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落水事故現場救援視頻,落水隊員被困滾水壩。(00:58)

12月1日,河北邯鄲市廣平縣和臨漳縣的藍天救援隊在漳河搜尋落水失聯漁民時遭遇救生艇側翻,致7人落水2人死亡。而在8天前的23日,邯鄲大名縣藍天救援隊在搜尋同一落水漁民時,同樣發生了救生艇側翻,致1人死亡。短短一週多的時間,3名志願救援隊員因同一任務犧牲在漳河水中,引起廣泛關注。

犧牲的3名救援隊員皆爲志願救援隊員,其中年紀最大的47歲,年紀最小的僅22歲。據媒體報道,其中一名犧牲救援隊員武海義的兒子曾質疑“父親並不會游泳,爲什麼會執行水上救援任務”。還有藍天救援隊隊員質疑裝備專業程度。

第二次事故現場救援視頻顯示,隊員被困滾水壩下游。

對此,廣平縣藍天救援隊隊長弓燕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執行水上救援任務要求隊員必須掌握游泳技能,武海義也曾參與過水上救援培訓,就其子的說法將會進一步瞭解。同時她介紹,水上救援時給隊員配備的救生衣、頭盔、水域服等,都是專業級別裝備。

有水域救援專家在觀看現場救援視頻後表示,致2死事故中落水隊員遭遇了“沸騰線”,水流翻滾導致難以脫身。他表示,激流救援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建議民間救援隊伍專門建立激流救援分隊,以面對複雜水域救援。

數據顯示“水域救援”是藍天救援隊主要救援項目

8天內3名救援隊員犧牲,最小的年僅22歲

12月3日上午,臨漳縣藍天救援隊犧牲隊員孫曉森的追悼會在邯鄲市臨漳縣北關村舉行。

據臨漳信息網披露,孫曉森年僅22歲,於去年9月才從部隊退伍,在工作之餘加入了臨漳縣藍天救援隊。家屬稱,他已經談好了結婚對象,原本計劃過了春節就結婚。然而一切止於12月1日。

臨漳縣藍天救援隊的一名隊員介紹稱,12月1日,孫曉森和隊友前往漳河水域搜尋一名11月16日在漳河落水失聯的羣衆張振國,“一起搜尋的還有廣平縣(藍天救援隊),當時廣平縣先出現了隊員船翻落水的情況,孫曉森和隊友就過去救援,救上來3個人,但他被捲進了水裏,後來體力不支遇難了。”

從現場傳出的視頻可看出,隊員們被困在漳河的一個滾水壩下游,上方湍急的水流不停地衝向下遊,形成翻滾水流,導致救援隊員們被水流困住難以抽身。

和孫曉森一起犧牲的,還有廣平縣藍天救援隊的武海義。廣平縣藍天救援隊隊長弓燕告訴澎湃新聞,今年45歲武海義於2020年加入藍天救援隊,儘管入隊只有1年多,但參加過各類救援活動23次,參加各類社會服務65次,時長達300多小時。

12月1日,武海義和隊友們也是在漳河水域搜尋上述落水失聯的漁民,遭遇滾水壩後不幸翻船落水。其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質疑“父親並不會游泳,爲什麼會執行水上救援任務?”

對此,隊長弓燕表示,“武海義不可能不會游泳”。她告訴澎湃新聞,藍天救援隊在招收隊員時會進行簡單分組,其中水域救援要求必須掌握游泳技能,並且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看照片他之前也參加過水域救援的培訓,應該會游泳的,我要再去了解一下。”

弓燕說,隊裏都是志願隊員,平時各自都有本職工作,發佈救援任務後由隊員們自發認領,自發組織,“我們發佈任務的同時也會提出相關的要求,比如要求會游泳,但由於隊員太多了,也不可能每次任務都重新進行審覈。”

對於網友質疑救援隊員們是否專業性不足,她告訴澎湃新聞,藍天救援隊會不定期的舉辦相關的培訓和演練,包括在開放水域進行演練,參與當地消防部門的培訓等,但由於隊員們都各自有本職工作,對於培訓不做強制要求。

她表示,這是廣平縣藍天救援隊第一次發生隊員意外死亡的事件,“我現在也在反思我們的機制是不是存在問題,以後要一定要進行完善,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

