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財經》年會2022:預測與戰略在線上舉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部長級幹部於學軍出席並演講。

於學軍在演講中指出,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近兩年影響各國及世界經濟增長的全球性問題主要是兩個:一是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生活帶來的嚴重衝擊。二是全球大宗初級商品漲價造成的通貨膨脹。這兩個問題均發生於去年,都是當年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中最爲突出的因素。

具體表現爲四個方面,第一,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是流行病、傳染病的問題,但卻是當前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一個關鍵變量。我們看到,從去年到今年,哪個國家、地區新冠疫情控制的好,哪個國家、地區經濟增長就相對較好。就一個國家和地區來看,哪個階段新冠疫情控制的好,哪個階段經濟發展就相對較好。正是由於疫情新一輪的爆發、傳播,嚴重影響了之前人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相對的樂觀情緒,各國際機構、投資銀行等又開始調低上半年的預測值。全球經濟增長明顯反映出隨着疫情及其防控形勢而起舞的特徵。

第二,由大宗初級商品價格大幅上漲而引發的全球性通脹來勢洶洶。現在預計美國財政預算僅可維持到下個月,若兩黨達不到大幅提高債務上限的議題,美債違約將是一個災難性的問題。所以美國財長耶倫爲此不斷髮出警告,認爲將是一場浩劫。2020年美國的赤字率達到15.8%,現在政府債務率高達136%以上,均創二戰之後的最高水平。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各類大宗商品開始出現漲價趨勢,今年更是大幅甚至成倍上漲,成爲一個引發全球性通脹的重大問題。大宗初級產品大幅漲價,以及由此推動形成的全球通脹預期是明年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第三,明年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最近最明顯的是報出的統計數據,第三季度GDP的增長只有4.9%,增速逐級降幅明顯,大大低於人們的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出現的下行壓力,既與新冠疫情及防控有關,也與全球大宗初級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相聯繫。

於學軍認爲主要有以下五各方面的影響: 第一,全球應急不斷反覆,全球抗疫形勢至今仍不明朗。第二,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所需要的原材料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進口。全球大宗初級商品大幅漲價,自然傳導到中國的製造業中來,形成巨大的成本上升壓力,尤其是對中下游、中小實體企業衝擊更大,現在已普遍感到生產經營十分困難。第三,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高基數的影響,明年外貿進出口也會面臨相同問題。第四,大國博弈。外部環境困難加大,需謹防脫鉤風險對中國經濟形成的長期損害。第五,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等問題。總體來說,債務過重使過去長期形成的增長模式難以爲繼。

由大宗初級商品引發的全球通脹是短期的還是會形成長期性問題?於學軍表示,美聯儲認爲是暫時的,隨着暫時性因素的化解和過去,價格指數自然會降下來。但他們的論調也不斷髮生調整變化,6月份已不再堅持臨時性通脹的說法,近期又有收緊政策的趨勢。也有不少機構評論者認爲,這次通脹不會是暫時的,而會演化爲長期性通脹。於學軍認爲這輪通貨膨脹會形成較長的趨勢,短期內難以平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慎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