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聰:智行基金會創始人

大家好 ,今天我想說的故事是一個愛的循環,一個善的循環。

在90年代初,華中地區有很多貧窮的農民,因爲貧窮無知,所以去賣血,因爲不衛生的採血辦法,他們大批的感染了艾滋病。多年後很多感染者已經去世了,他們的孩子卻變成了因爲艾滋病致孤的兒童。這些孩子大部分,本身是沒有艾滋病的,但是受到了社會的歧視,也受到了貧窮、疾病等等的影響,這個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因爲他們的貧窮,導致他們沒有選擇地去做一些高危險的事情,結果因爲這些高危險的賣血的行爲,讓他們感染了艾滋病,結果導致更加的貧窮。在過去的十幾年,智行基金會在全國各地累計資助了兩萬個艾滋遺孤。這些孩子有很多考上了大學,這也是一個善的循環,因爲我們如果看第一年開始資助的學生,其中超過了60%考上了大學。

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但是教育不單單是考高考、考大學,教育本身包括了品德的培養,包括了感恩的心,包括了技能的培養,也包括了自我的心理發展,他們要內心強大起來,不再害怕艾滋病的陰影,才能真正地成長,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是一個善的循環。

十年前我們做艾滋遺孤的工作的過程中,我去過一些農村,發覺我們已經在資助的一些家庭,他們有更多的悲劇還在發生。有一些家庭,家裏發生了爆炸,後來我瞭解到很多家裏領了火藥回家做鞭炮,結果因爲不小心,又發生了爆炸,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甚至其他的家人,都在家裏被炸死了。其中一個家庭,我們認識的他的爸爸,就是當場被炸死的。我在反思,這個孩子他的父親,並不是因爲艾滋病而死亡的,也不是因爲爆炸而死的,最根源的問題,是農村的貧窮問題。

因爲農村的貧窮問題,讓他一次又一次地要做高危險的事情,賣血讓他感染了艾滋病,後來國家有免費的抗病毒藥物幫他們治療,解決了他們醫療的問題,但是沒有解決他們經濟的問題,他們繼續的貧窮,繼續要做其他高危險的事情來維持生活,所以領了火藥回家做鞭炮。這個反思也讓我覺得,這種惡性的循環,我們要用社會企業,要用更創新的形式去解決。

在智行資助的兩萬個孩子裏面,年紀大的很多考上了大學,累計有2510多名的大學生,其中包括在北大讀書的,他們有一個任務,要照顧我們羣體裏面年紀比他們小的孩子。每年暑假有幾百名我們資助的大學生,他們以艾滋孤兒的身份,回到自己家鄉的農村,跟家鄉的弟弟妹妹說:“你看我也是一個艾滋病家庭長大的,我是你的鄰居,我比你大幾歲,但是現在我已經讀大學了,你也可以好像我一樣,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你好好讀書不要放棄自己。”這番話由一個艾滋遺孤的大學生跟同村的弟弟妹妹說,比我們去說更有說服力,也因爲這樣的類似的心理發展的工作,不但讓那些弟弟妹妹真的看見自己的希望了,並且直接地提高了我們的孩子的升學率。這個也是一個善的循環,因爲這個社羣,已經形成了一個互助的機制。

艾滋病是不會通過日常的生活去傳染的,其實在過去有很多國家的人,對艾滋病都有同樣的恐懼,包括在美國,以前也有家長,因爲恐懼跟無知,得知學校裏有一些艾滋病感染的孩子,就把他們趕出學校。

在中國,過去很多例子,包括前兩年在廣西的孩子,有在四川的寬寬,現在有湖南的莎莎,等等,這些孩子都是我們接觸過的,也是很受到村民歧視的影響的。其實教育部也發出了明確的聲明,認爲艾滋病的孩子,是完全不需要隔離,完全可以在社區裏面,跟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學,他們有就讀就學的權利。

