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孔月昕 編輯/鄧雙琳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11月26日,上映58天后,電影《長津湖》票房正式突破57億元。至此,長津湖已打破多項影史紀錄,正式登頂中國電影票房冠軍。

從今年國內電影市場的票房表現來看,國產片已經貢獻了《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兩部票房50億+的影片、《唐人街探案3》一部票房45億+的影片,這三部電影也成功進入中國票房總榜前十名。此外,票房10億+的影片也出現了6部。

目前,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名中,只有位列第7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進口片。

與國內市場的一派繁榮對比明顯的是,今年進口片的市場表現相當一般,與國產片的頭部梯隊差距十分明顯。

截至目前爲止,今年的進口片只出現了17部破億的影片,其中,破10億的只有《速度與激情9》和《哥斯拉大戰金剛》,分別位列目前年度票房的第5名和第8名。在2018年和2019年,國內市場上分別出現了39部和42部票房破億的進口片。今年數據不及往年的一半。

今年進口片的上映數量也大幅減少,據《悅幕中國電影觀察》統計,截至目前爲止,今年僅上映了62部進口片,但2017年的進口片上映數量爲123部,2018年和2019年則分別是122部和144部。

同時,今年口碑較好的進口片,許多都是經典影片重映,例如《阿凡達》和《情書》。

熬過10月份國慶檔,在11月“扎堆上映”的進口電影,也都撲得悄無聲息。

一方面在於最近幾部上線的進口片IP效應不顯著,無法帶動觀衆的觀影熱情。原本定檔前被預測有3000萬票房體量的《蜜熊的音樂奇旅》和《特種部隊:蛇眼起源》,上線後貓眼預測最終票房分別僅有500萬+和1100萬+。

另一方面,進口片在國內電影市場確實陷入了瓶頸期。雖然2019年《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憑藉40億+的票房大幅提升了進口片票房量級,但隨着國產電影票房的一路“看漲”,截至目前,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目前僅剩《復聯4》一支獨苗,前二十里進口片也僅餘4席。

不得不承認,進口電影,尤其是每年佔據進口片80%以上的好萊塢電影,對中國觀衆的吸引力正在逐漸降低。

電影愛好者小七在看過《007:無暇赴死》後表示:“和以往系列作品一樣,是一部看完即‘易忘’的大片,就連以往最期待大片中刺激感官的畫面,也變得美而不刺激,滿足眼球卻刺激不了心理,孱弱的文戲也讓觀看體驗越來越不如從前。”

這也不僅僅是《007:無暇赴死》這一部進口電影的缺陷,而是如今的超級英雄IP類的“爆米花”電影普遍面臨的問題:刺激感官的大場面,讓受了十幾年好萊塢工業電影薰陶的大部分觀衆習以爲常;而文戲的欠缺,也難以吸引部分不熱衷特效場面的劇情類電影愛好者走進影院。

不僅單部電影的票房收益大不如前,進口片的口碑也在逐漸降低。據一起拍電影統計,在近兩年電影的平均口碑中,除了部分經典重映外,大多數好萊塢主流的真人分賬片口碑維持在了貓淘8.5分左右,這在同檔期平均9.0的國產片面前,基本沒有任何“反抗”能力,首周過後便會在工作日讓出更多的排片。

可見,進口片在中國市場正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

同時,在《黑寡婦》《毒液2》等超英大片引進無望的情況下,在2021年剩下的一個多月裏,院線指望進口片能夠大大提振市場更是不可能的了。

2019年末,曾有電影人預測,“2018年是過去10年內,進口片最差的一年。而從今年的票房表現以及其所昭示的未來幾年的後續走勢來看,2019年,毫無疑問也將會成爲未來十年內,進口片最好的一年。”沒想到卻一語成讖。

隨着中國電影人的努力,一部部好作品被推出,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悄悄發生了變化,進口片已不再繁榮,國人的“好萊塢崇拜”,也漸漸被沖淡了。

