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第四极”

为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助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海关总署近日出台了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2条举措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将黑龙江省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的一条基本直线作为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条线东南侧的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西北侧的64%的国土居住着4%的人口。这不仅揭示了人口分布,也揭示了中国的经济格局。

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破解“胡焕庸线”。同时,成渝地区经济实力快速崛起,成为广袤西部一颗璀璨的新星。在这样的背景下,靠近“胡焕庸线”的成渝地区就被寄予厚望。

2020年,成渝地区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被画的第四个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得中国构建起东南西北四个增长极,形成了菱形结构的经济格局。成渝地区正式被确立为中国的“第四极”。

2021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在国家重大规划文件中与3个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群处于同一等级。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城际交通网络的畅通,作为承担西部经济崛起的成渝城市群落,《纲要》点明了它的重要性。

西部“双子星”

“我曾提出,重庆和成都就像美国加州的两座双子星,重庆更像洛杉矶,成都更像孕育硅谷的旧金山。”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表示,“西部两个人口和经济如此密集的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下面,必将爆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布。《纲要》提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在未来或能成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比肩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而且“一极一源”的定位也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实现崛起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引。

战略价值提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在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此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中央实施了多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包括设立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批复海南自贸区、自由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不过,这些战略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疑将对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实际上,经历了20年的西部大开发在进入第三个10年时,迫切需要一个核心增长极来带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西部大开发需要一个大的发展引擎,四川是西部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重庆是西部唯一直辖市,因此,这个引擎就是成渝地区,其在西部的地位无可替代。

世界经济论坛物联网与城市转型平台中国区负责人徐亚敏表示,“胡焕庸线”以东的地方集聚中国36%的土地和96%的人口,包括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切割“胡焕庸线”的菱形区域,人口近亿,且内部的连接性和外部的连接性都非常强,是“双循环”格局下重要的节点城市。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西部地区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以西,自然本底较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而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以东的成渝地区承载能力极强,2020年年底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接近9800万人,相当于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群人口总和。

林毅夫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居中,统领人口合计约9000万人的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四大西南西北城市群,就能够以不到西部十分之一的面积承载超过一半以上的西部人口,依托渝昆、成昆、成贵、渝贵、渝西、西成、兰渝、成兰、成西、川藏等动脉,可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可以看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的初衷以及首要功能侧重于其在西部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成渝地区的战略定位后来又被提高,国家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纲要》,与1月的表述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的定位没有变,但是新增加了“一极一源”,即“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一极一源”的定位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和作用不再局限于西部地区,而是被寄予希望崛起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丁任重表示,以前成渝地区并不好自称是全国一极或者全国第四极,但是现在可以这样定位,因为经济实力有了一定基础,又成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近20年来,成渝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常住人口规模、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2016年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显示,2014年,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9094万人,GDP为3.7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6.65%和5.49%。《纲要》显示,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常住人口9600万人,GDP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6.9%和6.3%。

“一个经济圈对全国的影响,经济规模、整体实力是一个基础,但是更多看中的是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陈耀也表示,从新一轮对外开放来看,成渝地区又是西向开放的桥头堡。现在在全国“两带四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成渝地区将被打造成中国第四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最初的侧重于带动西部发展提升到全国增长极,还在于其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战略价值。

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中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陈耀表示,2020年1月之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针对这一形势,中央提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那么,要推动新格局的构建,体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支撑。城市群和都市圈就是新格局落地的载体,是双循环得以畅通的关键节点。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个重大的目的,就是启动内需,发挥大规模市场的优势,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最大的潜力,因此,建设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陈耀表示。

成渝地区处于内陆纵深腹地的核心,在历史上就有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作用。林毅夫就认为,《纲要》在具体内容上既是对2011年出台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2016年出台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不断深化,在战略意义上更是新时代的“新三线建设”。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手笔,对于中国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增加国家政治经济的回旋空间、增强自信,有巨大的帮助。对于成都市和重庆市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通过国家决策部署、国家政策的赋能,推动区域发展的一个新的典范。

《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体系面临系统性调整。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为成渝地区新一轮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重大机遇。

加快提升城市能级

10月24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38.75亿元,同比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6.2%。而根据这一数据预估,成都今年GDP总量有望突破2万亿元。

“西部两个人口和经济如此密集的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下面,必将爆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汤继强表示。

近年来,成都的经济体量在显著增长。2014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刚刚突破万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九位。而2020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7万亿,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七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重点就在于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建设上。“目前来看,在2020年,川渝地区GDP总量约7.3万亿,占全国GDP比重约7.3%,严格说,这个占全国比例还不大,还没有到10%,距离建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定要加快经济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丁任重表示。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2020年10月1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

《纲要》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到2035年,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要求面向新发展阶段、着眼现代化,优化重庆主城和成都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带动双城经济圈发展。