當然我們也能體諒,不是每一個孩子的才華,都是一定要通過考高考、考大學體現的。有很多孩子很有天分、很聰明,但是他們可能不一定興趣點在考試,在讀大學,我們也希望他們通過學習一個技能,有更好的發展。

所以我們也栽培了很多孩子,去做不同的技能培訓,其中包括學法式麪包的一個項目。我們在上海有一個法式麪包的學校,在過去的八年,培養了很多的麪包師傅,這些麪包師傅,通過培養之後,去了很多五星級的酒店繼續工作,也有出來創業的,有更好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在上海南京西路,開了一個麪包店,麪包店的名字叫Village 127,來紀念我們第一個學期,在第一個農村,資助了127個學生。這個麪包店直接面向的服務對象是老百姓、一般的市民大衆,他們一方面可以喫到很好的麪包,同時也可以通過購買這些麪包,給我們的孩子一個資助。未來公益事業的發展,除了傳統的,個人通過慈善機構捐錢給有需要的人的慈善模式之外,隨着社會的進步,國民的經濟條件有所改善,農村的環境有所改善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種新的公益的模式。通過社會企業,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受助人羣,轉化成爲我們一起共同發展的合作伙伴,如在我們獲得了好喫的麪包的同時,我們可以幫助一個人羣,同他們一起共同的發展。

除這個麪包學校以外,我們有另外一個社會企業。我們在農村僱傭了一批艾滋病的感染婦女,給她們一份工作的機會,去生產一些環保袋,然後把這些環保袋,銷售給中國累積超過一百家的酒店。酒店每天需要很多的洗衣服的袋子,裝拖鞋的袋子,裝報紙的袋子,這是每一個酒店剛需的東西。

一個酒店賺到錢,在它盈利之後,再捐錢做慈善公益,是一種慈善的手法,但是未來公益可以變成很生活化,變成常規化。很多企業本身有一些剛需的東西,可以通過公益化來體現。本來一個酒店,就要買環保袋的,就要買洗衣袋的,如果把這個生意,給了一個社會企業,社會企業的利潤,可以用來反饋資助更多的孤兒上學。生產成本的部分,也非常有意義,因爲我們的生產成本,可以資助更多的艾滋病感染婦女,讓她們有一份工作,有一份收入,更有尊嚴地獲得改善生活的機會。使用了環保袋,也可以減少使用塑膠袋,對環境也有幫助,這樣同時達成了經濟的效益,社會的效益,還有環保的效益。

我們有一些社會企業未來的發展是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社會不同的羣體一起達成的。我們把農村的受助人羣,不是以一個高高在上的施捨同情的方法去對待,而是用一個平等的,共同發展的合作伙伴的態度去對待,和他們一起共同的發展,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與其是一小撮人專業地去做慈善,未來的社會可能是一個人人公益的社會。要求每一個人,每天捐20塊錢給艾滋孤兒相對比較困難,但是要我們的人羣,每天買一杯咖啡、買一個麪包,但是在這個過程又可以幫助了艾滋孤兒,給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職業培訓的機會、跟小孩子讀書的機會,那這個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我們的麪包店裏面所有的麪包師傅,都是以前在我們麪包學校畢業的學生。去年我們在四年一次的法式麪包世界盃賽中,我們的畢業生獲得了中國法棍類別的第一名,然後代表中國,去參加亞太地區的麪包比賽,也獲得了全亞太地區的第一名,然後中國隊順利去了巴黎,參加四年一次的法式麪包的世界盃,在巴黎的賽場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我們的分數打敗了日本、美國、加拿大還有俄羅斯這些傳統的麪包大國,同時也印證了我們的一個觀點:無論我們的孩子起步點有多低,無論他們受到多少的歧視,受到多少貧窮、疾病等等的影響,只要社會給他一個機會,給他一個發展的機會,他們是可以通過我們的愛心、鼓勵、栽培,有很好的發展;每一個行業都可以出狀元,他們也可以成爲,中國的第一,世界的第一,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