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眼下,臺灣有點慌,美國有點急 | 銳參考

洪都拉斯28日的總統大選初步結果出爐後,臺灣有點慌,美國更有點急。

根據洪都拉斯全國選舉委員會(CNE)公佈的初步結果,左翼反對派政黨自由和重建黨候選人希奧瑪拉·卡斯特羅大幅領先對手,而卡斯特羅也已自行宣佈獲勝。

臺灣爲什麼會慌?因爲洪都拉斯是臺灣僅存的15個所謂“邦交國”之一。但卡斯特羅9月公開表示,當選後將與臺灣“斷交”。蔡英文2016年上臺以來,“邦交國”已經少了7個,如果再丟掉洪都拉斯,任憑她再怎麼甩鍋“大陸打壓”,恐怕也說不過去。

美國又爲什麼會急?拉美一向被美國視爲“後院”,但2016年以來,這裏已有巴拿馬、多米尼加和薩爾瓦多三國選擇與臺灣“斷交”。如果洪都拉斯再“失控”,城門連連失火的美國以後還有什麼“威信”指揮“盟友”?

“中美洲正經歷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微妙的時刻。”哥斯達黎加前總統勞拉·欽奇利亞日前如此表示。

確實很微妙。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一直對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等中美洲國家保持高強度干預。然而,前有2018年薩爾瓦多不顧美國威脅與臺“斷交”,近有尼加拉瓜本月19日退出美國主導的美洲國家組織,眼下洪都拉斯發生的一切似乎也再次印證了美國的力不從心。

卡斯特羅是2009年政變中被推翻的洪都拉斯前總統馬努埃爾·塞拉亞之妻。塞拉亞領導的左翼自由和重建黨主張實行“21世紀的社會主義”。在任期間,塞拉亞就不是很“配合”美國的指揮,經常與委內瑞拉和古巴等國持相同觀點,這令美國十分不滿。

在2009年的那場政變中,美國的身影若隱若現。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自傳中也坦言,那場政變後她迅速制定了推動重新大選的戰略,而不是履行自己口頭承諾的幫助塞拉亞重新回國掌權。

除了這段過往,卡斯特羅在競選中表示要與北京建交更是令美國和臺灣不安。

臺灣《聯合報》分析道,美國擔心卡斯特羅兌現自己外交轉向北京的承諾。因爲在拜登重建“美國領導世界”威信的努力中,“打壓中國崛起”是首要任務,而“穩住臺灣‘友邦’和協助臺灣拓展‘國際空間’是在美中不起戰端前提下最有效打擊北京的方法”。

果然,大選前一週,美國負責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布賴恩·尼科爾斯便率團趕往洪都拉斯,隨行的還有美國國際開發署拉美事務助理署長。

雖然訪問團一再強調自己並非在教對方“如何執行外交政策”,但尼科爾斯還是向兩名民調領先的總統候選人明確表示,美國希望洪都拉斯保持與臺灣的“長期外交關係”,並警告了與大陸建立更緊密經濟和外交關係的“危害”。

隨着大選臨近,尼科爾斯更是操碎了心,連連發文強調美國支持“自由、公開、透明與和平”的選舉,希望選舉能夠“按規定路線進行”。

27日,尼科爾斯再次發文表示,“美國駐洪都拉斯大使館將與國際社會和洪都拉斯民間組織一道,向28日的選舉派出一個觀察小組,洪都拉斯人民必須有機會在和平與安全的環境中投票”。

有人一針見血戳穿這番僞善之言,“你現在是選舉委員會的主席了嗎?”

“洪都拉斯人民只希望你們接受並尊重洪都拉斯人民在選舉中的意願。”

當然,我們不應忘記4年前洪都拉斯總統大選最後充滿爭議的“逆轉”以及之後的暴力事件,以美國的一貫做派,一些國家選舉的落幕正是局勢動盪的開始。即便卡斯特羅能夠順利當選,美臺也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必定會持續不斷通過各種手段施壓,卡斯特羅能否兌現自己政治承諾仍有待觀察。

正如國際危機研究組織研究員蒂齊亞諾·佈雷達形容,“對於習慣於在中美洲隨心所欲的美國而言,這裏出現的情況正令其感到不安”。

在美國的粗暴干預下,中美洲國家經濟長期停滯、毒品黑幫橫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實際上,洪都拉斯與其他拉美各國因爲經濟上的掙扎,紛紛開始尋求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此外,在中美洲國家爲疫情所困時,奉行美國優先主義的拜登政府非但不伸出援手,更以防疫爲由粗暴驅趕移民,造成疫情進一步向拉美擴散。

反觀中國,積極向國際社會認可中國疫苗的國家提供疫苗,展現了一個大國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洪都拉斯5月時甚至曾請求薩爾瓦多分一些中國疫苗給自己。美國雖竭力遏制中國在拉美影響力的增長,但人心向背早已不言自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