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藝術天分和創造能力,提升審美素養和格調品位——如今,少年兒童素質教育已然深入人心,展現風采展示成果的舞臺也相應倍受關注,例如北京廣播電視臺的《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欄目。

熟悉《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節目的觀衆,一定都知道主持人朱一靜。

《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是一檔專門爲孩子們打造的藝術素養展示秀,身爲主持人,被小朋友們親切稱爲“一靜姐姐”的她,節目中一心一意熱情引領,周到有加亦不失冷靜引導,這就是鏡頭前的朱一靜。

“展示才藝的小朋友是這檔節目的主角,主持人在‘穿針引線’同時,有鼓勵扶持,更要有思考”——日前,主持人朱一靜接受記者專訪,談及《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和有關藝術教育的話題,她開宗明義。

幼教是全民關注的話題,身爲《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的主持人,生活中朱一靜碰到最多的問詢也與此有關:“孩子幾歲開始上興趣班好?”“要不要讓孩子儘早學唱歌、舞蹈、器樂”……

事關教育,古語有言:順應天時,循循善誘。對此,朱一靜深有同感,她說:“自從我成爲孩子們的‘一靜姐姐’,總會有很多朋友來問我關於孩子的藝術教育問題。我對於藝術教育只有一個建議,那就是認真對待,但不要操之過急。

藝術教育很重要,是提升孩子們審美的重要途徑。衆所周知,審美能夠讓人們在平凡裏品味出永恆,在迷霧中尋找到燈塔,在低谷時汲取泥土的力量,在風暴來臨的時刻爲自己的精神修築起諾亞方舟。事關審美,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認真的態度對待藝術教育,哪怕未來並不打算讓孩子走上職業藝術道路。

讓孩子參加什麼門類的培訓班,這是現在很多人最關注的話題。我的理解,學哪個門類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學的話,一定要堅持且系統學習。藝術教育好比攀登山峯,如果是站在半山腰,那真是雲深不知處。如果能登上一定高度,甚至登頂,纔會有風景這邊獨好的體會。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藝術教育不能操之過急,不要開始的太早。我女兒現在快四歲,我並沒有給她報名參加任何藝術教育課程。因爲孩子的生理發展,有自己的規律和節奏,很早把孩子送到專業課堂,他們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身體控制能力未必會跟得上。如果孩子發現自己總是無法達到老師的要求,就會產生沮喪的情緒,反而起到反向作用。

其實,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講,藝術啓蒙無處不在,隨手的塗鴉、跟着音樂的胡亂律動、哼唱的不成調的旋律,這都是他們對藝術最初的認識,我建議父母千萬不要畫蛇添足‘糾正’、‘指導’,要讓孩子先盡情享受這份原生態藝術帶來的快樂,這就是最好的啓蒙了。

自從主持《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以來,我跟很多藝術院校的教授溝通過,根據老師們的建議,聲樂類培訓適合的開始時間是4-5歲,舞蹈類是6-7歲,繪畫則要看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發展。這也算是我的一點兒心得體會吧,供大家參考”。

多年來,因爲主持《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朱一靜接觸最多的就是學齡前的孩子,她也成爲孩子們最喜愛的“一靜姐姐”。

談及“一靜姐姐”這個稱謂的來歷,朱一靜說:“記得在我高三時,得知我通過了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專業的複試,同學們就笑着給我起了‘一靜姐姐’的綽號。因爲我們都是看着‘月亮姐姐’‘金龜子姐姐’的節目長大的一代人。沒想到一語成讖,在現在這個節目裏,我真的成爲了孩子們的‘一靜姐姐’。

我特別珍視和喜愛這個舞臺,主持這個節目,我特別能感受到孩子們對於電視節目製作的好奇和對舞臺的熱情。有的孩子年紀很小,4、5歲,字都認不了多少,但是長長的串詞,他們能一字不錯背下來,連節目的順序都不會記錯,可見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和反覆練習,我也暗暗佩服他們的認真。因此,每回錄製,我也主動想辦法設計各種環節,讓孩子們可以儘量展示自己。最近我們錄製了一系列冬奧特別節目,我常常在舞臺上給孩子們臨時出題:冬奧會都有哪些項目?舉辦的日期是哪天?你們最喜歡的冬季運動是什麼?有的孩子對冬奧已經特別瞭解,有的答案能讓人啼笑皆非。但從他們積極爭搶回答的情緒來看,他們特別期待這次冬奧的到來。

這個舞臺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展示自己,但對於我來講,則是與孩子的一次對話,能讓我們瞭解到他們的才藝和喜好、及對未來的希冀。小朋友們也常常給我意外的感動,有些孩子會親手製作賀卡、手工作品帶來錄製現場,看見他們製作的質樸的禮物,書寫得方正溫暖的祝福,身爲主持人,我覺得很幸福。”

熟悉北京電視臺節目的觀衆都知道,除了《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憑藉流暢的英語表達及豐富的人文知識,朱一靜還相繼參與主持《新聞50+》《環球春晚》《漢語之星大賽》《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等一系列對外交流電視節目。

對於自己的“雙語”主持生涯,朱一靜說:“我在大學裏學習的專業是英語播音,大三那年我到北京電視臺海外中心實習,由此開始了我電視人的生涯。大學時,專業課老師就希望我們從業後要做中國和世界的橋樑。雖然現在我並沒有做出那麼大的貢獻,但每一次能夠參與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項目中,我都很興奮。

今年我主持了“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的近20場比賽。這是我第五年參與這個項目,因爲疫情,這兩年的比賽我們都是以直播的方式在線上進行。有時網絡不穩定,會出現掉線、卡頓的情況,但世界各地200多位選手沒有一位放棄比賽,克服時差和網絡困難,積極表達着對中文歌曲、中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有一位選手我印象很深,這位阿姨爲幫兒子帶孩子,退休以後她成爲海漂,長期生活在澳大利亞。阿姨每天的生活很枯燥,唱歌是她最愛的排解寂寞的方式。她的歌唱得很好,年近七十,歌聲不輸專業女高音。我聽完阿姨的故事後很感慨,我覺得他們真的需要舞臺去綻放。

現在我做中外文化交流類的節目和項目時,感覺也和最初有很大不同。最早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介紹國外的情況、文化和流行。現在我們則更多的是把國內的情況、文化和流行介紹出去。在第八屆北京外國留學生“漢語之星”大賽中,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就用自己的方式一邊演講、一邊表演,展示中國時代楷模的故事,有的選手還秀了自己的快板、書法技藝。我在和他們的交流中能真切感受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在《國際雙行線之我是少年》舞臺上,她是“輕鬆愉悅”的引領者,相得益彰的是,生活中的“一靜姐姐”亦喜歡嘗試各種新技能。

談及生活中的狀態,朱一靜說:“日常,書籍、電影、咖啡、茶都是我很喜歡的夥伴。另外,我好奇心很強,喜歡學習新的技能。2020年疫情爆發以後,我很長時間待在家裏,又開始搗鼓Vlog,進而喜歡上攝影。通過我拍攝的畫面,把平淡生活裏溫馨、幸福的瞬間分享給大家,這是我拍攝vlog的初衷。木心先生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饒過歲月。’不虛度、不蹉跎,這也是我的生活準則。”

作者:邢大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