逐漸“失寵”的進口片

“最近一次進電影院看進口片,還是去年《信條》上映的時候。”觀衆齊齊表示。

在齊齊看來,近期的進口電影中,只有《沙丘》口碑不錯,但她也沒有因此產生去電影院的想法。由於近兩年疫情等因素影響,進口好電影的數量在減少,觀衆去電影院的動力也在降低。齊齊表示,尤其在進口影片的質量並不能符合她較高預期的情況下,“在電影院裏面戴着口罩坐兩三個小時,去看一部質量不佳的片子,我寧願在家看看電視劇。”

齊齊今年唯二兩次去電影院,一次是春節檔看了《你好,李煥英》,第二次就是十一期間的《長津湖》。“國產電影的技術特效水平確實在飛速進步,雖然無法媲美國外成熟的電影工藝,但如果劇情上做得更完善,還是會吸引更多受衆的。”齊齊說。

不僅是齊齊,喜歡漫威IP、國外科幻大片以及皮克斯動畫等多種進口類型片的Millay也表示,自己上一次進電影院看進口片還是2019年上映的《蜘蛛俠-英雄遠征》。Millay說,“雖然我更偏愛進口片,但近幾年引進的外國電影確實無法引起我的興趣。其他期待的幾部漫威英雄片也遲遲沒有引進消息,就更沒有進電影院觀影的慾望了。”

失去齊齊、Millay等部分進口片忠實觀衆的背後,是進口片市場已經漸顯“疲態”。

拓普數據顯示,一、二線城市歷來是進口片收割票房的最大票倉,近年來進口片在一二線城市的票房佔比卻呈現下降趨勢。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國各票倉進口票房佔比與去年相比,一線城市同比下降0.29%、二線城市同比下降0.44%。非一二線票房佔比爲33.45%,同比去年全年上漲0.74個百分點。

某院線從業人員張先生也表示:“進口片在一二線城市相對更受歡迎,但小鎮青年或者三四線、四五線城市的觀衆,可能更喜歡講中國故事或是國內的作品。”

不僅如此,據拓普數據發佈的《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產業年報》也顯示,2018-2020年,進口片票房佔比逐年下降,2020年僅有15.5%;同時進口數量也在逐年降低。 

其背後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進口片(主要是好萊塢/迪士尼大片)慣用的大製作+超級英雄模式,多少會給觀衆帶來題材匱乏和創新不足的觀感,尤其在觀衆看過的“爆米花”大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已經被觀衆一眼看穿。

“沒有新的故事是現在進口片的最大問題。比如迪士尼的電影自《瘋狂動物城》後,也幾乎沒有出現新的大火的故事了,基本都是IP改編真人大電影或者老IP的續集,‘喫老本’、‘炒冷飯’的意圖不要太明顯。”觀衆曉曉談到。

“失去創新力與美國的‘製片人主導制’有很大關係。”張先生告訴燃財經,“他們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一部新電影上映後,如果市場反響不錯,那麼就會按照‘流水線’嚴格生產第二三四部,這也是《速度與激情》能夠到出到第9部的原因。相比於去做一個全新的劇本打造全新的人物,自然還是老IP的回報率更高,也更保險。”

“此外,這與國內的引進政策也息息相關,因爲國內一年只有34部進口片的份額,僅美國每年就能上映四五百部新電影,爲了能夠實現盈利,從中選取引進的,自然是更‘保險’、看起來賣座更好的片子,比如好萊塢等大廠的片子,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製片機構的影片,基本就不會引進了。”張先生表示。

引進類型單一,觀衆難免會審美疲勞。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產片的類型及質量都在不斷豐富且提升。從2012年到2020年之間,除了2014年的《變形金剛4》外,其他年份票房排行榜都是國產片登頂,《泰囧》《西遊·降魔篇》《捉妖記》《美人魚》《戰狼2》《紅海行動》《哪吒之魔童降世》《八佰》分別登頂了當年的票房冠軍。

