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封國,世衛組織預警,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對全球經濟有何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出於對新發現的變異毒株Omicron可能導致疫情進一步蔓延的擔憂,已有一些國家採取封鎖邊境、航空限制等防疫舉措。 

當地時間11月29日,日本宣佈將從30日起禁止所有外國遊客入境,直至對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獲得更多瞭解。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表示,這是一項緊急預防措施,以避免日本出現最糟糕的情況。他補充稱:“我們必須對未知風險儘可能謹慎。”

除了日本,以色列決定禁止外國人入境;摩洛哥表示,從11月29日開始暫停所有入境航班,時間爲兩週;新西蘭已對9個南非國家採取旅行限制;美國總統拜登11月26日表示,作爲一項預防措施,將對南非及其他7個國家的航空旅行實施更多限制,新限制於11月29日生效。

在各國採取防疫舉措之際,南非、中國香港、歐洲、北美等均已發現感染變異毒株Omicron的確診病例。截至發稿,蘇格蘭已發現6例、英國9例、荷蘭13例、加拿大2例。

變異毒株B.1.1.529的“威脅”究竟有多大?世界衛生組織11月29日表示,變異毒株Omicron很可能在國際上傳播,在全球範圍內造成“非常高”的感染激增風險,可能在一些地區產生“嚴重後果”。該機構敦促194個成員國加快對重點人羣的疫苗接種。 

根據世衛組織11月28日公佈的信息,變異毒株Omicron是一種高度分化的變體,具有大量突變,其中一些與免疫逃逸潛力和更高傳播率相關。該機構指出,關於Omicron的傳染性、疫苗的保護效果等目前仍有相當多的不確定性,需根據更多證據來調整對變體的判斷。 

11月26日,世衛組織將變異毒株Omicron列爲“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該變體於11月24日由南非向世衛組織報告,第一例已知確診的感染病例來自11月9日採集的一份標本。其他四種被世衛組織列爲“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分別爲首次在英國發現的B.1.1.7毒株、在南非發現的B.1.351毒株,在巴西發現的P.1毒株、在印度發現的B.1.617.2毒株(又稱Delta)。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變異毒株Omicron,關鍵在於知道“它是誰”“影響誰”“如何應對”,在此基礎上,纔可能預判後續疫情演變對全球經濟復甦造成多大影響。

孫立堅強調,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變異毒株對生命安全帶來的影響究竟如何,這決定了各國政府進一步將採取哪些防疫措施,從而才能衡量經濟增長前景如何。整體來看,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開放度會更大,經濟活力也會更好些。

Omicron的“威脅”有待觀察

目前,包括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以色列在內的許多國家都發現了變異毒株Omicron,新毒株會比Delta更具“殺傷力”嗎?

當地時間11月28日,世衛組織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與包括德爾塔在內的其他變體相比,Omicron是否更具傳染性,比如是否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目前尚不清楚與感染其他變異毒株(包括德爾塔)相比,感染Omicron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同時,世衛組織指出,初步證據表明變異毒株Omicron具有更高的再感染風險,更多相關信息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公佈。該機構表示,疫苗仍然是減少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關鍵,包括對抗主導性的變異毒株Delta。

在當前的情況下,世衛組織建議各國採取幾項行動,包括:加強監測和病例排序;在公共數據庫上共享基因組序列;向世衛組織報告初步病例或聚集性病例;進行實地調查和實驗室評估,以更好地瞭解Omicron是否具有不同的傳播或疾病特徵,或是否影響疫苗、治療方法、診斷或公共衛生和社會措施的有效性。 

在對變異毒株Omicron的“殺傷力”尚未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歐盟、英國等已實施相關旅行禁令,希望將可能比變異毒株Delta更危險的新毒株隔絕於國門之外。

世衛組織在其最新指南中重申,各國應使用“基於風險的方法及時調整國際旅行措施”。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在11月28日的講話中指出,禁令並不會有效防止變異病毒的傳播,反而可能削弱這些國家從疫情中恢復的經濟。同時,他認爲,變異毒株Omicron的出現,爲全球關於疫苗不平等的問題敲響了“警鐘”。在所有人都接種疫苗之前,更多變異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經濟復甦再添不確定性

疫情自暴發至今已持續近兩年,期間,各國積累了關於防疫措施和疫苗研發的相關經驗,這在一定程度上爲此次應對變異毒株Omicron留出了時間窗口。那麼,Omicron究竟會對全球經濟復甦造成多大影響呢?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經濟學家們指出了其中一種可能性:如果明年第一季度出現大規模疫情,全球經濟較上年同期增長速度將放緩至2%,比其目前的預測低2.5個百分點;2022年全年經濟增速爲4.2%,比預期低0.4個百分點。

另有分析指出,如果變異毒株迫使更多國家重新實施抑制增長的封鎖,將“威脅”到本已緊張的供應鏈,破壞正在恢復的需求,重新引發人們對通脹加劇和增長放緩並存的滯脹擔憂。

不過,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全球市場研究主管蘇巴拉曼(Rob Subbaraman)認爲,企業和家庭已經適應了限制和封鎖,因此這一次的打擊可能沒有那麼嚴重。

孫立堅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由於目前各國對新發現的變異毒株Omicron的病理、起因、感染率、致死率、傳導效應等基本信息還不瞭解,在諸多不確定性下,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也具有不確定性。問題的關鍵可能在於變異毒株Omicron與此前的變異毒株有多大相關性。 

“如果各國對這一變體的基本信息無法迅速掌握且沒有應對之策,那麼可能最糟糕的情況是全球經濟活動再次陷入停滯,特別是對旅遊業、航空業造成的衝擊尤爲明顯。”孫立堅指出,經濟的下行風險最先會傳導至金融市場,尤其是當不確定性引發了像2008年那樣的系統性風險時,那麼,金融開放度越高的國家可能將面臨資本外逃所造成的金融不穩定。

目前,變異毒株Omicron已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避險情緒,拋售風險資產。對此,孫立堅認爲,短期內金融市場價格波動是合理現象,衡量疫情形勢和對經濟的影響關鍵在於各國採取的防疫舉措。

去年,爲應對突然暴發的新冠疫情“黑天鵝”,全球多國採取嚴格封鎖、居家隔離等防疫舉措,對經濟造成一定衝擊。爲緩解防疫舉措對經濟造成的挫傷,各國央行普遍採取了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之供需兩端多重因素共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通脹持續高企。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拉美國家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已多次加息,美聯儲也已開啓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開始削減購債規模。

當前新變異毒株引起的市場對未知風險的恐慌可能讓各國央行陷入抑通脹、穩經濟的兩難。具體到美國,孫立堅表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前主要考慮通脹、就業兩大因素,但是一旦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該機構就會把金融穩定這第三個要素放在重中之重。也就是說,如果變異毒株Omicron後續演繹發展衝擊到金融市場的穩定,美聯儲可能再次採取大規模的寬鬆貨幣政策以緩解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作者:舒曉婷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