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2021年會暨第14屆金麒麟論壇於12月2日在線上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出席並演講。

房愛卿在演講中表示,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使數字經濟的質量逐步提高,發展越來越快,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房愛卿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最初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9.2萬億元,佔GDP比重爲38.6%。從產業看,我國數字經濟最早是從服務業發展起來的,以電商爲代表的消費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帶動網絡支付、快遞物流、網絡服務等產業配套發展,使我國電子商務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服務業數字化比重爲40.7%。消費互聯網的發展也推動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製造業數字化比重爲21.0%、農業爲8.9%。

在他看來,隨着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的潛力越來越大,將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因爲數字經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數字經濟正成爲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經濟能改變企業組織形態。成千上萬的中小微企業,進入平臺經濟後,打破了原有組織邊界,由小變大,形成了新的規模效益,並改造重構了產業鏈、供應鏈。也改變服務雙方必須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進行交易的侷限,使原來不可以遠距離交易的可以網上交易了,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體育、在線音樂等服務發展很快。數字經濟能促進技術加快創新。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後,會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下的技術涵蓋了多種技術融合的技術羣落。它不僅是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還包括數字技術與航空航天、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相互融合,會不斷產生新興的技術。它具有開放開源、跨界融合等新的特徵。

我國數字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還大而不強,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對此,房愛卿建議:

推進數字基建健康發展。圍繞建立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數字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力度,加強引導,合理佈局,減少無效投資和重複建設,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有序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大力推進制定政府部門公共數據服務清單,並提供一站式綜合公共數據服務窗口。要加快推動企業間數據共享。在保證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基礎上,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按照分類分級、規範確權、科學評估、統一登記、協商競價,集中清算、靈活交付的數據交易規則和管理體系,加快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上海數據交易所已經運行,開了個好頭,應及時總結經驗,逐步完善,穩步推廣。

超前研究重點數字科技。數字科技發展很快,應堅持數字科技自立自強,發揮舉國體制優勢,超前研究重點數字科技,精心組織,攻克“卡脖子”技術,大力提高算力和算法能力,聚焦5G/6G、高端芯片、高端工業軟件等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開展強鏈補鏈行動,使我國的人工智能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提高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

以下爲發言實錄:

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爲構建新發展格局增添動力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使數字經濟的質量逐步提高,發展越來越快,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數字經濟創新速度越來越快,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最初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9.2萬億元,佔GDP比重爲38.6%。從產業看,我國數字經濟最早是從服務業發展起來的,以電商爲代表的消費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帶動網絡支付、快遞物流、網絡服務等產業配套發展,使我國電子商務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服務業數字化比重爲40.7%。消費互聯網的發展也推動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製造業數字化比重爲21.0%、農業爲8.9%。

從區域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數字經濟發展很快,帶動了其他地區的發展。目前超過1萬億元的地區有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12個省市,北京上海數字經濟佔比已超過50%,貴州依託地緣優勢,大力發展數據中心,數字經濟增速超過20%。

隨着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的潛力越來越大,將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因爲數字經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特別是平臺經濟把若干供給方和若干需求方納入同一個系統,變成了多對多的選擇,產生了海量的大數據,可以藉助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進行優化決策,在這種條件下,買賣雙方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對方,不僅能擴大消費,還能引導生產。更重要的是數字經濟正在成爲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經濟能改變企業組織形態。成千上萬的中小微企業,進入平臺經濟後,打破了原有組織邊界,由小變大,形成了新的規模效益,並改造重構了產業鏈、供應鏈。也改變服務雙方必須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進行交易的侷限,使原來不可以遠距離交易的可以網上交易了,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體育、在線音樂等服務發展很快。數字經濟能促進技術加快創新。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後,會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下的技術涵蓋了多種技術融合的技術羣落。它不僅是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還包括數字技術與航空航天、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相互融合,會不斷產生新興的技術。它具有開放開源、跨界融合等新的特徵。

我國數字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還大而不強,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建議推進數字基建健康發展。圍繞建立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數字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力度,加強引導,合理佈局,減少無效投資和重複建設,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建議有序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大力推進制定政府部門公共數據服務清單,並提供一站式綜合公共數據服務窗口。要加快推動企業間數據共享。在保證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基礎上,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按照分類分級、規範確權、科學評估、統一登記、協商競價,集中清算、靈活交付的數據交易規則和管理體系,加快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上海數據交易所已經運行,開了個好頭,應及時總結經驗,逐步完善,穩步推廣。

