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印度》網站近日報道,在談到過去18個月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時,印度海軍參謀長庫馬爾上將表示,北部邊境的安全局勢增加了現有的挑戰。庫馬爾於上週五表示:“當北部邊境出現緊張局勢時,印度船隻被部署在前方。我們一直在密切監視中國船隻。”


【印度海軍艦艇】

他補充說,印度海軍的部署是對敵對利益的威懾。

庫馬爾說,中國海軍自2007年以來一直駐紮在印度洋地區。他補充說:“平均而言,中國在任何時間點都有七艘軍艦在印度洋地區,他們的潛艇也不斷到來。”

印媒稱,自去年5月以來,印度和中國一直在所謂拉達克地區進行對峙。儘管進行了13輪軍事會談,且停止了部分摩擦,但情況並沒有緩和。


【094】

報道稱,雙方都加強了部隊部署,這意味着局勢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緩和下來。最近的趨勢顯示,中國在印度洋地區部署研究船的數量穩步上升。

在過去幾年中,在東南印度洋和西印度洋都觀察到了這種情況。


【054】

文章聲稱,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日益增加的存在感已經成爲印度的一個戰略關切。情報報告顯示,中國海軍艦艇,包括他們的潛艇,經常借反海盜行動進入這片水域。

中國一直在擴大其在印度洋地區的海軍行動,印度海軍意識到其日益強大的海上實力。中國一直在將大量資源向海軍傾斜,以符合他們成爲全球強國的目標。

長期以來,印度媒體頻繁炒作“中國威脅”,對中國海軍的正常活動進行大肆渲染,背後的目的是轉移外界的注意力,爲自己在中印邊境的非法行爲尋找藉口。

延伸閱讀:

港媒:緊張關係持續,中國加快爲中印邊境部隊修建地下掩體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21年11月30日報道,隨着中印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一直持續到嚴冬,中國已經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修建了地下掩體,以保護其部署的軍隊和武器裝備。

《南華早報》稱,解放軍已加快地下設施建設,以保護該地區的大部分戰略基地和兵營。



【港媒配圖】

文章稱,軍事科學“遠望智庫”的研究員周晨明表示,在中印邊境修建地下工程是爲駐紮在偏遠地區的解放軍部隊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周晨明說:“這些地下營房建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前線地區,作爲防禦線,以防止來自印度方面的任何襲擊。這些掩體可以用作營房和彈藥庫,而駐紮在第二道防線上的士兵都住在隔熱複合材料板房中,並配有溫室和熱水等綜合生活設施。”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軍事演習畫面】

周晨明說,解放軍爲前線部隊修建了大量地下設施,作爲前線部隊的安全避難所,儘管現代技術和土方機械上已使地面建築的牢固性得到了大大改善,但這些地下設施的建設仍沒有停止過。從外面看,所有的掩體都像挖填式設施,有些入口有僞裝覆蓋。

文章稱,上週,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報道瞭解放軍新疆軍區的一支醫療隊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地區進行了戰場急救演習,視頻畫面顯示,士兵們從一個地下設施中出來,該設施的出口用僞裝材料覆蓋。

文章指出,今年1月,中國中央電視臺報道稱,解放軍在海拔5592米的洞朗高原建立了第一個成熟的戰略觀察哨,以觀察印軍的一舉一動。視頻顯示,該哨所建在一個地下設施的上方,裏面可容納大約12名士兵。



【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火炮】

印度藉口向中印邊境急調兵:中國正部署導彈和火箭炮

印度亞洲新聞通訊社2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由於中國在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附近大舉興建基礎設施並向前線增派導彈和火箭炮部隊,印度不但對此“表示擔憂”,而且還有了實際行動——調集擁有豐富高寒山區作戰經驗的裝甲部隊,並展開大規模空運演習。

要老司機說,該報道的內容應該反過來理解纔對——不甘在邊境地區挑釁受挫的印度仍在大舉派兵遣將,因此要拿所謂“解放軍部署”作爲增兵藉口。

印度媒體稱,消息人士透露,在中印最近舉行的會談中,印度方面對解放軍在拉達克附近地區的集結表示擔憂。“中國正在實際控制線(LAC)沿線的軍事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巨資,包括建設新的公路和定居點,同時還部署了包括導彈在內的重型武器。”

該消息人士稱,軍事基礎設施升級非常重要,除了位於喀什、昆莎與和田的主要基地外,中國正在當地拓寬公路和修建新的機場。


“今日印度”網站28日也引用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軍隊已經開始在拉達克對面的阿克賽欽地區修建新的公路。它們的連通性以及到達實際控制線的反應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短。”消息人士還表示,更大數量的解放軍導彈和火箭炮部隊也已進駐二線陣地,並建造了僞裝掩體防止美國和其他國家衛星的偵測。據稱,解放軍用於監視的無人機數量也有所增加。

總之,印媒宣稱,和去年冬天相比,解放軍如今在掩體、道路連通性和適應能力方面準備得更好。

關於解放軍的以上部署情況,印媒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但印軍向拉達克的增兵舉動更值得關注。“印度已針鋒相對地加強了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以防止中國的侵略”。

該消息人士說,印度方面比去年準備得更充分,已經儲備了前線部隊所需的一切物資,以應對該地區的任何突發情況。


更重要的是軍隊調動。報道稱,印度已將許多原本針對巴基斯坦的裝甲部隊轉移到中印邊境的高海拔地區,“強大的坦克部隊可以在寒冷雪地中機動”。同時負責看護敏感邊境的安全部隊數量也有所增加,“現在整個拉達克地區都受到安全部隊的保護”。同時印度空軍還進行了規模空前的大型空運演習,以加強今後六個月的冬季儲備。


從之前的數次印巴戰爭到近年的局部衝突,印度陸軍坦克部隊曾在克什米爾山區與巴基斯坦部隊數度交手,這大概就是印媒對該部隊在山地作戰“經驗豐富”的信心所在。然而衆所周知,相對於解放軍專門針對高原作戰進行強化設計的15式輕型坦克,印度陸軍的主力坦克,無論是俄製T-72、T-90系列還是印度自制的“阿瓊”,都不適合高原作戰,要不然印度也不會在中印邊境陷入緊張之後突然搞出“適合高原地區的輕型坦克”國際招標。

另一方面,高原地區的衝突,其實就是在比拼後勤能力。尤其是裝甲部隊對後勤補給的要求非常高,印度在拉達克地區糟糕的地面運輸條件,即便是支持日常的物資補給就已經勉爲其難了;而被寄予厚望的空運方面,列城等前線機場都位於解放軍遠程火力的打擊範圍內,一旦爆發大規模衝突,恐怕根本指望不上。

從這個角度說,印度方面表達的“擔憂”之中,或許“羨慕嫉妒恨”中國強大基建能力的成分更多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