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預告之後,此前出現在中國華融戰略投資者名單中的中保融信基金真實身份浮出水面。工商註冊信息顯示,日前,18家保險機構聯合成立“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高達148億元,除了國壽、平安、泰康等頭部保險機構參與其中,還包括部分中小保險公司。

藍鯨保險注意到,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提升風險抵禦能力的同時,中國華融也在加速出售非主業,降低負債,優化業務佈局。目前,中國華融旗下華融金融租賃公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及華融證券等金融板塊的子公司均在推進股權轉讓工作,寄望通過公開轉讓方式引入符合監管要求、有實力、有協同、有市場影響力的投資者。

作者|李丹萍

中保融信基金成立,有望成中國華融第三大股東

此前,中國華融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擬通過非公開發行內資股股份及非公開發行H股股份引入戰略及財務投資者。

按照發行方案,中國華融擬發行內資股392.16億股,發行H股19.61億股,發行總規模411.77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20億元人民幣。內資股方面,中信集團認購不超過188.24億股、中保融信基金認購不超過145.10億股、中國信達認購不超過39.22億股、工銀投資認購不超過19.61億股。H股發行對象爲中國華融原有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認購不超過19.61億股。

如今,中保融信基金背後出資人身份正式揭曉。具體來看,18家出資人中有17家爲商業保險機構,中國人壽出資最高,達到29億元,持股比例將近20%。平安人壽、陽光人壽均出資20億元,太保壽險出資15億元。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大家人壽、新華保險、中郵保險均出資10億元,中信保誠人壽出資5億元,民生人壽出資3億元,人保壽險、人保財險、人保健康分別出資2.7億元、1億元、0.3億元,華泰人壽、華泰財險、華泰資產分別出資0.5億元、0.3億元、0.2億元。

剩餘的1家機構爲中保投資公司,出資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保投資是由銀保監會直接領導的保險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性投資平臺,旨在集中行業長期穩定資金,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中市場化需求,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保投資股東單位有46家,包括27家保險公司和15家保險資管公司。

中保融信基金經營範圍包括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據悉,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賈飆來自中保投資,爲中保投資黨委副書記、總裁,曾任原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因此,業內人士普遍將保險機構“組團”攜資金馳援中國華融,視爲行業高度的舉動。

據悉,中保融信基金將斥資148億元認購中國華融,交易完成後持股18.08%,持股數量僅次於財政部、中信集團,爲中國華融第三大股東,有權向中國華融提名董事。

一位金融研究人士在接受藍鯨保險採訪時表示,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中國華融可及時補充資本,改善資本監管指標,提升風險抵禦能力,在公司治理方面,亦可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中國華融稱,引戰增資是公司風險處置、持續經營和改革發展取得的標誌性成果。增資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結合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制訂資本規劃,根據未來業務開展需要合理測算資本充足指標變化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擇機發行資本工具,確保資本充足指標持續滿足監管要求。

對於備受關注的復牌事項,中國華融也對外表示,公司一直和相關監管機構保持溝通,將適時向香港聯交所提交復牌申請並及時公告

輕裝上陣,中國華融加速推進機構“瘦身”

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提升風險抵禦能力的同時,中國華融也在加速出售非主業,降低負債,以實現輕裝上陣,穩固AMC行業地位,強化持續經營能力。

在“迴歸本源、聚焦主業”的監管指導下,中國華融正加速推進機構“瘦身”,目前陸續啓動了華融金融租賃公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及華融證券等子公司股權的轉讓工作。

中國華融表示,出售金融子公司股權,對公司主業經營無影響,但有利於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在優化不良資產主業資源配置、鞏固公司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地位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實施相關股權轉讓過程中,將通過公開轉讓方式引入符合監管要求、有實力、有協同、有市場影響力的投資者,進一步促進金融子公司未來實現更好地發展。

“基於迴歸主業主責的監管導向,華融旗下非主業、無優勢、無業務協同的相關子公司勢必會優化整合,轉讓金融子公司股權是正常行爲,金融牌照待尋得合適的受讓方會被陸續出售”,上述金融研究人士評價,華融正在用實際行動迴歸主業,穩步推進機構瘦身,優化業務佈局。總的來看,“大病初癒”的中國華融將立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加快不良資產主業轉型,深耕“大不良”。

此前,我國四大AMC機構(華融、長城、東方、信達)除從事不良資產業務外,同時開展多元化的業務,包括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信託、融資租賃、公募基金等多種業務,幾乎實現了金融業全牌照發展。而後,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經濟結構轉型深入推進等影響,不良資產規模面臨上升風險,監管部門出臺政策引導AMC機構聚焦不良資產主業。

藍鯨保險關注到,在監管部門“迴歸本源、聚焦主業”的指導下,近來年,各家AMC均展開了剝離非主業的行動。譬如,針對保險領域,中國信達完成了對信達財險、幸福人壽股權的轉讓,前者已改名爲國任財險,後者股權由誠泰保險與東莞交投集團受讓,中國長城及其子公司也掛牌轉讓長生人壽70%股權。

近期,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不良資產管理行業觀察》報告指出,隨着監管趨嚴,地方AMC行業逐步迴歸主業,市場亂象得到糾正,行業風險有效控制。宏觀經濟下行及金融“去槓桿”等因素疊加,不良資產供給充足,行業發展大有可爲,但市場格局的逐步多元也加劇了行業競爭,需要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加強自身專業能力,整體行業風險展望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