在孫曉森和武海義遇難的3天前,大名縣藍天救援隊剛剛爲47歲的救援隊員梁振鋒舉行完追悼會。11月23日,接到上述失聯羣衆張振國家屬打來的求助電話後,梁振鋒和隊友們一行5人前往漳河大名段漳河大橋處進行義務搜尋打撈。然而由於救生艇馬達被河中不明異物纏繞失去動力,發生側翻,導致艇上5人跌入水中。其中梁振鋒被湍急的水流沖走失聯,兩天後在落水點下游400米處發現,已經不幸遇難。

8天兩起事故,3人死亡,也有網友質疑救援隊員的設備是否不專業。對此,弓燕稱,水域救援配備的救生衣、頭盔、水域服等,都是專業級裝備,不會存在質量不過關的問題,具體事故原因還要等待調查。

水域救援專業隊員:開放水域救援複雜,應專門成立小組

根據藍天救援隊官網公示的數據,在創立14年裏,水域救援一直是藍天救援隊的主流救援任務,服務時長長達429278小時,遠超第二項救援任務。

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二消防救援站水域救援專業隊員羅新榮告訴澎湃新聞,水域救援對專業性、設備要求都非常高,在開放水域中,尤其是急流河段,突發情況較多,即使是專業隊員,如果處理不當也容易出現意外。

羅新榮說,通過第二次落水事故的現場救援視頻可以看出,隊員在漳河滾水壩附近翻船後,由於水壩上下落差大,水流湍急,導致隊員遭遇了“沸騰線”,“激流分爲很多種,其中最危險的就是沸騰線。我之前在培訓時也經歷過這種水流,由於水流從高處衝下來形成翻滾漩渦,人陷在裏面會被一直往下按,就算穿着救生衣也會被按下去,幾秒鐘後浮上來,又被按下去,就這樣循環,直到體力耗盡。”

羅新榮介紹,面對沸騰線有專業的逃生方法,比如在水流往下按的時候要全身放鬆,浮上來的時候朝下游45度角,用攻擊式游出水流區,且不能用腿打水,“如果沒有經過專業演練,即使水性很好、穿着救生衣也很難出來。”

此外,他表示,在“沸騰線”中實施救援也不同於其他水域救援,“救生艇不能靠近,而是採用艇上活餌救援,如果單人沒有綁繩就靠近救援,也會被陷進去。”

羅新榮稱,在水域救援中,激流救援會面臨各種突發情況,尤其考驗救援人員的專業技能,“有人覺得穿救生衣就可以了,但在激流中,即使有救生衣也沒用,比如腳被河底的石頭卡住,水流不停地衝擊面部,人就淹死了。或者在有橋的地方,人被水流壓在橋墩上,也會被衝擊的水流淹死。”他表示,救生衣和游泳只是基礎技能,最重要的還是要靠面對不同情況的專業技能。

因此,他認爲,爲了避免類似的悲劇再發生,民間救援隊首先就需要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尤其是實戰演練,“比如說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急流訓練,讓隊員們加強對急流的認識,只有親身體驗過,遇到這種情況才知道如何處理。”

羅新榮說,水域救援是民間救援隊比較常見的救援項目,但水域救援中又分爲多種,其中激流救援是最爲危險、專業性要求最高的。他建議民間救援隊單獨成立“激流救援分隊”,對隊內成員着重進行各種激流技能培訓,面對複雜水域救援時,由專業救援人員執行任務,能夠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12月2日,藍天救援隊創始人也在內部發文稱:“水域救援中的激流救援是典型的高風險/低頻率救援事件,救援人員傷亡率非常大,有數據表明,美國救援人員在激流救援中的死亡率大約是火災撲救的四倍。”

文中還表示,藍天救援體系近年來水域救援每年超過5000次,針對激流和複雜水域的救援能力不足問題已展開針對性的措施,今年7月在湖南連續開展了四期激流水域教官選拔與培訓,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水域救援技術普及工作,但因疫情和季節原因,後續培訓推遲到2021年底。

最後,該創始人稱:“救援不能盲目,不能僅憑一腔熱血,要在自身安全、隊友安全環境安全情況下,要在經過相關培訓且技術熟練情況下要在具備專業符合安全標準的防護裝備保護下才能開展……遠離超出能力範圍內的救援,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