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中國滑冰協會主席、曾在三個冬奧會週期(2010年的溫哥華冬奧會、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和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中,擔任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帶出了王濛、周洋、武大靖等奧運冠軍(在她作爲主教練期間,中國短道速滑隊一共取得了7枚奧運金牌)的李琰,在卸任了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三年後,又重執教鞭,擔任了中國速度滑冰隊的總教練。

在距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只剩下三個月的時候,李琰“跨項”(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雖然都是滑冰,但卻是兩個項目)來到速滑國家隊,擔任總教練,身上的擔子之重可想而知。

同時,也有很多人擔心,她是短道速滑的“教母”,如今“跨項”來帶速度滑冰隊,而且是三個月後,就要帶隊參加冬奧會的比賽,她行嗎?

行!

11月22日,是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盃挪威站的最後一個比賽日,22歲的中國小將寧忠巖在男子1500米決賽中,以1分45秒167的成績,奪得了冠軍,併成功坐上了世界盃該項目本賽季總成績第一的寶座。這不由讓人對他的北京冬奧會之旅,充滿遐想。

另外,在上一個比賽日,由王浩田、廉子文和寧忠巖組成的中國隊,還在男子短距離團體追逐賽中,獲得了冠軍。

李琰,1966年9月18日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2歲進入少體校接受滑冰訓練,兩年後,因成績突出,被選入了牡丹江市體工隊。1982年,她在全國短道速滑少年錦標賽上,獲得了第二名,成爲一顆冉冉升起的、被業內寄予了厚望的新星。

然而,1984年,她在一個比賽中,從彎道滑出時,巨大的離心力將她甩了出去,整個人撞在了賽場擋板上,造成左腿膝關節肌肉全部斷裂。這次事故差點就斷送了她的運動生涯。當時,醫生都說,她不可能再做運動員了。

但是一年以後,18歲的她卻又奇蹟般地重返了冰場。這中間,她喫了多少苦,可想而知。

1987年,李琰入選國家集訓隊(當時還沒有短道速滑國家隊)。同年,她參加了世界錦標賽,奪得了全能第十五名。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被列爲了表演項目,李琰獲得女子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銅牌,並創造了1000米和1500米兩項世界紀錄。

李琰後來回憶說:“不管是在去卡爾加里之前,還是到了那裏之後,我都沒有想過自己會拿金牌,甚至在拿了金牌之後,我還是有點不相信。記得當時,我在場上滑,滑着滑着,就聽到教練在喊:‘還有兩圈了!還有兩圈!加速,好,再加速……’我這才意識到,我還在第一位,甚至還突然冒出了,我怎麼還在第一位,怎麼還沒有人超過我的想法。但我馬上就排除了這些雜念,又把精力全都集中到了比賽上來。不管了,就一門心思地往前衝。我那時候,感覺我的胳膊、腿全都麻木了,連累的感覺都消失了,加頻率、加頻率、加頻率,我咬緊牙關,拼了命地往前衝,腦子裏就一個想法,快點,再快一點,進入最後一圈的鈴聲響了,我還在第一位!當我竭盡全力地衝過終點線時,我真的是連再蹬一次冰的力氣都沒有了。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如果再加50米的話,我肯定就拿不了這個冠軍了……”

李琰創造歷史後,卡爾加里冬奧會組委會臨時決定在事先已印刷完畢的該屆冬奧會系列宣傳畫中,再多加印一張以李琰爲主角的宣傳畫。這張新加的宣傳畫,一夜之間掛滿了卡爾加里大街小巷,上面赫然印有四個大字:神龍騰飛。

可惜,由於短道速滑當時還不是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所以,李琰未能將獲得中國首枚冬奧金牌(也是首枚冬奧獎牌)的榮譽,收錄在自己的名下。

又是一個奧運週期,1992年,已經26歲的李琰又參加了在阿爾貝維爾舉行的第十六屆冬奧會。雖然,此時的她已過了自己運動生涯的巔峯期(當時,我國在冬季項目上,對運動員的訓練手段還很落後,運動員要想取得好成績,就是兩條,一憑天賦,二靠苦練,超大運動量的訓練,以及練後缺乏科學的恢復,使運動員出現傷病的機率要比現在大得多。世界上很多優秀的短道運動員,26歲還正處在當打之年,而我們的運動員,到了這個歲數大多是一身傷病,運動成績已經開始下滑了),但還是拼得了一枚500米的銀牌,這也是中國短道速滑,乃至中國所有冬季項目,取得的第一枚奧運獎牌。

阿爾貝維爾冬奧會後,李琰又參加了1992年的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並獲得了500米、1000米兩枚金牌和全能銀牌。不久,她就宣佈了退役。

李琰退役後,先在中國短道速滑集訓隊,擔任了兩年的助理教練,並隨隊參加了1994年的利勒哈默爾冬奧會(在此之前,冬奧會都是和夏奧會同年舉行,從1994年開始,改爲錯兩年舉行,是以,利勒哈默爾冬奧會與阿爾貝維爾冬奧會只間隔了兩年)。

利勒哈默爾冬奧會後,李琰離開中國短道速滑隊(那時還叫做集訓隊)。進入了東北財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學習,四年後取得本科證書,然後到大連地稅局,做了一名副處級科員。

但這種平靜的生活卻不是李琰想要的。

好了,關於李琰的故事,咱們今天就講到這裏,明天繼續。

作者:木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