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未來兩三週是積累數據判斷奧密克戎的關鍵時期

新冠病毒突變株奧密克戎(Omicron)擾亂了全球多國疫情應對進程。

截至11月29日,受其影響,日本、以色列等國已宣佈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歐洲、亞洲、北美、大洋洲多地,數十個國家收緊了入境限制。

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新冠病毒突變株B.1.1.529升級爲突變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其系統命名定爲奧密克戎(Omicron)。這一最新變異毒株首先發現於11月9日南非的一份臨牀標本中,24日首次報告給世衛組織。

VOC是目前病毒監測系統中最高級別,上一個被納入VOC的是德爾塔(Delta)突變株。

Omicron變異株有哪些特點?會不會成爲下一個“超級毒株”?對中國防控形勢會帶來什麼影響?個人防疫又該注意什麼?11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了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復旦大學醫學分子病毒學衛健委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謝幼華。

謝幼華直言,目前來看Omicron最大的特點,是這個變異株相較以往的變異株有更多的突變。

他說,和目前全球流行的優勢株Delta相比,Omicron有更多刺突蛋白突變,這些變異多樣化,且有多個位於與人體細胞受體相互作用的區域。

11月28日,世衛組織在官網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中談到,Omicron是一種高度變異的變異毒株,從目前的數據看,該毒株的刺突蛋白上有多達32個突變,包括多個可能會增強毒株的傳染性、免疫逃逸能力的突變。但文章也強調,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突變多是否意味着傳染性更強?謝幼華解釋,單憑突變多這一點不能完全認定Omicron的傳播力更強、逃逸免疫能力更強,但足以讓全球各國密切關注Omicron的發展,及時監測和測序。

現在最重要的是積累更多實驗室數據、流行病學數據。“需要更多數據來判斷Omicron的危害,特別是它是否傳播性更強,是否能逃脫免疫、逃逸疫苗的保護,這非常重要。”謝幼華說,未來兩三週內,是積累數據判斷Omicron的關鍵時期。

謝幼華還提到,從現在來看,核酸檢測能夠正常檢出Omicron,所以不存在漏檢的問題,只是全球各國檢測能力不均的問題值得留意。另外,現有疫苗是否對Omicron有效,也需要積累更多數據支持判斷。

“現在看到有些(Omicron突變株)感染者是打過疫苗的,不過,究竟打疫苗的人中和抗體滴度有多高,在什麼情況下會被Omicron感染,什麼情況下能夠阻斷它,都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室數據得出結論。”謝幼華說。

如果Omicron真正成爲“超級毒株”,或者說優勢株,那麼不久的將來,Omicron會取代Delta在全球流行,這是病毒傳播的規律。謝幼華說:“只是現在下任何結論還爲時尚早,還要再觀察,現在全球的優勢株依然是Delta”。

Omicron會對中國防控造成很大威脅嗎?個人防疫需要注意什麼?

謝幼華認爲,目前中國不需要太擔心,中國的防控策略一直非常奏效。“我們的防疫依靠的是一套綜合性的體系,不僅僅依靠疫苗或藥物,所以無論出現哪種變異株,只要我們這個防控體系在,我們總體的防控形勢就比較樂觀。”

謝幼華強調疫情還未結束,個人健康防護不能鬆懈,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三件套”、“五還要”,需要認真堅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