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民碰到的個性化訴求,12345熱線與市公安局建立了快速交辦機制,每6小時提交待覈驗糾錯信息,服務那些被大數據“誤傷”的市民。

在位於亦莊的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700餘名話務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11月30日上午3個小時,現場熱線組接線員殷偉巍已經受理了26通電話,其中10通都跟疫情有關。

“比如有的諮詢進返京政策,有的詢問健康寶的問題,還有的反映公共場所疫情防控不到位等。”殷偉巍的面前有兩個顯示屏,市民來電接通後,他會迅速在右邊顯示屏裏調出熱線知識庫,並根據市民描述情況迅速在左邊電腦系統裏做記錄,同時爲市民解答。

有事就找12345是許多市民的第一反應,“接訴即辦”更是成爲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從10月19日北京出現此輪疫情首例確診病例,截至11月29日12時,深受首都市民信賴的12345熱線共受理疫情防控相關來電72萬餘件,其中依據知識庫相關口徑直接答覆61萬餘件,佔比85.03%,訴求派單近11萬件,佔比14.97%。

接訴數量提升的同時,如何保證接訴質量?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副主任馮穎義解釋,12345熱線掌握的疫情方面信息來源主要是三個渠道:一是疫情防控發佈會發佈內容;二是官方媒體發佈的政策信息和解讀;三是每日收集市民諮詢反映的缺失口徑,與市協調機制辦、市社區防控組等單位保持密切聯繫,會同相關單位對高頻問題制定“一問一答”口徑,力爭第一時間爲市民解疑釋惑,爲調整優化政策措施提供參考。

接線員每天依據的熱線知識庫也一直在“擴容”。馮穎義舉例,本輪疫情以來,12345熱線就錄入“環京通勤人員進返京查驗”等相關條目97條,更新條目25條。

與市公安局建立快速交辦機制

11月17日零時起北京調整了進(返)京管理措施,截至11月29日12時,12345熱線共受理疫情防控問題反映20餘萬件,佔同期電話受理總量的35.91%。

“鐵路、公路通勤人員判定標準是什麼?如何申請所需材料?”“健康寶彈窗提示如何恢復正常?”類似這樣的諮詢明顯多了起來。還有的市民直接“求助”:自己被大數據“誤傷”,被劃定爲限制進返京人員。

爲了及時響應訴求,熱線中心抽調業務骨幹組成工作專班,每天彙總市民反映情況和熱點問題,梳理分析市民諮詢反映的缺失口徑,查缺補漏後再尋求市經信局、市公安局等職能部門的支持。

在12345熱線話務受理大廳,記者還發現一個並不起眼的小牌子——“110值班人員”。疫情以來,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每天早上8點半至下午5點安排了兩位民警在熱線現場值守,對檢查站進出京等相關問題協助話務解答。

針對通勤人員的個性化問題,12345也建立了補充救濟渠道。

“由於目前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還無法精確到樓宇、街道以及縣,有的市民可能名下有多部手機,而大數據行程卡會根據身份證號下的手機號確定軌跡;健康寶換綁手機號有14天的窗口期;或者有的市民可能行經中高風險地區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市民自述被誤傷的原因。”馮穎義介紹,對於市民否認14日內有1例及以上病例所在縣或51個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旅居史,但健康寶彈窗、賦予黃碼,限制進京購票問題,熱線中心與市公安局建立了信息快速交辦機制,每6小時一次提交待覈驗糾錯信息,公安部門也會進一步比對信息,並及時向“誤傷”人羣反饋結果。

12345並非獲取信息唯一渠道

12345電話有多“火”?馮穎義舉例,本輪疫情以來熱線中心每天的呼叫量很大,最高的一天呼叫量超過45萬次。“這也是爲什麼有些市民反映電話存在佔線、不好打的原因。”

馮穎義也呼籲,疫情防控政策出臺後,市民可優先關注官方媒體的權威發佈,如果想獲取一些個性化問題的解答,除了12345電話渠道,可通過“北京12345”微信公衆號、微博、微信小程序等網絡訴求受理渠道反映,這些平臺也隨時處理、收集信息,建議市民多通過線上渠道瞭解或反映問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李庚達

責編:馬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