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解讀丨“適時降準”的邏輯:爲何降、何時降、有何影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志錦上海報道  據央視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

李克強介紹了中國經濟形勢,指出中國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施穩定的宏觀政策,加強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制定政策,適時降準,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那麼爲何要降準,何時會降準,有何影響?

爲何降?

分析來看,推動降準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當前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需要宏觀政策發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二季度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

11月19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企業家座談會指出,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我國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要在高基數上繼續保持平穩運行面臨很多挑戰。

“我國經濟增速從過去10%左右的臺階,下滑到目前的5%以上。儘管這是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再加上突出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的影響,當然也是因爲我國從高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回落是必然的。”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12月2日在新浪財經2021年會暨第14屆金麒麟論壇上表示,“現在來看經濟回落的幅度、程度略大。所以,明年要保持經濟常態化恢復,應該下大力氣穩定經濟增長速度,因爲高質量發展也需要保持一個在合理區間的經濟增長速度。”

二是緩解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目前大宗商品仍在高位運行,10月PPI同比高達13.5%,中小遊小微企業仍經營困難。前述座談會也提出,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經濟運行調節,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向下遊中小微企業傳導的壓力。

今年7月15日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9月7日在國新辦表示,7月份降準釋放了1萬億元長期資金,有效增加了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降準降低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7月份降準效果逐步顯現,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孫國峯介紹,2021年7月末,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比去年同期增長29.3%,7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4.93%,比去年12月下降0.15個百分點。

何時降?

從市場機構觀點看,主要有兩個觀點:今年底和明年初。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儘管在跨週期調節下,本輪穩增長政策將繼續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力度會相對溫和,年內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爲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激勵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再次實施降準。

“降準會有效帶動市場利率下行,並向存款利率傳導,緩解銀行淨息差收窄壓力,最終引導貸款利率下行,激發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事實上,針對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經營困難,降低融資成本也是對沖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一個有效措施,這正是7月央行全面降準的主要目的所在。”王青稱。

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資總監稱,三季度GDP環比只有0.2%,四季度可能也很低,如果明年一開年還是這樣一個環比水平的話,那對應的同比增速不高,甚至低於潛在經濟增長水平,所以明年初可能再度降準。

綜合來看,由於今年經濟增速在8%左右,能夠完成全年增長目標,因此明年初降準的概率更高一些。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表示,明年重心有望向穩增長傾斜,兼顧外部平衡。從宏觀環境來看,至少明年上半年經濟可能從類滯脹進入到“弱衰退”象限,下半年進入到“小復甦”。考慮到房地產和外需兩大引擎都可能面臨壓力,政策穩增長抓手有限,貨幣政策至少在上半年易松難緊。

有何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價不重量的政策框架下,降準並不意味着貨幣政策寬鬆。

“降準也不能理解爲寬鬆。因爲降準也好、公開市場操作也好,要把它理解成一種流動性管理的工具。按照央行的說法,對於量不要看得太重,價格是更重要的指標。七月份降準之後,我們看到公開市場利率坐了一個‘過山車’,又回到了之前的水平。”前述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資總監稱。

7月9日,央行宣佈全面降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擊穿3.0%的關鍵點位,此後一度下探至2.8%左右。10月中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突破3%,近期徘徊在2.9%左右。

人民銀行在《2021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介紹,國際上央行實現貨幣政策操作目標主要有兩類做法,一類是將市場利率作爲操作目標,通過流動性調節引導市場利率在操作目標附近運行。

另一類是將貨幣政策工具利率作爲央行政策利率,並以此爲操作目標,從而將操作目標、政策利率和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合而爲一。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第二類做法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和傳導效率的優勢顯現,逐漸成爲主流。

“我國的央行操作目標體系也採取了第二類做法,更爲直觀,市場和公衆觀察貨幣政策取向時,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發生變化即可,無需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也無需過度關注個別機構的市場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擾動的市場利率時點值。”央行表示。

張繼強表示,近兩年央行一再重申“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常規操作”,面對未來經濟、中美等不確定性,還需“留好子彈”。因此明年如果繼續出現補充缺口式降準,也不需過度解讀。尤其是OMO、MLF價格不做調整的前提下,資金利率圍繞着政策利率波動的格局難以改變。

張繼強預測稱,明年貨幣政策大概率穩中偏松,債市面臨的流動性環境依然有利,變數在於財政託底力度和配套融資需求對供給端的影響。銀行間流動性方面,市場利率繼續圍繞政策利率波動,偏下的概率略高。DR007上半年中樞預計在2.1%左右,下半年可能在2.2%左右。實體流動性量充裕、價微降、結構分化。

(作者:楊志錦 編輯:李伊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