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开启新篇章:中方将扩大低排放项目对非投资规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于11月29日至3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会议于30日通过《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以下简称“合作宣言”)。

早在几天前,外交部就“预告”了这一《合作宣言》,称中非合作论坛面临着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阶段,所以中非也将共同探讨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拓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课题,中非也当仁不让。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可持续投资部项目经理宋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梳理历次中非合作论坛的会议文本来看,绿色低碳的重要性在逐步提升,但今年是第一次单独发表《合作宣言》,气候变化议题的地位和关键性不言而喻。

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11月2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指出,作为《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

“九项工程”之一便是绿色发展工程,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

进一步扩大低排放项目对非投资规模

《合作宣言》提出,双方一致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将努力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方是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太阳能、水电、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中方将进一步扩大在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低排放项目的对非投资规模,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助力非洲国家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优化城市规划和垃圾管理办法的智慧城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表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给中国非化石能源装备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同时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力支持,给它们提供更多成本相对较低的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其中,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

一位能源行业的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推进“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参与包括能源工程等在内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逐步实现由此前的建设优势为主向投融资、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的综合优势转变。《合作宣言》中提到的扩大低排放项目的“对非投资规模”,也是促进投建营一体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疫情后,全世界75%的无电人口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即使在非洲已通电地区,疫情也将使3000万人重新陷入能源贫困,加上5.9亿的无电人口,非洲将有6.2亿人处于能源贫困。

今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发布《推进非洲绿色复苏》报告,呼吁非洲各国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薇拉·松圭强调,面对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非洲将重心放在“绿色复苏”上显得更加迫切。

宋婧指出,非洲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优势,尤其是日照条件得天独厚,有利于光伏的发展。应用可再生能源是在非洲大部分地区实现电力普及最经济的方法,作为非洲能源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投资伙伴和可再生能源大国,中国在对非能源可及和转型发展中系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多场景应用,将赋能非洲的绿色复苏。

加强气候投融资合作

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如何将技术、产能以及一些先进经验“移植”到非洲,这或许是中非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将要面临的重要议题。

宋婧指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资产回报率,可再生能源项目更加低碳、环保,但如何将这些正外部性反映到资产负债表内,需要更多投融资方面的支撑。

今年10月,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所携手启动 “中非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 系列研讨会。在其中一场研讨会上,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总经理谢文泓就提到,坦率来讲,中低收入国家新能源项目对于资本市场吸引力有限,从投资人角度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缺乏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二是管理风险,因为投资人关心的是风险对冲后的收益。

谢文泓指出,可以从三个层面讨论解决方法:第一是宏观层面,东道国需要做能源发展规划,规划要成本合理、技术可行、有合理配套的产业政策;第二是项目层面,开发出更多有盈利前景的项目,开发性机构常规方法是通过技术援助、项目准备机制去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第三是资金层面,中低收入国家新能源项目还是需要公共资金和优惠利率贷款的支持,但低息贷款可能会给债务国带来更多财政赤字,也会导致债权国比债务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综上,如何更好撬动私营资本可能是接下来最核心的问题。

此次的《合作宣言》也专门提到,双方一致认为,气候投融资合作是推进中非务实合作的重要方面,加强双方在建立气候投融资标准等政策体系方面的交流合作,鼓励双方金融机构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双方将加强同非洲开发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合作。鼓励和支持双方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在项目合作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交换水平,开展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推进中非气候投融资合作。双方认为支持地区性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包括绿色气候基金在内的气候金融机制自愿开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双方支持符合条件的天然气发电和绿色氢能发展项目获得绿色投融资支持。非洲已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投入自有资金,金额超过其获得的公共发展援助。

宋婧表示,绿色投融资将是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支撑,也将是《合作宣言》能够更好落地的有效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