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祕書長張力,解讀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12月1日,新京報社黨委邀請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祕書長張力作專題輔導報告。

張力作專題輔導報告(攝影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報告結束後,張力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解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張力曾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導,國家督學,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江西等五省市政府諮詢專家、多所大學兼職教授。30多年來專職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經常參與黨和國家重大政策文件和規劃的調研起草工作。

教育事業發展: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就是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新京報:在建黨百年的關鍵歷史節點,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開啓的特殊歷史時刻,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你覺得此次全會有哪些重大意義?

張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面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深刻闡釋了黨百年奮鬥的歷史意義,系統概括了黨百年奮鬥的歷史經驗,明確強調了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夢想和使命擔當,是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獻、政治宣言、行動指南。

新京報:如何領會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艱辛探索實踐?

張力:回顧黨領導下的人民教育事業,深深融入革命、建設、改革全程,新時代開啓新徵程,一條紅線縱貫百年崢嶸歲月——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就是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烽火中,黨大力加強政治教育、普及文化教育,爲提高人民軍隊戰鬥力、動員組織工農大衆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國提供了有力支持。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符合國情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推動教育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教育普及水平穩居世界中上收入國家行列,爲從人民生活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基礎,14億多中國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教育事業新的使命擔當:

在開拓探索中開創新局、在創新創造中譜寫新篇

新京報: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教育作爲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有哪些新的使命擔當?

張力: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點上,根據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戰略規劃和總體部署,今後,將堅守爲黨育人、爲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逐步搭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着力推動教育系統多方位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形成社會共同參與教育治理的全新格局。新時代黨和人民教育事業必將在開拓探索中開創新局、在創新創造中譜寫新篇,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新京報:《決議》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明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你如何理解?

張力:《決議》第四部分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進行了重點概括和總結,上述表述主要聚焦在黨的教育方針範疇。黨的教育方針經歷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期探索,充分彰顯了黨關於教育事業的初心使命,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按照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要求,從培養目標、途徑、方式上推進教育理論、制度、實踐層面的與時俱進,成爲新時代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將黨的十九大關於“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長遠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率先落到實處

新京報:《決議》提出,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教育公平備受關注,對於城鄉教育發展你有哪些建議?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張力:進入新時代,黨中央高度重視以“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爲重點的民生建設,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擺在最前位置。其中,義務教育是人一生成長成才的基礎階段。

當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各地區呈現多措並舉態勢,省域內鞏固公辦校標準化建設和脫貧攻堅保障成果,縣域內強化公辦校零擇校(擇校到非營利民辦校)制度,破解學區房熱炒難題,實施城鄉公辦校校長教師剛性輪崗交流制度,有條件的地區推廣九年一貫對口招生、九年一貫制學校,將黨的十九大關於“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長遠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率先落到實處。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

要繼續運用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羣衆監督、輿論監督等多種途徑,把“雙減”的規定動作做準,讓自選動作出新

新京報:《決議》提出,規範校外培訓機構。“雙減”現在是教育部“一號工程”,如何讓制度建設和監督檢查並進,確保黨中央決策落地見效?

張力:《決議》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表述,是對近期一項重點工作的總結,爲落實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從2018年的國辦《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文件要求的“規範校外培訓機構”、2021年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所重申的“規範校外培訓”,再到2021年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可以說是一以貫之。

黨和國家的決策目的十分明確,重點在義務教育階段,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防止侵害羣衆利益行爲,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目前正在形成各部委各地區政策協調聯動格局,專項整治違法違規行爲初見成效,接下來還要繼續運用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羣衆監督、輿論監督等多種途徑,把“雙減”的規定動作做準,讓自選動作出新。

發展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是大勢所趨,需黨委、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界匯聚合力

新京報:《決議》提出,積極發展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如何有效推進不同階段教育差異化發展、分類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張力:《決議》關於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表述,概要體現了新時代黨中央的宏觀教育決策,我們可以結合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全會文件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來提高認識、加深領會。

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力資源開發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出發,優化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必須形成多樣化發展的格局。在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已經普及、高教毛入學率超過50%的形勢下,教育質量的衡量標準,已經不完全在學校系統,而需要精準對照和適應學校外部需求。

因此,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三類教育的統籌協調、深度融合、多方混搭的發展,正是大勢所趨。

今後,構建習近平總書記所期望的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邁向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需要黨委、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界匯聚合力。同時,有爲纔能有位,職業技術院校和高等學校還要積極參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增強服務“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