量僅次於重慶、成都的第三、第四城。南充、瀘州、達州、樂山則是排名第六到第九的城市;萬州區與黔江區儘管GDP數據不十分亮眼,但兩地區位優勢明顯,分別處於渝東北與渝東南的交通樞紐處。

此外,《綱要》也在專章中強調了“強化區域中心城市互動和毗鄰地區協同,優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格局”這一要求。

彭勁松表示,上述城市分別是成渝地區傳統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綱要》將重點打造的川渝毗鄰地區協作平臺的重要板塊。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交通設施體系進一步完善,節點城市之間的聯繫進一步便捷,相關城市均有可能與重慶、成都雙核構建起一種新型協作關係,特別是在產業鏈共建共享方面,大有空間和潛力可挖。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