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先進智造行業組 王柱力

11月22日,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孚能科技”,688567.SH)發佈公告,解釋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問題。如今,投資者對公司的經營情況有所擔憂並不稀奇,畢竟公司股價和業績情況出現“倒掛”。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其股價在今年初達到約50元/股的高位,此後雖有震盪回調,但截至11月26日收盤,仍有37.92元/股。

但從業績上看,孚能科技上市以來卻深陷大額虧損,2020年度歸母淨利潤虧損約3.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虧損進一步加劇,達到約4.2億元。

應收賬款難題待解

孚能科技的主營產品是新能源汽車電池,令投資者寄予厚望的,是公司拳頭產品“三元軟包動力電池”。所謂“三元”是指鎳鹽、錳鹽、鈷鹽三種原料,“軟包”指電池外殼由鋁塑膜包裝。

這種電池最大的亮點是安全性高,以往市場上的鋰電池外殼堅硬,如果發生故障會有爆炸風險。而軟包電池在發生故障時,一般只會膨脹開裂,不會造成更嚴重的人員傷亡。

孚能科技是國內第一批量產三元軟包電池的企業,該產品已經大量出貨,營收數據也能佐證這一點。2020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約爲11.2億元、2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上漲約252%。

同時,公司獲得了大客戶“背書”,戴姆勒、北京奔馳、長城、吉利等車企均爲孚能科技重要客戶。

這樣一家擁有技術壁壘的企業,之所以身陷虧損,首先是成本遠超營收。據今年三季報數據,公司營收約爲20億元,但其營業總成本超28億元,即成本與收入之間有着約8億元的缺口。對此,該公司稱,一方面是企業擴產,固定資產增加,帶來較大的攤銷壓力;另一方面是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研發投入等相關費用也難以縮減。

如果說成本高企尚且情有可原,那麼孚能科技的應收賬款爆雷,無疑加重了投資者憂慮。據公司對上交所回覆公告,2019年4月、5月,孚能科技與上海銳鎂簽訂協議,向上海銳鎂出售電池,僅僅在5個月之後,孚能科技認爲上海銳鎂還款能力有不確定性,爲此準備計提減值應收賬款約7153萬元。

10月29日,上交所對孚能科技發函問詢計提減值相關問題。公司稱,爲進行業務拓展,孚能科技欲成爲一汽轎車的供應商,但公司卻未能對一汽轎車直接供貨,而是通過一汽轎車的供應商上海銳鎂出售電池。

據孚能科技回覆公告稱,雖然此後孚能科技與一汽轎車取得了直接聯繫,簽署《三方協議》,部分賬款由一汽轎車代爲還款,但截至今年11月初,上海銳鎂尚未支付2000套電池款項,一汽轎車尚未歸還827套電池款項。

上海銳鎂已經被多家公司起訴,列爲“被執行人”,涉及金額共計約1491萬元,此外,同爲一汽品牌旗下的“一汽模具”也起訴上海銳鎂,上海銳鎂則需向前者支付約1847萬元及相關利息。至於孚能科技爲何不一開始就向一汽轎車供貨,而是選擇了一種風險更高的方式?公司方面只表示“由於多方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的應收賬款能反映其在行業內的“議價權”。如果產品緊俏,供不應求,則企業在賬款期限問題上掌握更多話語權。若企業依賴大客戶生存,則在賬款問題上也會處於相對弱勢地位。

從財務數據看,孚能科技2021年的應收賬款問題更加突出,雖然2019、2020兩年年末的應收賬款規模在12億元-13億元之間,基本和今年前三季度持平。

例如2020年,公司第二季度應收賬款約4億元,第三季度不足6億元。而今年三個季度內,公司的應收賬款均在10億元規模以上,尤其2021年三季度更是達到約13億元,同比上漲約117%。

毛利率急速下滑

孚能科技的產品盈利能力如何,能否逐漸躋身大客戶供應鏈?從毛利率角度來看並不樂觀。2019年,公司銷售毛利率尚能突破23%,但2020年下滑至約16%,今年前三季度則直接跌落到0.54%,同比下滑約97%,令人瞠目。

孚能科技毛利率下滑嚴重,在一定程度上也與客戶依賴相關。公司表示,與客戶協商定價時,通常參考當時原材料市場行情及走勢等成本因素。此前,原材料市場價格自 2018 年以來的一段時間內逐步走低,所以孚能科技在 2020 年度與客戶協商 2021 年產品價格時,定價較低。

但是,隨着原材料價格上漲,當年給客戶承諾的低價格,大幅壓縮了公司如今的盈利空間。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產品中“直接材料”佔比超73%,遠遠超過“製造費用”和“直接人工”,後兩者在成本中的佔比分別約爲22%、5%。

孚能科技的生產原料,主要爲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鋁塑膜等。而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 2021年前三季度,鋰電池材料價格普遍上漲。 例如,“三元 523 動力單晶材料的價格由 11萬-13 萬元每噸上漲到 18萬-20 萬元/噸;人造石墨負極由 3.2萬-4.5 萬元/噸上漲到 4.0萬-6.0 萬元/噸;電解液由 3.5萬-5 萬元/噸上漲到 9萬-11 萬元/噸”。

至於爲何產品定價偏低,孚能科技承認:“公司爲了維護良好的客戶關係,以較爲優惠的價格深入合作。”

未來,孚能科技能否解決由客戶依賴造成的應收賬款、毛利率下滑種種問題?西南證券認爲,電動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是孚能科技的重要機會,並稱目前市場上“高品質電池處於緊平衡狀態”。

未來利潤增長點何在?

公開資料顯示,2021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03萬輛,同比增長214%;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6.39GWh,同比增長177%。

市場雖大,但孚能科技若想“翻身”,還需使商品迴歸正常售價。2020年與今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主營產品的單位成本均爲0.79元/Wh,然而其產品售價卻進一步走低,從0.86元/Wh,下滑至0.67元/Wh。

華創證券則認爲,孚能科技產能擴張會帶來一定機會,公司現有的軟包產能爲21GWh,鎮江二期8GWh預計年底建成,在建產能包括鎮江三期、吉利合資首期、新增蕪湖一期,預計到2023年底,孚能科技產能將接近50GWh。

目前,在60家電池可比企業中,孚能科技以約400億元的市值超過行業中值的252億元,但是其營收卻低於行業中值的約27億元。寧德時代仍以約1.5萬億市值一馬當先,穩居行業龍頭。億緯鋰能恩捷股份的市值規模也在2000億-3000億元之間。

華創證券預計2021-2023年,孚能科技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億元、5.1億元、10.4億元,而目前仍處於虧損的孚能科技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投資者只能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