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全球通脹爆表,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一份新報告,11月全球食品通脹率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達到十年來未見的水平,穀物、乳製品和“領漲”。食品價格上漲或將持續到2022年的下半年,主要源於疫情影響、供應鏈受阻、收穫受挫、農業成本飆升和高需求等多重因素作用所致。

週二,歐盟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19個成員國的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4.9%,超過市場預期值4.5%,較前值4.1%相比漲幅較大,爲歐洲央行2%目標的兩倍多,達2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韓國統計局週四發佈數據顯示,韓國11月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7%,爲2011年以來最大漲幅,通脹率連續第八個月超過韓國央行2%的目標水平。就連長期通貨緊縮,物價不漲反跌的鄰國日本的通脹都起來了,11月東京CPI創16個月新高。

更不消說通脹“領頭羊”美國,11月公佈的美國10月CPI同比 6.2%,爲1990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美國10月核心CPI同比 4.6%,同樣高於預期。據 Amemiya 團隊預測,將在12月10日發佈的核心CPI預計將保持0.6%的環比高位。

全球通脹爆表,我們就關心是否還“喫得起飯”?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一份新報告,11月全球食品通脹率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達到十年來未見的水平,主要是由對小麥和乳製品的強勁需求所導致。

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跟蹤了國際食品商品價格的每月變化,11月份較上月上升了1.2%,達到134.4,同比增長27.3%,這是由對食品的持續需求推動的。

食品價格仍處於十年來的高位,並且自疫情開始以來,在供應鏈受阻、收穫受挫、農業成本飆升和高需求的推動下,食品價格急劇上升。

上個月,穀物、乳製品和糖的增長是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的主要驅動力,相對落後的是肉類和植物油。

糧農組織11月份的穀物價格指數平均爲141.5點,比10月份上升3.1%,比去年同月上升23.2%。由於澳大利亞的不利天氣條件和俄羅斯出口規則的潛在變化,小麥價格達到了2011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11月份乳製品價格指數上漲4.1%,達到125.5點。與去年相比,該指數上升了19.1%。糧農組織表示:“全球對黃油和奶粉的強勁進口需求持續存在,因爲買家在預期市場緊縮的情況下尋求確保現貨供應”。

11月糖價平均爲120.7點,比10月上漲1.4%,扭轉了前一個月的大部分跌勢。與去年相比,價格上漲了驚人的40%。

相反,植物油和肉類價格在11月略有下降,但與去年相比都有大幅上漲。

世界各國央行、政府、商品交易商和家庭都在思考的問題是,食品價格何時會逆轉。爲了回答這個問題,J. Ganes諮詢公司的總裁Judy Ganes最近告訴彭博社,食品價格上漲應該會持續到2022年的下半年。

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轉折點,我們可能會看到它,我的猜測是明年年中。

Ganes指出價格上漲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移民上限、勞動力短缺、不利的天氣條件、供應受阻、化肥價格上漲和運輸成本飆升等等。同時,她也表示,幾場大的乾旱結束,主要產區的降雨量增加,意味着2023-24年的全球糧食生產將 “大大改善”。

至少從數據和鮑威爾的言論裏我們知道通脹不是“暫時的”,由於至少還有一年或更長時間的食品通脹,嘉吉公司首席執行官David MacLennan最近改變了他對 “過渡性 ”通脹的看法,現在認爲通脹將更加持久,2022年的食品價格將上升。他同樣將食品價格升高歸咎於供應鏈受阻、勞動力短缺和不利的天氣條件等。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