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榮在進行勘察檢測。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行走在生與死的邊緣,代替無法說話的亡魂發聲,用手中的相機爲漂泊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

劉曉榮,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事警察大隊警務技術三級主管,一名被譽爲“爲生者權、爲死者言”的白衣偵探。

爲了1%的命案可能,付出100%的努力

12月3日下午3時許,劉曉榮蹲在器材室的一角,用酒精溼巾反覆擦拭手中的鑷子,直到表面泛出絲絲銀光。腳邊擺放的法醫勘察箱裏,整齊擺放着一排解剖刀、手術剪、止血鉗。

“我畢業時,有同學說千萬別分到水警做法醫,因爲一般人都看不了從水中打撈出來的屍體。”劉曉榮說,但沒想到,他就被分到了水警做法醫,一干近十年了。

每年長江南京段、秦淮河水域發現屍體近100具,多爲高度腐敗的未知名屍體,這些自上游漂下來的屍體不排除關聯着命案的可能,細緻入微的屍體檢驗對還原事實真相關係甚重。“我們要做的就是爲了1%的命案可能,付出100%的努力。”劉曉榮表示。

今年5月5日,江心洲附近水域發現一具高度腐敗的女屍。在檢驗到死者衣着時,劉曉榮腦海裏突然閃現出一份安徽馬鞍山警方尋找受害人的協查通報,這可能是一起命案的受害人!劉曉榮立即聯繫辦案民警,覈對衣着、對接DNA檢驗,確認了死者就是被害人。案件移交馬鞍山警方後,劉曉榮任務已結束,但他主動作爲,通過解剖等手段抽絲剝繭、縷析脈絡,還原了受害人的死亡過程,爲案件訴訟提供了有力支撐。

巧用人像識別,助力屍源查找

身形消瘦、戴着眼鏡,乍一看劉曉榮是位文弱書生,但他身上卻有一種不服輸的認真勁兒。

水中屍體常因流動性大、腐敗程度高,導致身份難以查明。如何提升屍源查明率和查明效率一直是劉曉榮工作中的重要課題。

2018年5月16日清晨,秦淮河內發現一具未知名女屍,劉曉榮在現場初檢時便發現死者手腕和腹部有幾條平行的淺表劃痕,按經驗推斷應該是自殺形成的。然而死者頸部微微有點染紅的絲巾引起了他的警覺,解開絲巾的一剎那,一條十幾釐米長的創口赫然映入眼簾,氣管前壁都已被切開。隨後他又在死者褲袋中找到一張寫着“去電視塔”字樣的紙條。整個事情瞬間變得有點撲朔迷離。

雖然經檢驗後分析頸部傷口也由死者自己形成的可能性大,但無法解釋死者爲何會在水中被發現、紙條是誰留下的、第一現場又在何處。這些謎團,只有明確死者身份才能解開。而指紋和DNA比對都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可能因此錯過最佳破案時機。劉曉榮靈機一動,能否憑藉人像識別系統實時比對確認死者身份?“在瞭解人像識別系統的算法後,我反覆調整角度拍攝死者正面像,直至拍出適合比對的照片。將照片導入人像識別系統,立馬反饋出多個疑似對象。結合死者的年齡、身高和發現地點,偵查人員很快就篩選出最符合的一個。”劉曉榮回憶道。

隨後,警方順利查明死者住處即爲第一現場,有遺書,有血跡,有切頸用的刀具。原來,死者欲切頸自殺,然而並未傷及頸部大血管,後用絲巾裹住頸部打車前往河邊再跳河自殺。由於切開了氣管導致不能發聲,就準備了“去電視塔”的紙條,以此告知出租車司機目的地。

自此,謎團盡解,法醫團隊也又多了一件屍源查找的利器。正是在法醫團隊和劉曉榮的共同努力下,水上公安分局水中屍體身源查明率才得以連續4年保持在90%以上。

運用硅藻檢驗,推斷落水地點

水中屍體除了死因和身份難以查明外,落水地點的推斷更是難上加難,目前很多方法都還停留在理論水平,很少能在實戰中有效運用,這也是劉曉榮想要攻克的一個難題。

劉曉榮與南醫大法醫系開展科研合作,採集不同季節長江南京段不同地點水樣,計算各採集點水樣硅藻的種類構成比,構建長江南京段的硅藻圖譜,爲準確推斷落水地點和死亡原因提供偵查方向和技術支撐。

2018年6月25日,江寧句容河中發現一未知名女童屍體。屍體已開始腐敗,經屍表檢驗和屍體解剖都不能完全確認死因,只能提取其臟器進行硅藻檢驗。劉曉榮協助南京市公安局法醫在女童臟器中檢出硅藻,確認其死因系溺死。

此時,經過幾天的廣撒網式排查後還是沒能查明女童的身份,劉曉榮想到了利用硅藻檢驗技術來推斷落水地點。

“經實地考察後,我分別採集了屍體發現處及其上下游等幾處水樣。在電子顯微鏡下,詳細統計每處水樣,計算不同種類硅藻的構成比。最後發現女童肺組織中硅藻種類及其構成比與屍體發現處水樣最爲接近,從而推斷女童最有可能就是在發現處附近入水。”劉曉榮表示,正是通過對屍體發現處附近持續一月的重點排查,最終查清了女童的身份。案件告破後,證實女童就是在發現處附近被犯罪嫌疑人推入水中。

“法醫工作的價值並不只是爲偵查破案提供一些技術手段,對於我們水上法醫來說,更希望通過細緻的勘驗檢驗,讓屍源得以明確,讓那些漂泊的靈魂能夠安然回家。”劉曉榮說。

通訊員寧公宣

南報融媒體記者朱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