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物理網點撤併進行時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道

近來,銀行社區網點關停步伐提速。據銀保監會官網公告顯示,僅11月份就有近200家社區支行終止營業申請被批覆。

分析人士認爲,隨着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深入推進,商業銀行正在進入營業網點的全面轉型新階段,社區營業網點被關停裁撤將是必然趨勢;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社區網點持續縮減,但部分城商銀行、農商銀行等地方區域銀行在一些縣域的社區網點仍需要加強佈局。

網點關停裁撤的同時,銀行也在加快物理網點的服務模式轉型。

月內近200家社區網點獲批關停

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12月2日,2021年以來已有近2000家銀行支行網點或社區營業所獲批終止營業,其中僅11月份就有190餘家銀行營業網點關停。

某股份制銀行相關業務人士劉凱(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銀行都在強化線上化、數字化轉型,業務已經全面線上化,客戶也基本習慣了線上化辦理業務的方式,到營業網點尤其社區網點辦業務的人越來越少,同時網點運營成本越來越高、效益差,包袱比較重,網點關停裁撤是大勢所趨。

“這兩年大家都在裁併社區支行網點,今年力度明顯更大,我們銀行上半年也已經裁併了一批,主要是效益比較差的網點,有的地區將幾家網點合併整合成一家,預計明年上半年還會進一步進行裁併整合。”劉凱指出。

銀保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發布的終止營業批覆中,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申請數量逾千份,佔比最多,部分城商銀行、農商銀行及農信社等地方金融機構關停網點的數量較去年也有明顯增長。

客戶獲取金融服務的線上化,加速了銀行營業網點的退出。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此前發佈的《2020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3709.22億筆,同比增長14.59%;離櫃交易總額達2308.36萬億元,同比增長12.18%;行業平均電子渠道分流率爲90.88%。金融機構交易離櫃率連續多年持續升高。

劉凱認爲,前幾年監管要求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國有銀行包括股份制銀行開辦了大量的社區支行,有的銀行甚至拿到監管批覆後還沒有開業就撤回開業申請。“社區分行開設過度,導致後來銀行不得不關停一些效益不佳的網點。”

“現在客戶的金融服務都已經向線上遷移,我們現在的改革宗旨是能在線上解決的就不放在線下網點做。現在客戶更多是線上直接辦理業務,越來越少去網點辦理,有的網點每天到店的客戶甚至不足10個人,社區網點功能持續下降。爲了節約成本,銀行裁撤社區網點是必然的,尤其之前開設社區網點比較積極的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劉凱說。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也指出,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功能相對單一,服務人員較少,在客戶金融需求綜合化的趨勢下,難以一站式滿足客戶需求,存在服務短板,總體來看物理網點的調整是必然的。

在董希淼看來,銀行的線下網點需要與線上協調,但一些銀行在社區支行、小微支行的頂層設計上並未做好合理規劃,未與普通物理網點、線上渠道形成有效聯動,其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更有少數銀行在社區、小微支行建設上過於冒進,脫離了客戶需求和業務發展實際。這也是近年來社區支行、小微支行裁撤較多的主要原因。

網點裁撤的同時,銀行減員力度業務持續增加。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行減員2.2萬人,其中櫃員崗位變動最爲明顯。

物理網點需與線上渠道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銀行社區網點裁撤加速,另一方面銀行新營業網點也頻繁獲批開業。銀保監會公告顯示,今年1月至12月2日,1900餘家分支行網點獲批籌建或開業,其中城商銀行、農商銀行、農信社等區域銀行獲批覆的網點1100餘家。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從數量上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網點減少、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網點增加;地域方面,發達地區銀行網點在減少、村鎮與貧困地區網點在增加。

董希淼認爲,物理網點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且不同地區金融資源分佈情況不同,對物理網點的需求也不一樣,城市中社區網點效益下降,但有些縣域依然需要加大布局力度。

董希淼指出,遍佈全國的衆多網點,如果分佈科學合理,功能充分發揮,能夠服務滿足客戶需求,那麼網點就是良好的營銷網絡、交易平臺和服務場所。銀行需要對物理網點佈局進一步優化,同時做好線上和線下的協同。

在董希淼看來,線上業務與線下網點交互的營銷模式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提高金融服務效能,銀行做好線上與線下渠道的協同,能爲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不僅有助於提高客戶體驗感、更能增強客戶黏性。

爲了提高線上線下協同服務能力,越來越多商業銀行加強線下物理網點的改造升級。中信建投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202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造營業網點的數量分別爲10700個、8006個、15591個、1.28萬個,改造力度持續增強。

劉凱表示,當前營業網點改革重點一是對效益差的支行網點裁併整合,另一個就是對傳統網點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

不過,不少銀行業務人士認爲,加強物理網點改造的同時,銀行更重視手機App平臺的建設。劉凱透露,相比來看物理網點的改造,銀行更重視對App手機銀行等線上平臺的建設打造,畢竟現在個人客戶App端業務辦理率已經超過九成了,網點的升級改造也更多是往場景化、服務型方面轉變。

今年下半年以來,各商業銀行紛紛加快手機銀行App的升級迭代。公開信息顯示,僅7月份以來,就有數十家銀行發佈旗下App平臺升級信息,其中多爲區域性銀行。從升級內容來看,各銀行普遍在定製化交互頁面、智能AI功能和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拓展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

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各家商業銀行均通過高頻迭代更新與場景服務多元化,助推手機銀行活躍用戶(MAU)規模從2021年1月的4.14億增長到2021年9月的4.80億。

易觀分析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從上市銀行2021年一季報、半年報披露數字來看,各家上市銀行普遍重視用戶,將月度活躍用戶(MAU)規模作爲重要績效指標;隨着新技術與金融的融合和應用持續增強,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步伐的加快,上市商業銀行在探索並推進金融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方面憑藉着網點密集、用戶基數大等優勢,在手機銀行發展上全面領先,呈現出國有大行“規模化增長”、全國股份制銀行“強勁增長”、中小商業銀行“區域特色化助力穩定增長”的態勢。

劉凱透露,過去幾年銀行一直的發力App平臺建設,尤其近來更強調業務的綜合化、一站式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銀行也在加快物理網點的數字化轉型,將手機App等線上化渠道與物流網點的服務打通,可以更有效、快捷地爲客戶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董希淼表示,在數字時代,網點應定位爲線上渠道的補充,應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聯動,推動服務渠道協同和資源整合,激發網點發揮線上渠道所難以具備的功能。在他看來,下一步重點是推動網點向輕型化、智能化、場景化轉型,提高輻射能力和服務張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