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高金融效率 加強數字普惠金融工具創新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改善居民收入分配,金融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初次分配。一是通過進一步的金融改革與創新,提高金融效率,支持經濟增長。二是通過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實現金融資源的市場化定價,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三是發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小企業、低收入人羣以及“三農”的經營環境與生活條件。

● 本報記者 焦源源

提高金融效率支持經濟增長

中國證券報:改善居民收入分配,金融改革應從哪些方面發力?

黃益平:改善居民收入分配,金融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市場主導的初次分配環節,具體而言,金融可以從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通過進一步金融改革與創新,提高金融效率,支持經濟增長。在高速增長的經濟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問題更加容易得到解決。發展中國家有一條普遍的經驗,即經濟增長是最好的反貧困手段。只有蛋糕在不斷地做大,更爲平等的分配也就比較容易實現。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經濟增長模式也從要素投入型轉向了創新驅動型,但金融體系在支持經濟創新方面還需進一步發力。因此,金融體系需要不斷改革與創新實現轉型,包括髮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創新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等,更好地支持經濟創新,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第二,通過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實現金融資源的市場化定價,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我國擁有一個規模龐大的金融體系,但居民資產的很大比例是房地產,金融資產也集中在銀行存款,回報較低。這就造成企業投資回報高、金融投資回報低的現象,大量的投資回報集中在企業股東與高管手中。這一點在大科技企業、平臺公司表現得尤其突出,而普通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如果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銀行的存款利率可能會有所提高,這樣就可以增加存款人的收入。但更重要的是,我國的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的擴容、提質,這不僅能使企業的融資渠道更多樣化,也能爲居民提供更爲穩健的投資渠道,直接提升投資收入。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財產性收入將成爲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發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小企業、低收入人羣以及“三農”的經營環境與生活條件。普惠金融發展是一個世界性的挑戰。在一些發達經濟體中,大概有一半的中小微企業可以獲得外部融資,在我國這個比例相對較低。因此,不斷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有利於提高大部分城鎮就業人口的收入,從而改善收入分配狀況。而應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可以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解決“獲客難”的問題,金融機構找到需要融資的中小微企業,既可以通過傳統的渠道如社區網絡,也可以通過新型的渠道如大科技平臺。二是解決“風控難”的問題,中小微企業既缺乏足夠的財務數據,也沒有很多的抵押資產,信用風險評估需要更多地依靠非傳統手段,比如關係型貸款中的軟信息和大科技信貸中的大數據。

金融資源配置應做到競爭中性

中國證券報: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方面,金融政策應發揮哪些作用?

黃益平:我國的金融體系還處於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金融政策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力:一是通過支持金融創新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隨着經濟增長模式從要素投入型轉向創新驅動型,金融體系也應隨之調整,包括髮展資本市場、改變銀行的業務模式以及創新數字金融工具。 

二是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民營企業已經成爲經濟創新的主力,金融資源的配置應儘量做到競爭中性。更重要的是,銀行對中小微企業貸款要儘量做到市場化風險定價,而不要行政性地壓低貸款利率。

三是逐步完善金融監管框架,取代過去單純依靠政府兜底的做法,更好地保持金融穩定。

四是有序、穩步地推進金融開放,加快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逐步放開資本項目,並不斷提高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

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中國證券報:助力普惠金融發展,在金融工具創新方面,你有哪些建議?

黃益平:金融工具創新應重點關注普惠金融,特別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我國的普惠金融發展在“十三五”期間取得了很大進展,最重要的突破發生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特別是移動支付與大科技信貸。移動支付的普及,不僅使絕大部分老百姓擁有了十分便利的支付工具,同時通過與網絡世界的鏈接,增加了許多新的機會。比如,一些農民在使用移動支付工具之後,開始從事與外部市場相關的生產與經營活動,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另外,移動支付工具也可以增強消費平滑的功能,幫助家庭更加平穩地度過外部衝擊影響。同樣,一些新型互聯網銀行利用大科技平臺的長尾效應快速、海量地獲客,同時利用平臺上的大數據進行信用風險評估,爲大量從未獲得過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未來的數字普惠金融工具創新可能會集中在數字供應鏈金融、智能投顧和數字保險等方面。數字供應鏈金融利用供應鏈關係,整合產品流、資金流、信息流,通過控貨、驗真和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向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與大科技信貸相比,這樣的貸款既直接服務了實體經濟中的企業,風控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提升,同時還可以提高貸款的規模。如果說大科技信貸和數字供應鏈金融主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智能投顧將解決普通老百姓“投資難”的問題,投顧機構通過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深入、全面地瞭解客戶的經濟條件、風險偏好等,提供相應的綜合性投資顧問服務。

中國證券報:支持創新活動,資本市場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黃益平:一是利用資本市場更好地支持經濟創新。國際經驗表明,與商業銀行等間接融資渠道相比,資本市場更加有利於支持創新活動。因此,資本市場往往是領先型國家的標配,而商業銀行則更適合趕超型經濟。我國經濟即將邁過高收入經濟體的門檻,創新的重要性已經日益提升,目前應當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展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支持創新型企業,支持經濟增長。

二是利用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通常而言,企業到資本市場融資的門檻要遠遠高於到銀行融資,所以,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並不容易。但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成立,將改變這一格局。北交所需要積極地創新市場制度與市場實踐,除了實行註冊制,也可以主動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降低上市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增加市場與投資者對這些企業的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