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心无边,行有度;

做事,要进有招,退有术。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导读:人要有追求,但必须懂得适可而止,一味追求高大是欲壑难填,对吗?

心有尺规行不乱,三思进退事把关。

一个人心中有追求,就像射箭瞄靶一样,目标明确、凝神聚力,才不至于无的放矢。

每一次追求的过程都是无比宝贵的经验,目标的完成也有助于成就感和自信心的获取。

但凡事都需要适可而止,不切实际般的好高骛远只会让我们丧失鉴别力,最终在攀比烦躁中迷失自己。

做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立足自身实际,设定定位和目标

国外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仅有3%的人在一生里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10%的人有大致但并不明确的目标,50%的人曾经想到过目标,而剩下的37%的人则是完全没有任何目标地生活着。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那他怎么会顺利抵达目的地呢?

我们崇尚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但是期望过高、不切实际的计划是有害的,如果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但自身能力不够,就会导致挫败进而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因此在确定目标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智且清醒的头脑,在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能力和具体环境,不能因为看到奥运冠军获得荣誉就发誓成为体育健将,也不能因为看到比尔·盖茨的富有就梦想自己也要腰缠万贯。

做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作家林清玄曾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现实生活中不乏好高骛远者,他们往往对琐碎艰苦的过程毫无兴趣,但却又着眼于无比高远的人生目标,臆想着“头戴皇冠”的闪耀时刻,贬低平凡的工作而又最大化工作中的困难,终日喊苦喊累、满腹牢骚。

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穷。

即便表面如何光鲜亮丽,但生活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强行拥有高配的人生只会慢慢毁了我们的生活,没有行动的想法也只会存在于幻想之中而永远无法变成现实。

做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底线,人生如尺要有度

追求完美是人之本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无止境的欲望往往控制着人的本性,迫使我们一刻不停地持续攫取着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个人如果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最高层次的目标,而努力压制其他影响目标实现的欲望,那么这种压抑终有一天会通过其他较为负面或者极端的方式释放出来。

真正理性、自律的人生并非一味地设定严苛的标准,同时严格地逼迫自己去执行,而是具有得失轻重的全局观念。

只要自己能够把握好方向不偏离正轨,那么即使出现小偏差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恰当的适可而止是一种更高级的进步。

古人提倡过犹不及,凡事应当适可而止、及时止损,无需过度求满。

做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菜根谭》中有言:“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这与我们所熟知的“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是同样的道理。

即便拥有再多的楼房,我们也只需片瓦遮身;即便品尝再多的美食,也不过果腹而已。

人生是一场长跑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面对变幻莫测的现实社会,纵使是再成功的企业家也不敢说自己的未来一定春风得意。

因此无论面对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自己的度和底线,“不过度”方能过好这一生。

做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目标的指定需要依靠现实的支撑,否则我们所谓的梦想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仰望星空太久会使我们迷失自我,看似是用求索的姿态看到了宇宙无边的浩瀚和星辰变换的奥秘,但同时也让我们忽略了脚下的坎坷,以追求梦想的借口来逃避脚踏实地的努力。

但只有当我们踏在坚实的土地上,脚下的触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生命的重量,我们才不会在前行中迷失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空想主义者不在少数,他们缺乏韧性,好高骛远,不愿意将精力和时间集中于当下,用极其缜密的思维方式将所有事情都规划的井井有条,似乎头脑中的幻想可以毫不费力地实现,但实际上他们往往一事无成,因为他们距离成功还差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一步——行动。

做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要想在自己的行业里深耕,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一定条件之后,我们所拥有的成就才能更加稳定,反之所有期望都会落空。

生而为人的过程困难重重,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遍布荆棘,但失败和挫折却也正是成长的催化剂。

因此无论面对任何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当朝着未来的正确方向坚定笃行,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文/老夏分析师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