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滇池畔出發,過“茶馬古道”,看孔雀起舞,品普洱香茗,觀山水風光……12月3日正式開通的中老鐵路,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綠色之路”。

  這條萬衆矚目的中老國際鐵路線起自雲南省會昆明,經玉溪、普洱、景洪市至磨憨口岸,再經老撾境內的磨丁、孟賽、琅勃拉邦、萬榮,最終到達老撾首都萬象,全線爲Ⅰ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線路全長1000多公里,建成通車後,從昆明至景洪僅需3個多小時,至老撾首都萬象可實現直達運輸、當日通達。

  這條漫長的國際大通道,從設計到施工、運營,一直都貫穿了“生態保護優先”的理念。

  優化選線 強化環保

  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境內的尚崗一號隧道,全長5.8公里,穿越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和環境敏感地帶。

  “隧道優化取消了斜井,由原設計3個掘進工作面,改爲進出口2個掘進工作面,給施工增加了難度,成本雖然增加了,但爲保護生態值得。”中鐵二十五局玉磨鐵路項目部總工蔣才華說。

  中老鐵路工程項目從勘察設計開始,各方就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落實到設計的每個流程、每個專業中,綜合考慮地質條件、環境敏感點、交通和城鎮規劃等因素,對線路走向、長短隧道、跨江橋、車站地點等方案進行綜合評價比選,確定了經濟、合理、環保又可行的線路總體方案,形成了較爲完善的綠色設計流程,共研究東、中、西三大走向,各種速度標準的方案60多個,研究線路總長約14000多公里,是新建國內段長度的近27倍,旨在通過創新的理念、細緻的工作、科學的手段守護好綠水青山。

  中鐵二院中老鐵路國內段總體設計負責人徐濤說,中老鐵路國內段沿線有自然保護區20處、風景名勝區5處、國家森林公園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各3處。

  設計方案時,通過現場調查,收集相關資料,認真聽取沿線各地區的環保、水利、國土、規劃等有關主管部門以及直接受影響羣衆對項目的意見,充分應用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成果,繞避了各類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和環境敏感點,降低了對沿線環境的影響,着力促進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

  施工過程中,參加建設的各施工單位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對橋樑樁基施工產生的泥漿、鑽渣和污水等,採用專業設備運輸至指定地點進行處理,剩餘混凝土返回拌合站集中處置,對施工場地、施工便道及時灑水抑塵,安排人員對取、棄土場進行復墾複耕,最大限度降低鐵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爲了打造綠色節能環保型車站,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廣泛採用節能環保技術,大力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充分運用三維可視化建模技術、智慧工地雲平臺、VR安全體驗館等創新科技,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主材損耗,提高設備利用率,合理下料,廢舊材料再利用,減少建築垃圾;通過地面硬化、設置圍擋、場地封閉及綠化灑水減少揚塵,做好施工區域周圍樹木綠植保護,加強周邊綠化,保護土壤;在噪聲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建築垃圾處理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中老鐵路站房節電設備設施配置率達80%以上,節水設備設施配置率爲100%。

  大象漫步 魚兒暢遊

  中老鐵路經過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是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璀璨明珠。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被譽爲“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

  野生亞洲象自19世紀以來數量迅速減少,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爲瀕危物種。在中國,亞洲象也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在僅有300頭左右,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州和普洱市等地,野象谷車站又恰好處於野象活動的區域。

  在鐵路設計過程中,在地方政府和林業部門的協同下,相關部門單位調查了亞洲象的分佈和遷移通道,最終決定線路走向避開亞洲象主要活動區域,通過延長隧道、以橋代路、設置隔離柵欄和聲光屏障等措施,將鐵路建設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野象谷車站,與亞洲象自然保護區毗鄰,推窗見綠、出門進林,遠眺就像一隻亞洲象挺着象牙在熱帶雨林裏悠閒漫步。

  車站以現代的建築手法結合傳統材料展現出野象谷的獨特風情,極具地域文化特色,因而成爲鐵路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融合共存的典範,綠色線的意義更加凸顯。