Millay也表示:“我覺得國產片和進口片的差距有在縮小,無論是國漫類還是戰爭類,都能明顯感覺到國產片在視效、畫面、場景設計、劇情、配樂、節奏感等方面都越來越驚豔了。”

影評人桃桃林林認爲:“其實大衆對視覺刺激的需求是在降低的,觀衆不會因爲一部電影是大製作,就會去電影院觀看,現在觀衆已經逐步迴歸到我看電影是爲了故事和情節,因此更貼近國內觀衆文化和生活的國產片也更佔優勢。”

進口片的輝煌與轉折

曾經的進口片,尤其是好萊塢大片,一度是國產電影不敢“正面對抗”的存在。

據一起拍電影統計,從1994年第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進入中國市場後,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幾乎一直被以好萊塢爲代表的進口片把持,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2014年。

《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變形金剛2》《2012》《阿凡達》《變形金剛4》,七部好萊塢電影在20年內,將內地影史票房記錄從2600萬拔高到了19.7億的票房成績。 

有媒體統計,從進口片在國內總票房的佔比來看,2005-2017年間,除了2012年達到51.6%,其餘12年也都保持在40%以上。

而進口片的強勢表現,在當年也讓很多中小國產電影懼和退縮,它們一般都會選擇沒有強勁進口片作對手的檔期上線,如果定檔後迎來了某部進口大片的空降,不少國產片基本都會採取撤檔策略。

然而,隨着國產影片質量的提升,以及特效大片對國內觀衆的逐漸“失靈”,進口片的票房在國內市場迎來了轉折點。

“2017年,是進口片在國內市場衰落的轉折點。”張先生表示,“其實從2015年開始,國產片已經開始逐步霸佔國內票房榜單。”

到了2020年,進口片更是連年度票房榜前十也沒有進入,前十名全被國產片霸佔。且由於疫情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影響,2021年進口片的數量和質量也在下降。

“今年的進口片一方面在引進數量上就相對較少,另一方面,質量表現也不佔優勢。且由於疫情影響,很多電影的拍攝或者後期製作都延後了,比如本來今年有可能上線的《阿凡達2》,就要至少延期到2022年纔可能上線。”張先生告訴燃財經,“而只有《阿凡達2》這種體量的片子,纔有可能引爆進口片票房。”

與此同時,以好萊塢大片爲代表的進口電影,由於飽受爭議的IP、選角,以及不夠“走心”的劇情,也面臨了國內觀衆的諸多嚴格審視。比如近期全球上映的《尚氣》,不僅從官宣開始就倍受爭議,在上線後也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一面是北美市場的好評如潮,另一面是國內一水的差評,韓國等國家則指責這部影片“跪舔中國”。

這種受到國內羣嘲的外國電影,也發生在去年迪士尼改編的真人公主電影《花木蘭》身上,這種對中國東方文化的扭曲和變了味的討好,並不能讓國內觀衆買賬。影評人3號廳檢票員工小哥在關於《尚氣》的影評中談到:“《尚氣》是好萊塢最敷衍的那種公式電影,導致這部片子的整體質量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都夠不上格。”

2018年,華爾街日報就曾對此預測道,“未來五年,好萊塢在中國將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競爭。在中國,好萊塢曾享受大批影迷的追捧,沒有競爭對手能與之匹敵,現在看來,這個黃金時代即將落幕。一切都將變得愈發困難。”

進口片還有優勢嗎?