汤继强认为,成渝地区虽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还有差距,但通过资源、要素、人才、交通、体制、机制的整合重组,成渝地区将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也可能成为第11个世界级的城市群,以成都都市圈一极、重庆都市圈一极,构成两个有中心、有外围的城市群,来拱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林毅夫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第四极的实际地位最终需要由经济实力而非政策文件来决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人口规模2020年是德国的1.2倍,但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德国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成渝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德国的五分之一。

他提出,德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看上去遥不可及,但事实上到2035年,如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能够比肩德国现在的水平,考虑到还可以吸收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流入,这一目标就不难实现,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之时就能够超过同期的德国。

据成都市有关部门统计,近五年成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至1.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保持在36%至38%左右,初步研判“十四五”时期成都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至8%左右,预计到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2.6万亿至2.8万亿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万至14.6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不仅如此,林毅夫还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过一到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之后,下一步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是引领大西南三省一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一体化发展。

林毅夫提出,如果到2035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引领带动下,大西南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能够达到现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即便人口规模保持不变,仅新增的经济体量就将超过10万亿元,其他条件不变就能对“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贡献十分之一的力量,这对2035年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中央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第四极的期望,成为名副其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今年5月2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此次会议讨论了川渝联合编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为川渝共同打造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制定了路线图。

西南财经大学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事实上承担着在西部地区形成新的“发动机”的作用。“增长极”突出做大经济总量,“动力源”则强调成为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聚集地。

围绕这“一极一源”的定位,成渝两地将联手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共建西部科学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其实,成渝地区已经在电子信息产业上表现出良好的基础条件。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重庆、四川、江苏和广东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排名全国前四,在手机产量上,重庆和四川也位列全国前四位。

不仅如此,成渝地区电子制造业还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目前,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每10部手机中,就有一个来自重庆;全球70%的iPad平板电脑和近20%的笔记本电脑产自成都。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目前达到全球规模的1/3。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成功破万亿,达10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30.7%,这个产业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从千亿产业到万亿产业,成都用了12年,不止是规模的增长,更是质量与效益的跃迁。

目前,成都已经初步建成涵盖元器件、模组、软件、系统整机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规模以上企业1400余户。按照规划,到2022年,成都将被打造成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在汽车产业方面,整体上来看,成渝地区共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家,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全国占比近12%,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2020年,两地电子信息(含软件)产业营收规模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

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邹嘉华认为,成渝地区手机电脑等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汽车制造、航空设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是两地的重点支柱产业,具备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条件。

不过,邹嘉华也表示,数据显示,成都重庆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6,要深度研究产业的分工协作方式,对内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区域内恶性竞争,对外打造成渝经济圈规模优势、比较因素,提升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也就是说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政府更加开放,共同把区域内产业做大,参与全国全球范围的竞争。

《纲要》也提出,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机制创新,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表示,电子信息和汽车这两大产业,川渝两地都有相当的基础,不过,放眼全国、全球,川渝两地这两大产业的短板也比较突出。一是规模集聚效应不充分、比沿海地区还有差距;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缺链;三是产业能级还有待提升;四是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还有待加强,在核心技术存在瓶颈。

因此,川渝两地的产业合作首先就是抓住两个有基础的产业,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基地。易小光表示,要提升有竞争力的领域,对一些弱项薄弱环节要增强,同时,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竞争,加强集聚、集群效应,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共建共享。

前述两个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渝两地汽车产业产量达到300万辆、产值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带动产业本地配套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其实,今年4月,重庆市经信委联合四川省经信厅、重庆市发改委、四川省发改委四部门共同印发了《川渝汽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方案》,提出强化两地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这一方案还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5年,将实现两地汽车产业每年推出20款以上新车型、新增一批整零对接项目;稳步推进成渝氢走廊建设,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初步建成成渝智慧高速公路,实现车联网示范和应用一体化发展。

共建科技创新中心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实施路径上,特别强调要求创新驱动,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纲要》提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创新合作,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基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2013年,国家出台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未来20年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提出到2030年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2016年发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又提出“初步建成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使其成为原始创新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源头,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基础平台。”

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针对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的城市或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是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重大技术研发和促进技术产业化的大型开放式研发基地。

目前,国家已经批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深圳四个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此次《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成渝地区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比如,成都聚集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65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处于全国城市第一方阵。不仅如此,成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500多万人,市场主体超30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超6100家,企业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不仅如此,成渝两地有三线建设形成的比较好的基础条件,科研院校比较集中,也是全国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军民融合特点突出。

丁任重表示,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时,两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以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依托,建立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金三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不断提高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纲要》提出,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战略性产品开发,在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引导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引领作用,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强化开放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支撑成渝全域高水平创新活动。

成都提出构建高效融合的“两区一城多点”空间布局;构建开放融通的“多层架构”创新布局,统筹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

打造中国新门户

11月8日,首列由成都开往波兰热平(Rzepin)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车。至此,成都中欧班列境外站点新增至67个,也是今年成都中欧班列开辟的第9个境外新站点。同时随着中老铁路即将通车,成都至万象的班列也在积极筹备中。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成渝地区的门户效应日渐凸显,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40%以上。今年1月到9月,中欧班列(成渝)合计开行3898列,开行量全国领先。

