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究稱奧密克戎或帶有感冒病毒基因 科學家盼“弱病毒”扭轉疫情

儘管針對新冠變異株“奧密克戎”仍有諸多未解謎團,但通過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可能由新冠病毒與另一種導致普通感冒的病毒基因片段組合進化而來。

儘管針對新冠變異株“奧密克戎”仍有諸多未解謎團,但通過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可能由新冠病毒與另一種導致普通感冒的病毒基因片段組合進化而來。

至今在全球多國發現的“奧密克戎”感染者仍以輕症居多,分析認爲,這可能與病毒帶有的這種“感冒”病毒基因特性有關。

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數據分析公司nference的一項早期研究顯示,患者肺部和胃腸系統中的細胞可以同時攜帶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狀病毒,這種共同感染爲病毒重組創造了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同一宿主細胞中的兩種不同病毒相互作用,同時複製,產生具有來自兩種不同病毒的遺傳基因新副本,形成了新的病毒突變。

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12月3日首次發表在OSF Preprints網站上。研究者寫道,“奧密克戎”病毒刺突蛋白上有26個氨基酸突變,包括23個替換、兩個缺失和一個插入,其中一個插入突變ins214EPE在此前任何的新冠變異株當中都沒有觀察到。但該突變基因序列在導致普通感冒的病毒(例如HCoV-229E)中非常常見,也存在於人類基因組中。

負責這項研究的nference公司研究員Venky Soundararajan表示,相同的基因序列多次出現在一種導致人類普通感冒的HCoV-229E冠狀病毒和導致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的病毒中。

單細胞測序結果還顯示,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以及HCoV-229E冠狀病毒的受體ANPEP在胃腸道(如腸細胞)和呼吸組織(例如呼吸道纖毛細胞)中共同表達,這也說明“奧密克戎”在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的個體中出現進化是“合理”的。

“將特定的基因片段插入可能會讓奧密克戎病毒看起來更親近於人,這將有助於它逃避人類免疫系統的攻擊。”Soundararajan表示。他認爲,由於這種基因序列無處不在,因此很有可能已經發生了“好幾代”病毒基因的重組,這些重組導致了“奧密克戎”的出現。

研究人員還稱,這可能意味着病毒更容易傳播,但更傾向於引起輕微或無症狀的疾病。儘管目前科學家們還無法確定“奧密克戎”是否比其他變異株更具傳染性,以及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但多國發現的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病例仍以輕症居多。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免疫學家John Wherry教授表示:“通常來講,當病毒積累了很多突變後,它們就會喪失一部分適應性,所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一些突變可能會削弱病毒的複製能力,改變刺突蛋白的一些行爲。”

他認爲,如果“奧密克戎”從HIV患者體內進化而來的假說成立,那麼這意味着病毒正在越來越適應人,而不是“將宿主消滅”。

不過有關“奧密克戎”突變的起源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另一些假說認爲,“奧密克戎”可能已經在動物宿主中進化了一段時間。

nference的研究者認爲,需要對病毒合併感染的個體不斷進行基因組測序,並根據病毒突變關注的變異,儘早開發“變異預警系統”。

另一方面,科學家還在確認“奧密克戎”是否能在與“德爾塔”變異株的競爭中勝出。儘管“奧密克戎”已經主導了南非近期的新冠感染,但在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德爾塔”仍然是當前構成最大威脅的變異株。

不過根據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 (ECDC) 發佈的一項最新預測,“奧密克戎”變異株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成爲歐洲流行的變異株。“基於模型的初步數據表明,新的變異株比迄今爲止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變異株相比,具有顯著優勢。”ECDC報告稱,“但這仍然取決於新變異株相對於過去變異株的這種優勢程度以及疫情進展的程度。”

美國斯克裏普斯研究所免疫學與微生物學部門研究員蘇米特·錢達(Sumit Chanda)表示:“如果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爲流行株,並且僅會導致輕症,那麼這將會給疫情帶來轉機,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爲像流感這樣的季節性病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