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能源保供成效初顯,央企加速佈局清潔能源

11月以來,中國華能、浙能集團、晉控電力、陝煤集團等企業也發行了能源保供專項用途債,募集資金用於煤炭採購、外運等。

深冬漸近,寒潮多次來襲,我國北方地區步入冬季用煤高峯期,能源保供任務艱鉅。

近段時間,隨着加速釋放煤礦優質產能、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等一系列舉措落地,能源保供成效初顯。11月份以來,煤炭供應水平進一步提升,電廠和港口煤炭庫存快速增加,全國統調電廠日均供煤達到81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30%。

價格方面,據商務部監測,上週(11月22日至11月28日)全國煤炭價格繼續下降,其中二號無煙塊煤、動力煤、煉焦煤價格分別爲每噸1473元、1060元和1383元,分別下降2.5%、1.1%和0.9%。

能源保供多措並舉

氣象部門預計,受“拉尼娜”現象影響,冬季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的概率較高,能源保供壓力依然存在。

面對用煤高峯期的來臨,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發改委將進一步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核增產能煤礦按照核增後的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加強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進一步提升履約水平;加強運輸協調,確保煤炭運到需要的地方,確保廣大羣衆溫暖過冬。

今年9月以來,爲緩解煤炭緊缺和價格上漲,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推出一系列保供增產穩價政策,包括推動發電供熱企業直供長協煤全覆蓋,加快晉陝蒙地區優質產能釋放等,同時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

重點能源企業也大力推進增產增供,加速釋放煤礦優質產能。國家能源集團是我國最大的能源央企,煤炭產銷量約佔到全國的17%。在前期生產能力已經滿負荷的情況下,四季度又增簽了1775萬噸的保供任務。12月1日,國家能源集團年度累計發電10023億千瓦時,突破萬億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煤炭能源保供多措並舉之下,資產證券化產品(ABS)、專項債券等金融服務開始成爲保障煤企順利解決燃“煤”之急的“重要工具”。11月29日“國家能源集團—工銀瑞投—能源保供1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首期規模50億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2.85%,爲同期可比央企ABS發行規模最大且利率最低,也是全國首單能源保供資產證券化產品(ABS)。

11月以來,中國華能、浙能集團、晉控電力、陝煤集團等企業也發行了能源保供專項用途債,募集資金用於煤炭採購、外運等。多家銀行加大對能源保供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截至10月末,國開行設立能源保供專項貸款,已向148個項目授信承諾專項貸款677億元,實現發放215億元。

提高清潔能源供給能力

當前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仍以煤爲主。從長遠來看,提高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加快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補的現代能源供給體系,不僅增強能源保供的底氣,也是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必由之路。

能源央企加快佈局清潔能源。前不久,國家電投“暖核一號”在山東海陽市投運,核能供暖範圍覆蓋海陽全城區,惠及20萬居民,海陽也成爲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近期還有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在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等地集中開工,裝機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投產後將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綠色電力支撐。

11月30日,國家電投集團粵東粵西海上風電首期全容量併網集中投產儀式在廣東舉行。其中,廣東揭陽神泉一315兆瓦海上風電項目的全容量併網,標誌着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佔比突破60%。過去五年,國家電投清潔能源發電量累計達1200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標煤消耗約3.8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5億噸,年均減排效應相當於再造1個大興安嶺。

11月29日,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如東H6(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併網投產。三峽如東項目將於年內實現整體併網目標。屆時,年上網電量將達24億千瓦時,可滿足100萬個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電需求。同時可節約標準煤約7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3萬噸。

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超10億千瓦,達到10.02億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43.5%。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85億千瓦、2.99億千瓦、2.82億千瓦和3534萬千瓦,均穩居世界第一。

隨着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我國將逐步擺脫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據研究機構測算,到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將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爲主體、安全可持續的能源供應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