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微信開放外鏈,回到互聯網本來的樣子

澎湃特約評論員 王華

微信裏將告別電商平臺鏈接的“火星文”。

11月29日,微信發佈《關於〈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的更新聲明》,公佈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進一步的互聯互通方案,點對點聊天場景中將可直接訪問外部鏈接,並將在羣聊場景試行開放電商類外部鏈接直接訪問功能。

今後使用微信可以直接點開外網鏈接,而不用再複製地址、複製口令去打開了。微信作爲一款國民級APP,擁有着數以十億計的龐大用戶,其一舉一動影響巨大。這次的開放外鏈,是微信的一小步,互聯互通的一大步,也是政府主導的互聯網規範產生的“政策紅利”。

微信的開放外部鏈接,在互聯互通的道路上,無疑具有風向標意義。此前曾有業內人士解讀,互聯互通的規範能不能順利推進,關鍵就看微信。

互聯互通,原本就是人們對互聯網世界的美好期待。在互聯網發展初期,能發展起來的很多企業,本質上就是幫助個體實現和外部世界的更便捷、更充分的鏈接。即時通訊工具也好,電商也罷,深層都蘊含互聯互通的精神。但當互聯網巨頭髮展起來之後,企業之間的競爭導致了一種新型“圈地運動”,各家企業致力於打造封閉生態圈,並搭建自己的“防火牆”。屏蔽外鏈,就是最常見的表現。

從市場主體角度,相互設牆可能是個體的“最優解”,但其社會負外部性巨大,全社會的交易成本在提升,這似乎成了市場經濟自身機制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囚徒困境”之下,誰都不願意首先放開外鏈。政府的“有形之手”在此時就發揮出了作用,工信部推動解決的互聯網互聯互通、開放外鏈問題,在不長時間裏取得了良好效果,用政府力量破除“市場失靈”,給所有市場主體一個互聯互通之後的穩定預期,這恰恰體現出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智慧”。

其實,針對互聯網應用的互聯互通,有所謂“市場派”認爲,要求企業“無私”,會不會影響競爭生態,對部分企業不公平?的確,在互聯互通的道路上,不同生態位的企業受到的影響不同。有企業會面臨外部鏈接帶來的複雜的安全、分流風險,有企業則更多地搭上便車喫到紅利。但是,互聯互通是民心所向,也是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選擇。在這個基礎上,優秀的企業一樣有創新發展的空間,而能做到多方共贏的企業,也會更受人尊重。

現在騰訊的大動作,說明企業還是明智地選擇了順時應勢,也證明主管部門推動互聯互通的決心堅定。而當微信這個看起來“最難啃的骨頭”,都勇敢地邁出一步,認真落實互聯互通之後,其他企業自然沒有理由再迂迴拖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