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阳门被称为“四门三桥五牌楼”,那么正阳桥是三桥吗?

正阳桥位于正阳门南,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是当时北京城九门增建箭楼和护城河改建石桥工程中的重点部分。就其结构有不同的记载,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

1、《唐土名胜图会》所绘为三座独立桥

《唐土名胜图会》成书于日本文化二年刻成,时值嘉庆十年(1805),由日人冈田玉山等编绘,书中介绍了清乾嘉时都北京城的情况,其中有大量插图版画,其卷四有正阳门图。

从图中可清晰地看到正阳桥为三孔,乃是有三座桥构成。

2、《康熙南巡图》所展示的正阳桥

《康熙南巡图》是王翚、杨晋等于康熙三十年(1691)到康熙三十四年(1693)创作的宫廷绘画作品。为一桥三幅。

3、《乾隆南巡图》中的正阳门桥

清代画家徐扬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绘制于乾隆十六年(1751),桥仍为一桥三幅。

4、清代《京畿水利图》也有图像

由清中期弘旿作,《京畿水利图》反映了乾隆年间(1736~1795)北京地区水系分布与水利设施、风景地貌、苑囿城郭等的有关状况,涉及正阳门,也为一桥三幅,差异的是桥为单拱,作为绘画,这些差异是允许的。

5、清末有了摄影技术以后图片留存

1872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桥的结构。

1900年以后的照片也可以看清楚桥的结构情况。下图为1901年照片。

正阳桥的结构通过照片中看得很清楚,与清代留存的绘图基本一致。桥为三券石桥,中为御路,两侧石栏杆,望柱头为坐狮,南北端设靠山兽;两边路栏杆莲瓣望柱头,罗汉栏板,两端随雁翅撇八字,前置抱鼓石。

1919年市政公署留存有桥的档案勘测记录。桥面宽十丈三尺,长七丈五尺,两端雁翅各长三丈一尺,宽十一丈一尺五寸;两端海漫石各长一丈零五寸,宽十二丈二尺六寸。这是工程承包方上报的尺寸,当时桥面已残损,测量未必准确。民国初年已颁令1尺=32厘米,桥宽为33米,长24米,雁翅宽为35.68米,正好与牌楼通面阔相对,从照片比例看,桥中路与牌楼明间相对。[1]

1919年的对正阳桥进行了改造建设,加宽桥身,两侧添加步道,拆去砖拱,改作为钢筋混凝土,为通有轨电车,降低桥拱与道路相平,拆去桥上石栏杆,1924年后铺设了有轨电车道,路面仍是斜面铺条石,直到上世纪50 年代中期拆去条石,改为沥青路面,70年代护城河加盖,改造道路,正阳桥完全消失。

注释:[1] 王世仁:北京正阳桥及牌楼述略,燕山出版社,北京文博丛刊,2008年6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