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臺後之“我”的白描與港娛巔峯的側寫

  江志強監製、梁樂民導演的傳記電影《梅豔芳》近期熱映,不同於此前相同題材的影視作品,這部電影刪繁就簡,不細寫星光閃耀的臺前風光,而着墨於臺後的梅豔芳,穿越幕簾,走入臺後獨屬於她自己的個人空間。

  星光璀璨的旁觀者

  影片運用了大量當年的影像資料,作用之一在於懷念,作用之二則是旁觀。臺後卸下妝容的梅豔芳,何嘗不是一個旁觀者。既是親歷者,又是旁觀者,這個雙重身份深化了梅豔芳的落寞。而有一個角色從臺前到臺後都一直陪伴着梅豔芳,便是Eddie。

  服裝設計師劉培基Eddie,其原型是梅豔芳遺產分配中唯一沒有血緣關係的繼承人,這層關係決定着影片選擇劉培基這個人物的原因。在劉培基的自傳中,也提到臺後的梅豔芳處於一種孤獨的狀態。臺前是“百變天后”Anita,一呼百應的傳奇,臺後卻只是一個叫梅豔芳的尋常人,孑然一身踽踽獨行。極具個性的服裝成爲梅豔芳從臺後走向臺前的重要條件,而服裝的設計者劉培基,似乎就是舞臺幕布的啓簾人,裝扮好臺後的梅豔芳,將天后送到臺前。

  Eddie與梅豔芳相見的第一場戲,看似是爲藝人做形象包裝,但他問的卻是梅豔芳的情感經歷,這個觸及心靈的情感話題,使得Eddie這個人物從一開場就屬於臺後,始終是一個幕後的支持者,爲刻畫臺後之“我”的心靈與情感而存在。他設計服裝是爲了將梅豔芳送到臺前,但服裝本身是梅豔芳本人個性的詮釋,個性張揚的服裝是臺後之“我”的外化,這些設計靈感來自劉培基對梅豔芳的瞭解,服裝就像連接臺前與臺後的媒介,劉培基本人則站在臺後,以幕後人的視角觀照梅豔芳的心靈。

  影片並沒有把Eddie刻畫爲Anita從選秀新星到一代天后的見證者,而是一個傾聽者。透過Eddie的視角,影片呈現出梅豔芳與Yuki分手後的失落,避走泰國的迷茫與思索,以及身穿婚紗的那個柔軟而感性的梅豔芳。孤獨而落寞,遊離於聚光燈之外的臺後之“我”,便是影片主要刻畫的形象。從節奏上來說,情節與動作並不緊促,像敘事散文,不急不忙地勾勒出臺後的梅豔芳。

  所謂白描,便是將極爲重要的“一夜成名”用兩三個場景一筆帶過。何等風光的出道時刻,影片卻不營造興奮與激情,在“吹呀吹,讓這風吹”的歌聲裏,場景泛了黃,如同翻開舊相冊,用陳舊的影像帶着觀衆一同緬懷往昔。至於成名後梅豔芳羣星環繞的人際關係,更是索性留白。當她處於臺後,臺前的熱鬧便成了紛擾,並非是人際關係的困擾,而是因爲分別——與戀人別、與親人別、與友人別,都只能靠她自己一人撐過,無人能以身代之。做好飯等待戀人回家的梅豔芳、安慰身患重病的姐姐的梅豔芳、在泰國避世思索的梅豔芳,都是沒有聚光燈、沒有吶喊、沒有伴奏的梅豔芳。

  一代天后的剪影

  Anita畢竟是一代天后,她的心或許柔軟但絕不脆弱,在追求演藝事業的路上更是倔強,梅姑的傳記再簡略也不能少了對演藝事業的刻畫。對於臺後的事業發展,影片選擇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貫穿全片的是華星唱片的總經理蘇先生,他是梅豔芳出道時的引路人。

  “慢歌唱的是唏噓……快歌唱的是反叛”這段提點簡短而有力。蘇先生在梅豔芳的成長之路上扮演着師傅的形象,牽引着Anita前行。在梅豔芳的每一段戀情中,Eddie耐心傾聽,蘇先生則適時警醒。作爲一代天后,梅豔芳對情感的追求和對事業的珍惜,時常拉扯着她,蘇先生的每一次提醒,都在強化梅豔芳作爲天后的萬般無奈。在佈置演唱會時,蘇先生和梅豔芳一同坐在體育館的觀衆席上,蘇先生說完警醒的話就退場,偌大的場地,滿畫面的空座椅,只餘梅豔芳一人。在臺後,無數個空空如也的座椅便這樣如枷鎖一般困住梅豔芳,和對她寄託了許多期許的衆人相比,個人的情感如她在畫面中的比例一樣,渺小而不得伸展。

  刻苦、努力、勤奮……這些人人都可以用的詞彙不足以形容臺後的梅豔芳,影片將對事業發展的描述落筆於“爲難”。情感與事業、感性與理性之間,天后的個人空間除了落寞與孤獨,還有無盡的爲難。想要在爲難中找到一條出路,便少不了取捨。

  當梅豔芳穿着婚紗站在舞臺上唱《夕陽之歌》,觀者已然能夠知曉梅豔芳在那些年月裏的取捨。至於是主動還是被動取捨,都不重要,境遇使然。作爲天后,有些東西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有些東西也會更容易失去。無論是Yuki還是阿Ben,作爲天后的Anita沒有與他們走到最後,但作爲梅豔芳,依然與他們度過了一段值得懷念的時光,儘管時間如夕陽般短暫。

  香江之畔矗立着一座名爲“香港的女兒”的雕像,香港人對梅豔芳的喜愛與追思不言而喻。影片中,香港成爲了梅豔芳成長的大背景,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則是她發展的小背景。

  港娛巔峯的側寫

  要講述梅豔芳,就繞不開香港娛樂圈,梅姑輝煌的一生與港娛的黃金時代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選秀是港娛黃金時代極具話題的成名方式,與梅豔芳同時代甚至更早,無數風華絕代的女藝人在“香港小姐”中脫穎而出。梅豔芳在“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奪得冠軍成名,可謂是香港娛樂圈的代表。

  梅豔芳的輝煌也是香港演藝的黃金時代。80年代有“三王一後”,90年代有“四大天王”,演藝界的創作人才和表演人才不斷湧現,舞臺熱鬧非凡。紅遍東亞和東南亞的勁歌金曲、影響了好萊塢的武俠類型片、至今仍勾起大陸粉絲回憶的衆多明星,共同鑄造了香港娛樂圈的高峯。香港影人紛紛北上,此時回憶梅豔芳這位“香港的女兒”,何嘗不是對香港黃金時代的追憶?

  複雜的政治環境和歷史背景賦予香港難以釐清的城市環境,香港娛樂圈更是如此。迫使梅豔芳遠走他鄉的“KTV事件”,是香港娛樂圈複雜的背景使然。此外,香港迴歸前夕的移民潮中,許多演藝界人士出走國外。影片的採訪影像中的提問“1997年時你會在哪裏”,梅豔芳答“會在香港”,她無疑代表着富有家國情懷的演藝界人士。

  影片用剋制的方式回顧梅豔芳絢爛的一生,不去描繪大衆已知的紛繁演藝圈,而是從劉培基和蘇先生的視角入手,撥開浮華的迷霧,展現梅豔芳臺後的落寞與掙扎。這樣的追思,勝過濃墨重彩的歌頌。(作者:彭小純,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碩士)

原標題:《梅豔芳》:臺後之“我”的白描與港娛巔峯的側寫

值班主任:顏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