儘管國產電影工業水準還待提升,無法與國外成熟電影工業體系相比擬,但《流浪地球》等影片也確實帶給了國內觀衆對於國產片的期望。

《戰狼2》後,吳京每次參演新電影,在路演時總會被現場觀衆問到“《戰狼3》什麼時候上線?”《流浪地球2》等優質國產影片也同樣面臨了“催更”的呼聲。

這種對國產影片態度的轉變,桃桃林林解釋道:“現在大家看電影已經不再只追求視覺等感官刺激了,而是爲了影片講述的故事和情感。比如今年春節檔的《你好,李煥英》爲什麼會大賣?就是在於它講了一個很國民的故事,用賈玲、沈騰等國民級的演員講了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打動人的親情故事;而且這是一個關於中國母女的故事,不是在美國人或者法國人身上發生的,這會增強觀衆的代入感和認同感。”

“可以說,進口大片幫助中國電影慢慢打開了市場,培養了觀衆去影院觀影的熱情,但是最終觀衆想要看的還是自己熟悉的東西,就比如《長津湖》,因爲是我們長輩經歷過的事情,觀衆對它是有情感投射和認同的。但如果是其他國家的戰爭片,即使再好,觀衆也不會在上面投射自己的情感。現在進口片如果還把視覺刺激當做主打,那麼也就很難再出現現象級的作品了。”桃桃林林表示。

優質國產片對觀衆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進口片中的經典大IP對年輕觀衆的影響力,則在逐漸降低。據拓普數據《<007:無暇赴死>營銷研究報告》顯示,影片的主要觀衆集中在了30歲+的人羣中,同比行業均值和《沙丘》的年齡區間,這一趨勢極爲明顯。

經典進口片IP雖然可以靠情懷帶動影迷的觀影熱情,但面對95後乃至00後,卻顯得吸引力不足。“年輕人線下娛樂方式的改變,比如劇本殺、密室逃脫等,也一定程度會減少電影院觀影人羣,尤其是不受年輕受衆關注的經典懷舊進口IP續集,更難以吸引年輕用戶觀影。”張先生表示。

而由於疫情影響,進口大片在國外通過好萊塢、迪士尼、華納等流媒體線上上映,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進口片的票房。

桃桃林林表示:“迪士尼、華納等公司爲了線上軟件的拉新,直接在軟件上線或同步線下上映的做法,確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線下影院的票房。國內也難以通過正規渠道在流媒體上觀看這些影片,因此提前在國外流媒體上線更易導致盜版的流出,一旦引進國內,對國內票房影響相對更大。”

不過,雖然進口片的票房影響力在國內正加速衰退,但國產片似乎也沒有完全準備好接下這一塊“餡餅”。據拓普數據統計,2021年1-7月國內電影總票房達307.96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下降接近63億,存在較大票房缺口,且主要是由於進口片的缺失造成的。截止到7月底,進口片同比 2019年同期票房銳減約120億。

進口片的缺失雖給國產片留下了更多市場空間,但國產片在2021年1-7月產出的票房同比2019年同期僅增長了約64億,暫時無法完全“喫下”剩餘的票房空間。

影評人道哥也表示:“雖然國產電影的工業水平,比如AI特效技術等硬件設施已經在無限接近進口片了,但國產電影在講述故事的能力、藝術創作水平等‘軟件’上,相比進口片還有一定差距。”因此進口片對於國內市場,目前依然是填補市場必須存在的東西。

“儘管進口片表現不如其‘輝煌期’,但是對比往年的數據,進口片依舊能佔據比較高的票房份額。而今年引進電影整體數量少,相當於把院線票房總額直接‘腰斬’了一半或三分之一。2019年電影票房還有600多億,而今年年底500億可能都達不到,對比600億直接少了100億,很大程度就是進口片票房不足的原因。”張先生表示,“所以,進口片的引進依然是目前各大院線的普遍期盼。”

參考資料:

《【拓普觀察】2021年消失的100億票房去哪了(上) —— 片荒時代來臨》,來源:拓普數據

《正在失靈的好萊塢大片》,來源:一起拍電影

《2019年進口片票房覆盤:《復聯4》成爲進口片最後的一塊“遮羞布”》,來源:拓普數據

《進口片不爭氣恐怕已是無解難題》,來源:悅幕中國電影觀察  

《回答2019 | 這也許是未來10年內,進口片最好的一年》,來源:一起拍電影  

*題圖來源於《長津湖》。文中小七、張先生、齊齊、Millay、曉曉爲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