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論:強化中介機構監管優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功能

通過嚴厲的監管促進中介機構遵紀守法,讓資本市場成爲更好的資源配置平臺

近年來,資本市場在經歷一輪輪市場化改革,特別是科創板、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後,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屬性日益凸顯,呈現健康發展態勢。不過,諸如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惡性行爲仍禁而不絕,這其中,保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需要負擔相當部分的責任,亟待改觀。

29日,財政部在其印發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到,依法加大對上市公司、國有企業、金融企業等實體及相關會計師事務所檢查力度,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行政處罰力度和公開曝光力度。前不久,財政部在印發《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當前,少數會計師事務所過於注重規模擴張,疏於內部治理,存在一定“山頭主義”、“分竈喫飯”現象,爲行業健康發展埋下了風險隱患,要切實加強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完善內部治理,嚴格質量控制,防範執業風險。

以往對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的關注主要在保薦券商,其實審計機構在財務造假鏈條中的作用同樣很大,近年爆出的多例造假案件中,相關事務所和簽字會計師的不作爲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對券商投行的整治也一直在持續。24日,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銀行部聯席總經理朱毅被帶走調查,此人曾任證監會第十四至十六屆主板發審委委員,結合之前系列動作,新一輪直指IPO發審環節的金融反腐或許已經展開,涉及發審官員及投行中介。

最近幾年,中國大力推進資本市場建設,目的是讓資本市場更好更充分地服務實體經濟。監管層則多次強調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以“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立場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其中就包括強化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監管,大幅提高對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爲的打擊力度,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

衆所周知,各類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投融資活動的重要參與主體,通過獨立、專業與審慎的工作,爲資本市場提供承銷、盡職調查、審計、法律、信用評級等專業服務,提升信息披露質量,防範各類欺詐行爲,決定了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和質量。註冊制時代,中介機構更是扮演了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角色。因爲註冊制的基本特點是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發行人承擔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以保薦人爲主的中介機構進行全面把關,做好信息披露。

可以說,資本市場的種種亂象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中介機構沒有盡到看門人的責任。因此,必須強化市場中介機構監管,所幸去年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成本並加大了打擊力度。除了要求他們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監管層還需完善制度並持續督促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加強源頭風險防控。此前監管層針對註冊制下擬上市企業進行抽查,遭遇數次撤回潮,就對相關保薦機構進行了處罰,並就修改《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徵求意見,再度對IPO保薦商、註冊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服務機構“施壓”。

除了證券監管部門,其他對中介機構具有管理或監督的單位,也應該參與到這一過程之中。如此次財政部接連下發兩份文件,均直指註冊會計師在服務資本市場時的履責不到位現象,並擬採用拉“黑名單”等方式震懾會計師事務所羣體。

隨着資本市場不斷成熟與開放,對中介的權威與信用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嚴厲的監管促進中介機構遵紀守法,讓資本市場成爲更好的資源配置平臺,既服務實體經濟又保障投資者利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