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精神耀香江)馬龍對話香港學子:心懷熱愛與夢想,永遠都是當打之年

中新網香港12月5日電 (記者 陳小願)"每次奧運會結束後,很多運動員都會被大家認識,受到大家的喜愛。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怎麼樣的偶像。我想偶像應該是火燭,是鏡子,映照出心懷熱愛、夢想的你們和我們;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和團體賽冠軍馬龍5日在香港說。

當天,馬龍等多位奧運健兒在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學子分享了自己參與競技體育的故事。

馬龍5歲開始打球,起初父母只是希望他通過打乒乓球強身健體。2000年悉尼奧運會,馬龍第一次關注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看到中國隊員贏下冠軍,親吻胸前的國旗那一刻,我熱血沸騰。那時的我也許下願望,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代表中國出戰,贏下金牌。"

馬龍說,從那時開始,乒乓球這個業餘時間的興趣愛好開始成爲承載夢想的紐帶。他拼命訓練,不放棄每一次訓練和比賽的機會,一路從少年宮打進省隊,到北京隊,最後來到了國家隊。18歲時馬龍隨國家隊出征不來梅世錦賽團體賽,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2015年蘇州世乒賽,他登頂男單冠軍。

"在里約奧運會週期,我沒有輸過一場外戰,外媒更是用'六邊形戰士'形容我。但我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這是我努力的方向。"馬龍說。

2016年裏約奧運,馬龍獲得單打冠軍,成了"大滿貫"選手。"看着五星紅旗在里約奧運賽場因我而升起,是我最幸福的時刻,終於實現了爲國爭光這個小時候的夢想。"他說。

在大多數人看來,里約奧運會後28歲的馬龍應該急流勇退了。當時他的主管教練秦志戩問他:"我們還可以一起去東京嗎?我們憑什麼去東京?"馬龍當時回答:"我想去,我覺得我還能打。"教練當時笑了,他說:"僅僅有這些還不夠。"馬龍說,在那個當下,自己並不能很深刻理解教練意味深長的話。

因爲打球的動作習慣和常年高強度的訓練,馬龍左腿的膝蓋有一些磨損鈣化,這幾年一直在進行理療。從2018年下半年起,他因傷退賽多次,曾經8個月遠離國際賽場。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後,馬龍的腿部傷勢再次出現,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就算是身體訓練,稍微一上量,膝蓋就開始腫脹並伴隨着劇烈的疼痛。

"距離東京奧運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手術是擺在我面前唯一的選擇。手術前,我剃了光頭,希望自己能從頭開始。"馬龍說,手術後一段時間,他行走只能拄着柺杖,只能進行簡單的身體訓練。

"這麼長時間沒有打球,反而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熱愛這項運動。"馬龍說,那段日子,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康復館度過的,偶爾在球檯前拿起拍子揮兩下,都覺得特別開心。如果說2016年之前目標是拿冠軍,那麼在這次傷病中,他的目標變成了能夠站在自己熱愛的球檯前,繼續打球。

"我告訴自己,就算因爲傷病沒有趕上奧運會,我也會繼續站在球檯前,繼續打下去。"手術後三個月,馬龍重回賽場,大家印象中的"六邊形戰士"從輸球開始。"傷病擊垮馬龍""他太老了""'六邊形戰士'的時代已經結束"……那段日子,各種議論迎面撲來。

被傷病和失敗折磨的時候,馬龍也問自己:我還能重回巔峯嗎?堅持走下去的意義是什麼?"但也正是在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我才意識到,乒乓球已經成爲我生命中無法替代和割捨的一部分,它就像是住進了我的身體一樣,我太熱愛乒乓球了。"他說。

今年東京奧運會開始前,有記者問馬龍,你害怕失敗嗎?他說,我也會怕失敗,但我更想贏得勝利。帶着這份信念,32歲的馬龍再次站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最終收穫兩枚金牌。

"比賽結束後,我給所有人比了個心,這個心也送給自己,送給那些艱難時刻沒有放棄的自己。"馬龍說。

"在金牌和冠軍之外,這20多年的運動生涯中,乒乓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如何面對輸贏。"馬龍說,作爲競技運動員,賽場上每天都要面對輸贏。"只有你抱着必勝的決心和努力,你才能走向成功;但體育運動教會我們的又不僅僅是輸贏,還有在失敗後重新來過的勇氣、絕境處不放棄的信念。"(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