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來源:獨家 | 富力城更集團“變相裁員”,有城市公司走了80%員工

2個多月前,富力物業百億“賣身”碧桂園後,兩大老闆給公司“輸血”了80億港元,而今看來,這筆“救命錢”沒能讓富力徹底脫困,盤旋在這位昔日”華南五虎”頭上的警報一直在作響。

資金危局中,富力縮減成本的手段進一步“升級”。

自11月初全集團員工30%的工資暫緩發放後,《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11月底富力城更集團開始大規模約談員工,“停職留薪”的通知在不少員工看來無異於裁員,他們認爲相較於部分房企人員優化後給出的“N+1”賠償方案,富力的勸退方案成本更低。

裁員重災區

此次陷入裁員風波的富力城更集團成立於2019年,主要負責富力地產舊村改造、舊廠改造及舊城改造業務。

作爲舊改起家的房企,城更業務在富力的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

安信證券報告表示,在房企城市更新業務規模中,富力屬於第一梯隊成員,截至2020年上半年,其城市更新項目數量達到80個,對應土儲佔寬口徑土儲(城市更新土儲+表內土儲)的40.8%。

此外,截至2020年底,富力已簽約城市更新合作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超過8000萬平米,可售面積超過4000萬平米。然而,受限於城更項目拆遷難、週期長,富力舊改業務的轉化速度有限,2020年,其在一二線和大灣區城更項目轉化建築面積僅爲130萬平方米。

這場歲末之際的人事“地震”始於11月末。

富力城更集團內部包括大灣區、廣州、華東和西北四大區域公司,其中大灣區城更集團和廣州城更集團因爲項目多、人員廣、業績高一直是內部核心區域,前者下轄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佛山7地,後者則主要聚焦廣州,上述兩個區域也是此次裁員的“重災區”。

以大灣區城市集團爲例,多名富力城更員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其於11月底被約談,上述人員涵蓋了投融資、規劃產業、運營管理等多個部門,人力資源部門在談話中給了他們三個選項:

一是12月開始以“個人職業規劃”爲由自動離職,當月工資作爲賠償;

二是從12月開始調至營銷崗,薪資按照營銷條線的標準發放;

若兩者都不接受,則停職留薪至明年6月,期間的薪資按照當地最低薪酬水平發放。因各地標準存在差異,介於1000多至2000多之間,明年6月後,若公司情況仍沒有好轉,富力則進一步實施裁員方案。

基於此,部分被約談員工選擇了方案一,並於近日辦理了離職手續。

睿策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昱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停職留薪半年後裁員的話,將會按員工過去一年的平均工資來確定賠償基數,一個月一千多元的工資水平將直接拉低賠償標準,“上述操作將爲富力後續裁員節省不少費用”。

在不少員工看來,富力的花式“裁員”,根本目的在於逃避賠償金。

人資約談時的言論也證實了這一猜測,薛翔(化名)告訴記者,約談時對方婉勸“你也知道公司現狀,支撐不起N+1的賠償方案”。

實際上,富力的困境在內部已不是祕密。

早在11月初,公司就曾下達通知,緩發員工30%的工資,多名員工的墊付款遲遲未得到報銷,內部形容其爲“墊資打工”。

即便如此,此次富力城更裁員力度也超過內部預期,以大灣區城更集團內的珠中江公司爲例,該公司將從原有的110人縮減至50人,其中中山公司原有的40名員工裁員後僅剩8人左右,裁員比例達到八成。

城更集團的大規模裁員也爲後續富力舊改項目能否順利轉化打上了問號。

懸崖邊徘徊

在內部員工看來,城更集團成爲裁員重災區主要因爲公司當前資金緊張,“城更項目週期長,現金迴流慢”。

下半年來,關於房企裁員的消息此起彼伏。

銷售端驟然遇冷,融資端口幾近枯竭,流動性承壓,違約不斷,房企不再提規模,努力構築安全邊際確保“活下去”成了首要目標。

實際上,“三道紅線”出臺以來,富力地產一直在降槓桿的路上狂奔。爲此,其多次拋售資產回籠資金,猶如壁虎斷尾。2020年四季度,富力地產通過出售若干項目的部分權益變現了約40億元的資金。

這一動作延續到了2021年。

兩個月多前,李思廉及張力將已經提交招股書的富力物業以100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碧桂園服務。獲得流動性籌碼的二者隨即表示將馳援富力地產80億港元的資金,獲得兩大老闆馳援的富力地產聲稱,“預期將有足夠資金應付短期內到期的債務。”

開源的富力也在盡力節流。

2021年上半年,受“三道紅線”影響,富力地產減少了投資力度,當期的投銷比僅爲4%,其中88%爲城市更新項目。管理層表示,公司近期將通過城市更新目標轉化可售建面約800萬平方米。

截至6月末,富力地產實現全口徑銷售額650.8億元,其中城市更新項目貢獻了146億元銷售額,佔比超20%。

在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看來,城市更新項目將逐步成爲支撐富力地產業績的中堅力量,但其同樣指出,“城市更新項目轉化較慢,長期來看並不能保障企業規模擴張。”

有了城市更新對土儲帶來的支撐,富力地產減少了在公開市場的拿地力度。富力內部某投拓人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公司已經很久沒有在公開市場拿地了,內部日常工作主要依賴城更項目轉化。

富力的償債壓力依然很大。

今年上半年,其貨幣資金較2020年末減少129.09億元至127.64億元,而同期有息負債金額爲1433.5億元,其中519億元將在未來一年內到期,現金短債比僅爲0.25,在手現金遠無法覆蓋到期債務。

不止現金短債比一項指標,截至6月末,富力淨負債率爲123.5%,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爲74.9%,是少有的踩中三條紅線的房企。

債券方面,wind數據顯示,雖然今年內富力已無到期債券,但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其將面臨5筆債務的到期,共計金額86.15億元。

10月18日,穆迪將富力地產的公司家族評級(CFR)下調至“B3”,評級展望爲“負面”。穆迪認爲,富力地產流動性很弱,雖然股東承諾提供的百億資金將緩解公司的再融資壓力,但其仍需靠新的融資或資產出售來解決未來6-12個月的債務到期問題。

“找錢”是富力的當務之急。

今年10月,李思廉疑似轉讓了永升(亞洲)16%的股權,並清盤了其所持有的縱橫文學2%股權。在外界看來。李思廉正在通過套現個人投資爲富力地產“輸血”。

一年前,富力集團副總經理陳志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酒店業將從疫情“受害者”變爲“得益者”,而今富力正急於擺脫這個“得益者”,有富力地產內部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爲旗下的酒店業務尋找買家。

記者:孫婉秋  吳典

編輯:左宇

責任編輯:畢丹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