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好的“疫苗”——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现场小记

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孙金诚

“截至2020年10月,我国报告的现存艾滋病感染者还有104.5万,性传播比例超过95%。2020年新报告15至24岁青年学生病例近3000例,性传播占98.6%。”这是11月27日在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这每一个病例数字都是触目惊心的,每一个病例都严重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一生和整个家庭的幸福。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传播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为切实帮助青少年提高防艾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率先终结青少年艾滋病,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相关部委、社会团体有关同志以及专家学者研讨交流、建言资政。

“加强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和教育,保障他们的健康权益,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关乎民族复兴伟业。”全国政协社法委主任沈德咏表示,尽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是青少年作为艾滋病易感人群,近年来感染人数仍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究其原因,沈德咏指出,一是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于性知识了解有限,缺少对艾滋病及其风险的认知和防范。二是社会性观念发生变化,加之涉黄网络媒体的不良传播,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产生严重误导。三是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和教育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死角。“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和教育工作应当作为全社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动员各方力量,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性无知、性愚昧、性野蛮、性开放、性反常,这五大危害单一或复合影响,导致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我国青少年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呈现出疫情蔓延趋势加快、感染者低龄化趋势明显、男男同性性传播成为感染的主渠道等特点。在他看来,创建一种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氛围,是未来构建艾滋病防治策略中应重点关注的方向,“从长远来看,这种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源头治理策略才是根本之策”。

“艾滋病防治中,宣传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社会疫苗。”长期从事疾控事业的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希望通过宣传教育促进青少年主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从而筑起防治艾滋病的坚固防线。

“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特殊性,决定了预防必须通过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来阻断。”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主任张银俊表示,青少年艾滋病防治过程中,学校是基本面,性教育是主要内容。“通过在学校开展性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上游拧紧艾滋病传播的水龙头,让青少年远离艾滋病感染源,才能有效阻断艾滋病传播,终结艾滋病。”

“性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92岁高龄的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青爱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顾明远也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果对青少年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扭曲他们对生活、生命的态度,甚至可能导致自杀、堕胎、感染艾滋病等不良后果。”

“学校作为儿童与青少年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性教育开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我国在校开展性教育的先行者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玫玫表示,合格的性教育教师是性教育到位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性教育过程当中,不要以遮蔽的方式来对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讲清楚、讲明白。”民进中央妇女儿童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佟新则认为,开展青少年性教育不仅要有专门的性教育教师,也要改变相关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重视青少年主体意识。“青少年非常渴望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简单地教与学。”

“教育系统要用好教育这项疫苗,引导青年学生远离艾滋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表示,将通过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把艾滋病防治落实落细,重点提升青年学生的健康素养,确保孩子们对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知识、意识、责任、技能,人人知、人人会。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李宪辉表示,国家禁毒办将深入推进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广泛传播禁毒防艾知识,教育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艾滋病的危害,努力减少因吸毒引发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艾防处处长时颖表示,将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校园为契机,推动实施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青少年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提升防治意识。

“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有效防控艾滋病的重要举措。”沈德咏表示,要推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切实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大力推广学校和社会的性教育防艾模式。人民政协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和优势,为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更好地沟通协商,更好地建言资政,更好地凝聚共识,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如期完成在中国终结艾滋病的历史使命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