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暢

一則“個人收款碼新規”引起市場多方關注,更引發大衆層面的熱議。根據新規範,個人收款碼用於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將在2022年3月1日起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特約商戶收款條碼。在業內看來,這主要是出於支付安全的考量。但無可厚非,新的規則影響着小商販們的權益,在支付行業內,新的競爭格局也在形成。

支付碼新規引熱議

如果不是恰好被前來購物的顧客問起,張虹壓根不知道,自己貼在門上的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之後都不能再用了”。

張虹和丈夫一同經營着一家便民超市,店鋪毗鄰馬路,身後又有兩個居民小區,生意一向不錯。和周邊的很多商戶一樣,他們習慣通過“個人收款碼”而不是“商戶收款碼”進行收款,因爲前者“既方便又省錢”。

然而,張虹大概還是要回歸曾經被她棄用的商戶收款碼。11月26日,“微信支付寶收款碼將不能用於經營收款”的說法引發熱議。網友不僅關注自身的付款行爲是否會受到影響,更爲擺路邊攤的小商小販感到擔憂:“賣菜的大爺大媽是每次收錢都必須掏出手機重新找出二維碼嗎,這還怎麼做生意?”

更有不明真相的羣衆,將其理解爲“收款碼以後就不能進行商用了”,“對於小商小販,是不是要用回紙幣了?”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很快公開表示,上述說法系誤讀。使用 “ 碼牌 ” 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的商戶,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爲商用收款碼,但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和感受不會受到影響。

對關注支付行業的人士而言,這可能並不算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去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就起草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0月中旬,正式文件出臺,而該消息正是源自於此。

通知中對條碼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做出了明確規範,具體到收款條碼管理——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制定收款條碼分類管理制度,有效區分個人和特約商戶使用收款條碼的場景和用途;對於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爲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

也就是說,個人收款碼用於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將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特約商戶收款條碼。

至於何爲“經營活動”,通知中未給出進一步闡釋。支付行業人士孟從山告訴AI財經社,像未進行工商註冊的個體商戶、路邊小販乃至所謂的利益借貸,其實都屬於這一範疇。“而且個人收款碼的應用場景要比目前監管涉及到的範圍更大,不確定性也更多。”

由此看來,在對這一消息的傳播與解讀過程中,大衆的確出現了一定偏差。按照通知要求,所謂的“收款碼禁令”包括以下幾點:一是禁止“個人靜態收款碼”用於遠程非面對面收款,而且確有必要的,還可以實行白名單管理;二是對截屏、下載等方式保存的個人動態收款碼,參照個人靜態收款碼有關規定,也就是第一條執行;三是審慎確定個人靜態收款碼白名單准入條件與規模、有效期、使用次數和交易限額,防止濫用。

總結起來就是,類似張虹打印張貼出來的個人收款碼,由於涉及經營活動,在2022年3月1日後,應當替換爲商戶收款碼,而我們日常打開手機查看的個人收款碼,由於會定時更新,相當於動態收款碼,在即時使用中不受限制。

體現在用戶層面,當商家們開始使用商戶收款碼,即可支持借記卡、信用卡、花唄等多種類型的賬戶付款,不再像個人收款碼那樣,按照監管要求,只能接受儲蓄卡(借記卡)的付款。

影響幾何?

“老消息了,本質上還是爲了支付安全。”一位長期觀察支付行業的從業者對AI財經社表示,《通知》正式文件出來有一段時間了,但隨着這一次消息登上熱搜,還是引發了許多人的討論。他所在的支付業務討論羣裏,來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人突然“熟絡”地交流起來。

爲什麼收款碼的規則改動會掀起軒然大波?

從菜市場、便民購物點、路邊水果攤,再到理髮店、小商鋪,個人收款碼的使用場景邊界在過去被多方拓展。自2019年起,微信和支付寶就已佔據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94%以上的份額,這二者也是個人收款碼業務的最大承載者。

而根據騰訊財報,截至2019年底,微信支付的日均交易筆數就超過了10億,月活躍賬戶超過8億,月活躍商戶超過5000萬。同一年度,支付寶的日均交易筆數爲6.3億,雖然在交易數量筆數上遠不及微信,但據2020年披露的螞蟻集團招股書,支付寶的交易金額更具競爭力,在12個月內共支付交易了118萬億元。

這也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展現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前者小額支付筆數相對較多,後者交易總金額規模大。

但相似的地方則在於,這二者對支付業務場景的探索爲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進行解讀時也充分肯定了個人收款條碼的積極作用,稱“個人收款條碼得到廣泛運用,有效滿足了社會公衆的個性化、多樣化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經濟、地攤經濟的資金收付效率”。

不過,隨着個人收款碼的普及,與個人收款碼有關的風險問題也逐步暴露。

央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部分機構使用個人收款條碼轉賬業務辦理大量生產經營、生活消費交易;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臺”,以高額收益爲餌吸引大量人員使用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與賭客“點對點”線上遠程轉移賭資,將賭資分拆隱藏於衆多正常交易場景,擾亂了條碼支付業務正常秩序,影響了涉賭“資金鍊”追溯機制的實效。

據支付業務從業者透露,央行新規下發後,也需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相應業務的從業者對規則進行調整。“其實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過是充當工具的角色,尤其是在小額支付這塊業務上,對他們而言也不是什麼賺錢的業務。現在壓力可能更多的還是在小商販層面。”

那麼,將個人收款碼升級爲商戶收款碼會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有何影響?