  有着優美傳說的南臘河,是穿越西雙版納望天樹熱帶雨林主題公園的一條河流,岸上雨林景觀優美,鳥聲清脆,河裏有上百種魚類,物種資源珍貴。

  設計之初,中鐵二院通過大量走訪調查,發現中老鐵路選線要跨越南臘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內記錄有94種魚類,包含有珍稀瀕危水生動物。

  “爲保護南臘河區內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漁業資源量,我們通過在河岸兩端設置橋墩,採用大跨度64米的橋樑一跨跨過南臘河方式,減少噪聲、振動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從而達到預防或減緩施工期間對保護區影響的目的。”中鐵二院中老鐵路國內段項目部總工龔慶五介紹。

  在施工建設中,中鐵二院通過加強施工期環境監控和管理、開展水域生態修復、實施魚類增殖與水生生態監測、加強風險事故防範、加強漁政管理及環保宣傳等措施,有效減少工程施工運營對保護區魚類及生態功能的影響。

  “掛籃法作業相當於工人在一個全封閉的‘掛籃’裏進行施工,掛籃高懸在鐵路橋體下方,下面是波濤洶湧的江水。”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喻有彪說,“掛藍兜底,避免了混凝土、焊花等掉入江河之中,讓嬉戲的魚蝦自然生長。”

  爲了最大限度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通過實施水域環境監測、繁殖期避讓、枯水期調控、雨污分離、降噪、污水治理等措施,組織參建各方合理優化土方開挖方案,並每年定時協同對西雙版納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補償增殖放流,加強了對南臘河特有魚類種質資源的保護。同時,控制施工範圍,確保挖填量最小化,以減少對地面植被的破壞,設置五級沉澱池以控制施工廢水排放,採取道路硬化、植草植樹等防護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修築與山川同美的綠色生態廊道。

  景隨路走 綠隨車移

  走在位於景洪市的勐罕鎮橄欖壩壩區、中老鐵路國內段第一長橋橄欖壩特大橋,水漣漪,山錦繡,四周鬱鬱蔥蔥,讓人心曠神怡。

  “從高空俯瞰,大橋宛如一條柔美的曲線,有的區段避開了民族村寨,有的避開了特色民居。”中鐵二十二局玉磨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姚日高繪聲繪色地描述道。

  橄欖壩特大橋全長3.5公里,共有墩臺108個,由東向西穿越田野、魚塘、芭蕉林和橡膠林。以特大橋樑方式穿越風景如畫的橄欖壩壩區,大幅減少了土地佔用,原有的公路、通道也不受影響,仍然穿行自如。

  在設計之初,大橋設計方就充分考慮當地羣衆居住地的生態環境,將環保、水保納入施工組織,編制詳細的環保實施規劃。

  作爲中老鐵路國內段建成的主體,中鐵昆明局集團公司始終把生態環保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貫穿鐵路建設全過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沿線環境保護工作。根據沿線不同氣候特徵、植被狀況、地域文化等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宜的綠化植物進行種植,夯實地基,固化邊坡,減少水土流失。在對全線綠化建設按照“目之所及綠化全面覆蓋”的原則進行一體化打造的同時,深度考慮沿線地域特色和景觀文化,種植具有代表性的綠植,做到既整體協調又各具特色。

  截至目前,中老鐵路國內段對環境敏感區內及城鎮周邊的重點橋樑均進行了景觀提升,橋下進行景觀綠化處理,共栽植灌木2860多萬株,沿線構建起了品種豐富、層次多樣的綠色長廊,與亞熱帶、熱帶地區“植物王國”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一站一景”的精品站房已基本完成;綠化工程完成346萬平方米,國內段沿線已基本呈現“四季常綠,站區有花”“景隨路走,綠隨車移”的綠色生態景觀。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韓博說:“一條鐵路,把中國和老撾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中老鐵路是友誼線、民生線,更是綠色線。應該說,中老鐵路比較好地兼顧了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兩大方面,充分彰顯了綠色發展理念。中老鐵路沿線的經濟發展在搭上‘綠色快車’實現新的、更大突破的同時,沿線的熱帶雨林及其生物資源也得到了充分保護。中老鐵路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建設運營全過程,不僅爲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注入綠色發展動力,更豐富了‘一帶一路’的建設內涵,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向更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綠色大道通萬象——寫在中老鐵路開通之際

值班主任:顏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