建議超前研究重點數字科技。數字科技發展很快,應堅持數字科技自立自強,發揮舉國體制優勢,超前研究重點數字科技,精心組織,攻克“卡脖子”技術,大力提高算力和算法能力,聚焦5G/6G、高端芯片、高端工業軟件等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開展強鏈補鏈行動,使我國的人工智能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提高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

二、數字經濟跨境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成爲對外開放

的新領域。

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69萬億,增長31.1%,國際快遞18.4億件,同比增長27.78%,海外倉數量近2000家,同比增長80%,面積12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0%,跨境電商5年增長近10倍。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容至105個,推動11個自貿協定設立電子商務章節,“絲路電商”夥伴國增加至22個。

在逆全球化和疫情肆虐反覆的情況下,通過跨境電商這種“點對點”的形式,是擴大開放的新領域,也是新亮點,潛力巨大。跨境電商減少了流通環節,過去一般貿易環節比較多,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跨境電商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流通費用,消費者得到了實惠;跨境電商促進了產品升級,通過跨境電商的形式,使生產者能更早的瞭解消費者需求,不斷的改進商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也推動了商品結構的優化,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跨境電商減少了疫情傳播,新冠疫情反覆肆虐,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國際往來會受到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無接觸跨境電商普遍受到歡迎,在家裏就可以買到所需要的商品。

尤其在自貿區內,比如RCEP明年1月1日在10國開始生效,在這個區域內發展跨境電商的潛力就更大。政策的激勵潛力,在RCEP框架下,貨物貿易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數量將達到90%,這將會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將對RCEP成員國之間的跨境電商發展產生激勵作用。制度的協同潛力。RCEP電子商務章節的相關內容表明,RCEP生效後,將會在RCEP區域內逐步建立起協同的制度和政策,實現標準互認,這爲RCEP成員國之間的跨境電商發展奠定製度基礎。通關的效率潛力。在RCEP協議中,通過無紙化貿易與電子認證、電子簽名通關將提高通關效率,RCEP採取預裁定、抵達前處理、信息技術運用等手段將促進海關程序高效管理,簡化通關流程,也將提高清關效率。

建議增強海外倉的功能。重點推進跨境電商物流企業海外佈局,加快建設功能齊全的海外倉,目前很多海外倉僅提供倉儲功能,跨境電商物流還做不到“一單到底”。應加強與當地物流企業合作,打通境外“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提升境外配送效率。

建議擴大跨境電商的渠道。總體看跨境電商銷售渠道較爲單一,應鼓勵我國企業建設覆蓋全球的跨境電商平臺,增強服務功能,提高輻射能力。鼓勵企業建設獨立站,嘗試開展直播業務等多種渠道,構建本土化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

建議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積極參加數字經濟國際組織,參與國際數字經濟規則制定,爲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我國已正式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多國專家認爲,這一決定富有遠見,彰顯了中方參與制定全球經濟規則的開放姿態。

三、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成爲公平競爭的新高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制定出臺《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先後兩次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公佈了《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制定發佈《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國家成立了反壟斷局,去年以來,有關部門加強對一些平臺數字經濟領域的監管執法,查處了強制實行“二選一”,強制性扼殺式收購等違法違規行爲,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平臺企業進行了全面整改。數字經濟正在向規範有序、持續健康的新發展階段轉變。

規範發展是爲了更好的、更健康的、更可持續發展,一個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公平競爭,有了這一環境能促進大型互聯網平臺迴歸科技創新、商業創新的正軌,走“科技向善”、“科技向上”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能爲廣大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好地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培育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因此應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

從全球範圍看,隨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都在強化對數字經濟的立法和執法,促進公平競爭。歐盟出臺《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對三起涉及谷歌的壟斷案件作出處罰,累計罰款82.5億歐元。2021年6月,美國衆議院通過《終止平臺壟斷法案》等六項反壟斷法案,美國衆議院調查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等四大科技公司後,發佈了《數字市場競爭調查報告》。

下一步應繼續在數字經濟領域加快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公平競爭監管制度,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建議儘快完善法規體系。研究制定《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規的實施細則,使其具有更強的操作性。研究制定數據要素市場相關制度,做到既保證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又促進數據流動。在統籌安全與發展前提下,探索數據跨境流動的監管經驗,增進國際共識,共同推動形成切實可行的數字經濟國際規則。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