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臺意見 促進跨境電商發展

作者/王海

過去幾年,依靠全品類或者運營驅動,一批以鋪貨模式生存的跨境電商賣家賺取很多利潤,然而,這樣的利潤空間正在被壓縮。

“核心的問題是供給,鋪貨賣家是沒有供給能力的。”12月2日,速賣通全國渠道總經理王德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爲了幫助缺乏電商運營經驗的產業帶商家,速賣通在義烏、深圳、杭州相繼設立商家運營服務中心。

今年5月,速賣通發佈“G100出海計劃”,旨在幫助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發揮供應鏈優勢,抓住全球貿易格局變化和跨境電商發展的重大機遇,在海外市場建立品牌心智,拓展新市場新用戶。

“全球疫情的背景之下,中國供應鏈優勢進一步凸顯。速賣通平臺在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巴西等國的訂單量和用戶數達到了三位數以上的增長。”王德民認爲,產業帶商家要想獲取產品溢價,需要通過語言、物流、結匯、爆品孵化、全店動銷等難關。平臺只有從商家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才能幫助商家完成供應鏈升級。

對於與亞馬遜的區別,王德民認爲,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市場定位,速賣通主要做歐洲市場,亞馬遜主要做北美市場;在運營模式上,速賣通是一個平臺,亞馬遜是一個類自營的模式,模式無所謂好壞,不同的商家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

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逐漸趨於常態化的當下,中國跨境電商已經從“流量爲王”轉向“供給爲王”,以用戶和品牌爲核心的價值驅動型商家開始走向臺前,喜臨門就是其中一位。

“做品牌最終的根基還是要落在產品和品質上面,營銷做的再好,產品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品牌還是無法落地的。”喜臨門跨境電商運營負責人黃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傳統外貿企業擁有很多海外客戶,如果轉型去做品牌,在產品研發和差異化方面有很多借鑑。

相比國內電商,跨境電商企業面對的國家多、語言多、平臺多、物流多,需要不同團隊來滿足不同平臺、不同國家的差異化需求,還需要和不同區域的物流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做好協同。

“在售後環節,國內商家一般通過機器人解答消費者問題,或者消費者直接退貨;海外消費者對於產品指導使用說明的問題很多,我們在跨境平臺做客服會採用郵件溝通,很多商家對於海外市場會作出一些針對性的售後服務,比國內強很多。”黃微表示。在與消費者互動方面,國內大多通過微信、小紅書等平臺,國外主要通過Facebook;在用戶互動的及時響應方面,國內能做到24小時在線,國外在規定時間內回覆客戶即可。

談及營銷策略的差異,黃微表示,在國內市場,商家一般會通過打廣告吸引消費者購買、復購;在國外市場,公司推銷的行爲很少,更多的是通過產品的口碑相傳,消費者主要是因爲產品本身的特點來選擇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