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乐正: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 12月5日,由马洪基金会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与智库建设研讨会暨庆祝马洪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活动”在深圳举行。

其中,深圳市委原副秘书长、马洪基金会监事、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乐正发表了以《“双链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未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链”融合发展,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乐正指出,全球的产业链条和创新链条,二者相关,但是差别非常大。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发展中国家很早就加入了国际产业链条,但由于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品牌建设等方面严重不足,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加入全球创新链条,无法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发展。

“如果没有加入全球创新链条,基本就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乐正说。

他指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了产业链,但是至今发达国家仍然没有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创新链条,目前全世界的技术贸易80%在发达国家内部进行,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不到10%。

但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既加入了全球产业链条,成为“世界工厂”,现在又在个别领域挤入全球创新链条,改变了西方大国将国际产业“微笑曲线”格局固化的企图,因此引发美国的阻挠和打压。

他特别提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例子,在燃油汽车领域,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的步伐非常快。这不仅体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更体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的企业掌握了真正的技术。以比亚迪为例,它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了电机、电池和电控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我认为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比亚迪可能会打造成一个新的标杆企业,它会不会成为汽车行业的华为呢?我们可以期待。”乐正说。

乐正还指出,未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链”融合发展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是保持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高阶性推进的必要举措,也是决定中国经济跨入现代化强国门槛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期间,我们应该选取一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做“双链”融合,选取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城市来做“双链”融合。

乐正认为,深圳应为中国“双链”融合发展方面为全国探路。放眼全世界,形成“双链”融合优势的城市并不多,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创新链很强大,但是已经没有了产业链,一些城市则是有产业链但没有创新链,二者兼而有之的城市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数,深圳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具体而言,深圳拥有“双链”融合发展的四条主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虚拟技术、医疗器械与生物技术。“十四五”期间,深圳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将“双链融合”突破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推动这两大领域的“双链融合”发展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面。

乐正最后指出,虽然深圳已经有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但在实操方面还可以更进一步,利用市场条件和数据大户的产业资源来建深圳的数据资产交易所,为未来深圳“双链”融合发展创造一个新的战略性平台。

相关文章