不仅如此,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渝地区正在加紧织密内部交通网络,形成同城化的发展局面,同时,又以加快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布。《纲要》将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为极来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同时以这4个极来建设面向全球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在这一规划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在国家重大规划文件中与3个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群处于同一等级,而且要同时一起建设最高规划目标,显示其战略地位的跃升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含十陵南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线路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692.73亿元。这是国家发改委今年至今批复的唯一一条高速铁路,而且是最高标准建设。

实际上,在国家发改委批复之前,建设成渝中线高铁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按照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

目前,成都和重庆之间有成渝高铁和成遂渝铁路两条线路。后者是一条既有线路上开行动车组,前者则是顺老成渝铁路走向建设的客运专线,贯穿的城市较多,因此线路略呈弧形。

另外,成渝中线高铁也以沿线城际客流为主。

不过,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称,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渝双核主轴,完善铁路网络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意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含十陵南站)。

成渝中线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规划建设,而沿江高铁通道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本项目重庆段、四川段分别由长江沿岸铁路公司重庆子公司和四川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及经营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彭其渊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成渝地区要形成一个整体,需要一条更加快捷的通道。对于成渝地区来说,铁路建设欠账很多,因此有必要建设更高标准的高铁。

事实上,除了成渝中线高铁,在成渝主轴之间还预留了时速600至800公里的超高速磁悬浮通道。

不仅如此,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11月还批复了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个成渝地区包括成达万、渝万、成渝中线、渝昆、西渝等5条高铁正在加快推进,有的正在做批复前的最后准备,有的即将开工建设,因此,近期将可能出现成渝地区高铁建设密集开工的现象。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

《规划》认为成渝之间互联互通仍有短板,规划城际铁路建设进展滞后。提出到2025年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一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一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因此,《规划》紧扣这“两中心两地”的发展定位,以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为重点,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还提出,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总体要求,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实现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衔接、管理协同。

在高速铁路方面,《规划》提出,推进建设重庆至昆明、重庆至万州、西宁至成都、成都至达州至万州等铁路;开工建设重庆至西安、重庆至宜昌、成渝中线等高速铁路;规划研究重庆至贵阳等高速铁路。

不仅在于干线铁路,双城经济圈内的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也在加快推进。彭其渊表示,要加快构建市郊快铁网路,通过高铁干线、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个网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

《规划》提出,推进建设川南城际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开工建设绵阳至遂宁至内江等城际铁路。规划研究成都外环等城际铁路;研究论证重庆至自贡至雅安城际铁路;推进重庆至合川、重庆至江津、璧山至铜梁等市域(郊)铁路建设;规划研究重庆都市圈环线及成都都市圈等市域(郊)铁路。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总体要求,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一方面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交通网络建设,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起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对外方面,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这次发布专门针对成渝地区的《规划》,是继去年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之后,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又一重点区域专项规划,显示了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位置。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与此同时,重庆新机场也在规划研究。两地近3亿级客运规模的世界级机场群正在加快推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这些年成渝地区航空运输量突飞猛进。以成都为例,最近10年来,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基本上保持每3年上一个千万台阶。到2019年逼近了6000万人次大关,稳居全国机场第四位。

疫情之后,成渝两地的机场排名逆势上升。2020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排名中分别列第2位和第4位,分别比上年排名上升了2位和5位。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是四川省政府与中国民航局于2019年联合发布的。该规划提出,预计到2025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190万吨;预计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

《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7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80万吨以上。到2035年,重庆将成为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重庆主城区都市圈机场体系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350万吨。

在2月24日公布的《纲要》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在国家重大规划文件中与3个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群处于同一等级,而且要同时一起建设最高规划目标,显示其战略地位的跃升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纲要》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3类,即极、组群、组团。按照三者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其中,极处于最高级,整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以此为基础展开。主轴为四极之间联系,将建设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6条交通主轴。走廊则是四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将建设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7条交通走廊。

《纲要》还提出要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明确为建设面向世界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在这些战略的加持下,成渝地区的门户效应已经显现。比如成都正在大力打造承东启西、内外联通的战略通道体系,扎实推进“48+14+30”,即通达全球区域经济中心的48条商务航线、通达国际航空枢纽的14条货机航线、通达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30条文旅航线。

不仅如此,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40%以上。今年1月到9月,中欧班列(成渝)合计开行3898列,开行量全国领先。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刘军伟认为,成都应加快做强促进经济圈内外资源要素流动的极核门户枢纽作用,持续放大陆港空港枢纽优势,深化与重庆枢纽平台共建和对外开放联动,共同提升经济圈极核城市资源要素配置力,不断提升极核经济组织运筹中心功能作用,培育若干以成都为中心的跨区域现代产业集群、总部型平台型企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增强组织运筹功能,引领提升经济圈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辐射力影响力,还应持续增强极核创新策源功能作用,提升创新策源、创新转化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