以微信爲例,在費用收取上,個人收款碼沒有轉賬手續費,但提現費率最低0.1%;至於商戶收款碼,按照微信支付小微商戶頁面對交易費率的介紹,其支持11檔枚舉值,0.38%起步,0.6%封頂。

2016年,在對個人零錢提現業務進行收取提現手續費時,馬化騰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因爲銀行會對每一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劃出動作收取0.1%的手續費,這包括支付、轉賬等從銀行扣款的動作。因此基於微信支付的每一筆交易,只要從銀行卡扣款,不論金額大小,銀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續費。這些成本具體有多高?當時微信方面統計的數據爲每月需要爲此墊付約3億元,而收取提現手續費就是爲了覆蓋這部分成本。轉爲商家收款碼後,微信層面反倒可以向商戶收取一定轉賬服務費。

因此,在得知可能要將自己的個人靜態收款碼改爲商戶收款碼後,張虹多了一絲焦慮。對她而言,這種轉換意味着成本的提高。過去,她也曾嘗試使用商戶收款碼,儘管提現不收取手續費,但0.6%的交易費率還是讓她有些心疼。更何況,商戶收款碼收款是24小時後才能到賬提取,“如果用我自己的二維碼,直接就可以拿去花了”。

酷客多CEO郝憲瑋也認爲,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小商戶的經營成本,需要合理引導其走上規範化流程,循序漸進。張虹的願望是,如果取消個人收款碼,商戶收款碼的交易費率能否適當降低。“不然我們確實會覺得不太合算。”

事實上,在答記者問中,央行有關負責人重申,爲確保個人收款條碼相關要求有效落地、業務平穩過渡,通知設置了過渡期,要求支付服務主體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尤其強調要“做好客戶引導和服務工作,確保服務成本不升、質量不降”。

聞風而動的市場

這一消息雖然在民衆層面掀起熱議甚至引發誤讀風波,但在支付行業層面,其也的確有可能打開新的發展局面,資本市場由此聞風而動。

做POS機業務的拉卡拉股價直線拉昇,截至11月26日收盤,上漲18.2%。拉卡拉順勢在互動平臺表示,按照收單業務規則,個人收款碼不符合監管要求,不能用於經營性收款,但市場上一直有大量商戶使用支付寶、微信個人收款碼進行收款。央行新規的執行,進一步明確個人收款碼不能用於經營性收款,讓支付市場迴歸四方支付的本質,將極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場規模和份額。

其它第三方支付概念股同樣大漲,截至26日收盤,港股移卡飆升逾13%。

在該消息引爆全網的同時,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做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支持大型銀行等依法設立數字人民幣運營實體,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參與直銷銀行試點,探索建設數字資產交易場所。

疊加支付碼新規,也被人們解讀爲“利好數字貨幣”。不過,這一觀點被多位支付行業從業者認爲是“過度解讀”了。

對此,孟從山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相比習慣使用個人收款碼的中小商戶,支付行業受到的影響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大。“所以即使上升到數字人民幣這個層面,我認爲兩者沒有直接關聯,或者說不會由此引發政策上的傾斜,當然,也許可以產生一些助推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

關於針對性規範個人收款碼的原因,一時之間更是衆說紛紜。

不過,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中早已對背景做出了詳細解釋。其中指出,隨着支付業務發展和市場環境變化,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風險隱患正在逐步暴露,主要表現爲以下三點:一是收單機構對銀行卡受理終端全生命週期管理不嚴密,“一機多碼”等現象的存在爲違法犯罪分子轉移資金帶來便利;二是特約商戶准入不嚴格,虛假商戶問題仍然突出;三是部分收單機構、清算機構未健全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收款條碼管理機制,導致條碼支付業務涉黑灰產業風險加大。某種程度上來說,新規的推出相當於支付監管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與之一脈相承。

在孟從山看來,資金監管最終都要回歸到溯源這一點,但就個人收款碼來說,能看到的只是一個C2C的轉款動作,詳細的交易情況與數據來源無人知曉,甚至場景也是不固定的,很難像動態收款碼一樣,根據基站、IP等信息鎖定對應的用戶及其行爲。

因此,該種形態的漏洞被頻繁地非法利用,出現了一人大量持碼並通過多個靜態碼完成線上交易的現象,諸如博彩、炒匯等。“所以我覺得比起治理偷稅漏稅、推廣數字人民幣,它更多地還是爲了解決移動受理終端、收款條碼被跨境賭博這些黑灰產業鑽空子轉移資金的問題,在保證安全性和合規性的同時,維護收單市場秩序。”孟從山說。

當然,衆多中小商戶開始更新收款碼,也意味着原本被微信和支付寶牢牢掌控的市場份額,出現了一絲鬆動。甚至,支付市場的格局已經在近期呈現出了一定變化。

今年10月初,支付寶和微信雙雙透露,正在與銀聯雲閃付進行互聯互通。其中,支付寶已完成接入銀聯雲閃付的技術研發,並逐步開放線上支付場景。而微信支付正與銀聯雲閃付推進更深入的互聯互通,雙方共同推進財付通、銀聯與建行、中行、交行等多家銀行的合作,實現了手機銀行App掃描微信收款碼的支付功能。

這勢必引燃新的戰火,微信和支付寶需要有序解決收款碼的更新問題,而無論是數字人民幣還是手握支付牌照、可提供收款碼服務的中小支付機構,都將藉此迎來各自的機遇,只待把握。

(張虹、孟從山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