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雲”上市獲股東大會通過,萬科還將拓展這些板塊;管理層:當前安全比增長更重要,能力比規模更重要

原創 證券時報 阮潤生

11月份的深圳還體會不到冬天的滋味,地產行業的寒冬已經席捲而至。 

11月26日,在深圳大梅沙萬科中心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萬科高管表示,當前安全比增長更重要,能力比規模更重要,但地產行業仍然有機會,萬科並不悲觀;除了萬物雲,公司還將努力推動長租公寓、物流等業務板塊上市,從不動產開發拓展經營與服務能力。

萬物雲分拆上市正當時

本次股東大會審議內容主要集中在萬物雲赴港股上市、補選董事等相關議案,最終獲通過。作爲萬科自主孵化的主要物業板塊,上市的猜測持續不斷,特別是2020年運營主體“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爲“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讓猜測進一步發酵。但直至今年11月5日,萬科正式發佈公告將分拆萬物雲到港交所上市。 

“萬物雲已經成熟了。”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萬物雲的城市運營服務商業務已經成熟,已不是傳統物業服務商,而且傳統住區物業服務裏面,每年新增的來自萬科開發的項目佔比已經不到一半;從估值來看,目前上市時點比去年更合適,因爲現在市場估值更理性,會對優秀公司給出適當定價。 

鬱亮回憶90年代自己參與萬科B股高位發行後股價回落,表示如今自己對高估值充滿警惕,估值理性更有利於員工和業務的成長。 

● 今年上半年,萬物雲實現營收103.83億元,同比增長約三成,營業利潤爲10.43億元;總資產190.1億元,所有者權益70.8億元。截至公告日,萬科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萬物雲62.889%股權,上市後萬科仍將保持對萬物雲的控股權。

萬物雲首席合夥人、CEO朱保全則進一步介紹了萬物雲旗下住宅、商業以及城市物業板塊情況,希望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資產服務定位,而是升級爲空間科技服務商;雖然在資本市場還是所屬於服務業,但是科技、雲服務是未來重倉投資方向,“萬物雲是‘披着物業外衣,做住的消費和企業服務’。” 

據介紹,萬物雲已經聯合海康威視打造最大安防機電公司;萬物雲旗下萬睿科技作爲智能硬件服務商,提供線下服務、硬件施工等業務,而非雲底層技術層面,所以與阿里雲、華爲雲、騰訊雲、微軟雲等是合作而非競爭關係;萬物雲將承接政府和企業的環境管理外包,定位服務中間商,成爲城市管家。 

拓展經營與服務賽道

在當前房地產開發行業步入下行週期的大背景下,近期流傳出萬科“節衣縮食”的倡議書,萬物雲的上市也一度被視爲輸血之舉。對此,鬱亮表示物業上市解決萬科的資金問題是不存在的,募集的資金有自己的用途;而“節衣縮食”倡意書系總部青年自發提出的。 

據介紹,當前行業巨大改變在於房地產行業的民生特徵凸顯,意味着未來行業得賺小錢、賺慢錢;但地產行業仍然有機會,萬科並不悲觀,因爲中國市場發展的是不均衡不充分的,存量更新預估有8萬億規模的市場;另外,萬科也在拓展更多的賽道,本次萬物雲分拆上市將是第一步,未來還會適時推動長租公寓、物流等業務板塊上市,拓展更多的經營與服務賽道。 

● 今年前三季度,萬科處在增收不增利的狀態,淨利潤實現167億元,同比下降近16%,第三季度的盈利增速、毛利率均下滑;銷售方面,今年1-10月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204.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5210.7億元,均同比下降。

對於這份成績單,萬科首席執行官祝九勝表示“很內疚”,歸因來看,一方面,當前整個行業去規模、減槓桿,地售比三年時間提升了17個百分點,影響了毛利率,這屬於不可控因素,行業觀望氣息越來越濃;另一方面,2018年萬科控制了開發業務的規模、節點,所以影響到了今年的業績。 

整體來看,祝九勝評價萬科目前的應對還是基本恰當的,“安全比增長更重要,能力比規模更重要”。祝九勝表示,明年態勢還不明確,預計最低的經營目標是比今年還向下調;但僅僅活下去是不夠的,萬科需要構建適應新常態的能力,全週期全品類去看待建造,對價值鏈進行重構,服務好業主;並且從不動產開發向經營與服務拓展。 

今年以來,萬科股價累計下跌約30%。現場有股東提出不滿,鬱亮表示致歉,稱自己持股30多年,現在壓力特別大,集團有2000多位骨幹也通過合夥人計劃加杆杆增持公司股份至約5%,希望未來通過努力能有所改變當前股價低迷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