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新進展:小米成立第二家汽車公司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汽車業下一條“鯰魚”是小米

儘管至少還要再等兩年才能見到小米汽車的“廬山真面目”,但不妨礙任何一丁點有關小米造車的消息就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小米這種自帶流量的現象固然是其互聯網基因使然,也折射出汽車業正處於一個大發展、大超速、大融合時代,未來汽車的想象空間容得下無限可能。

最近一個關於小米造車的消息就是小米汽車將在北京亦莊建設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並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也就是說,小米汽車的大本營落定在了北京亦莊,而且是自建工廠。此前自小米在今年3月宣佈下場造車後傳出的關於代工還是收購、關於落戶何地的種種緋聞終於煙消雲散,小米造車有了實質性進展。

若深研小米在闡釋造車原因時一直強調的“不得不”,不難發現汽車業正在“去汽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小米掌門人雷軍看來,智能電動汽車已經從“機械產業”轉變爲“信息產業”,“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小米不得不爭”。相關機構的研報也顯示,整車電子件BOM(物料清單)佔比已經超過50%,未來比例會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在汽車的研發成本中2/3與電子相關,“電動汽車越來越成爲消費電子”。正是如此顛覆又融合的發展趨勢吸引了大量小米們蜂擁而至,在被譽爲“現代工業皇冠上明珠”的汽車製造領域終於有了與傳統車企“巨無霸”一爭高下的時機。

回顧小米汽車這多半年來的超速“長大”過程,小米其實更像一個買手、選品人:一方面“招兵買馬”組建團隊自研自動駕駛,另一方面通過投資加快在產業鏈的佈局,包括在新能源鋰電池、汽車電子、汽車服務,甚至是在汽車金融領域。而小米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切入汽車產業鏈,正是依託中國汽車業近年來的蓬勃發展,已建立起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在動力電池、自動駕駛、5G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曾經被傳統車企嗤之以鼻的“互聯網造車”如今不僅不是“笑話”,而且成了汽車業一支不可忽視的“新勢力”。而曾經以輕資產爲特徵的互聯網企業也越來越“實”,日漸成爲重資產的實體企業。小米最終選擇自建工廠而非代工或是收購現成的工廠就是一例。與手機行業的代工不同,汽車產業具有複雜的生產技術和上下游供應鏈,各個環節風險巨大,對品控的把握要求也極高,更爲重要的是,在新技術快速迭代的當下,傳統汽車製造工廠還有可能出現製造工藝跟不上新技術開發速度的錯位現象。這也是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早期爲了造車資質選擇代工、最終還是迴歸自建工廠之路的原因。據透露,小米智能工廠的生產線,很大一部分的技術和設備是小米自研或小米投資的企業一起搭建的,從機器人、傳感器、測試儀器到傳動線和整個運營軟件,很多都是由小米團隊深度參與。

不僅如此,在銷售環節,小米等互聯網科技企業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自建渠道。事實上,小米早在6年前就開始建設線下渠道小米之家,用雷軍的話說就是“要用電商的方法幹零售”“用線上的技術去變革線下”,如今上萬個小米之家在城市的覆蓋率達到97%,在縣城的覆蓋率達到81%,在鄉鎮的覆蓋率也達到4%。據透露,小米汽車將在現有渠道里篩選門店,不需要二次建設,由此也比其他車企節約了更多時間成本。

不可否認,對於造車而言,除了資金以外,時間就是最大的成本。汽車業的發展越來越快,技術迭代快、車型更新快,不僅新勢力進入速度越來越快,傳統車企也在快速轉身。對於小米汽車來說,2024年才實現量產似乎還不夠快,面臨的市場競爭將非常殘酷,而競爭對手有意無意都將量產車時間表定在了2024年之前:幾乎與小米同一時間宣佈造車的百度,其在製造環節與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車首款量產車將於2023年上市;“不造車”的華爲,帶有HI顯著標識的極狐阿爾法S量產版已經在不久前落幕的廣州車展亮相;甚至OPPO也傳出將在印度推出電動汽車的消息,預計量產的時間點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

不過,似乎“慢半拍”的小米仍有自己的撒手鐧——極致性價比。正如雷軍所言,“小米模式”就是將相對高端先進、價格低廉的硬件產品推向市場,讓用戶感受到性價比的誘惑。同時,通過軟件和服務提升體驗,超越客戶心理預期。正是這個模式讓小米在手機、家電等領域“後來居上”。據業界分析,在汽車領域,小米的品牌、線下店鋪、供應鏈、工程師等資源具有一定的複用性,可以節省建品牌、線下零售網絡店鋪、供應鏈的時間和成本,這是小米相對於其他跨界造車者的優勢,而相對於正在奮力開拓生態的傳統車企,汽車業正急於融合的AI、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強項,小米的生態已經基本成型,汽車只是納入生態的一個部分。

正如業界共識,創業11年來,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再到智能辦公,小米像一條“鯰魚”一樣,每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都會攪動和激活整個行業。因此無論小米模式能否在汽車這個更爲複雜的領域複製成功,都不妨礙小米被汽車業視爲一條“鯰魚”。值得注意的是,當汽車業上一條“鯰魚”特斯拉正在爲一款售價50美元皮卡造型的哨子叫板蘋果19美元的天價擦屏布,中國的小米們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啓了“成本碾壓機”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